书城历史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23750800000018

第18章 世界中古卷(6)

对于《天方夜谭》这本书的来源,历史上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的国王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上休息,突然一个黑色的水柱从海中间冒起,紧接着一个女郎来到他们的身边传达给了他们一个信息: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这个信息就像一个紧箍咒将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的思想牢牢地拴了起来,他们一回到萨桑王国便杀死了王后和宫女、女奴仆。从此,妇女成了国王山努亚厌恶的对象。为了满足自身的报复心理,国王开始每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于是全国的妇女们个个人心惶惶,整日提心吊胆。三年过后,一千多个可怜的妇女便命丧黄泉。

当时的宰相有个大女儿叫桑鲁卓,她企图阻止国王的这种残暴行径,以挽救千千万万的妇女,便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桑鲁卓异常聪明,她进宫后每天晚上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吊住国王的胃口。她的故事似乎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这样一直讲到第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于是下定决心不再残害妇女,并将桑鲁卓所讲的一千零一个故事记录下来,于是《一千零一夜》诞生了。

其实,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后人为了增添《一千零一夜》的神秘色彩而故意捏造的一个神话,是没有任何可信度的。《天方夜谭》是一代代人对阿拉伯地区的古代民间传说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场整理活动从9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6世纪才最终完成。到了18世纪,在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可以见到这本书的身影,由此可见当时这本书所传播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这些故事所反映的主要是东方文化神秘、奇异、幻想丰富、语言优美的瑰丽色彩,它们把当时阿拉伯的现实和人民神奇的想象结合起来,便产生了一种精神:贫苦大众勇于与邪恶势力相抗争的不怕牺牲精神和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总之,这些童话为全世界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们以孩童的纯真,对真、善、美发出最真切的召唤,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感动着千万人的心。

趣味链接《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是《天方夜谭》里面的一个着名的故事,深受中国人的喜爱。故事是这样讲述的:出身穷苦的阿里巴巴,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他无意间发现了四十个强盗的巨大宝库的秘密。当阿里巴巴的哥哥(卡西姆)得知宝库秘密后,贪婪的他牵着毛驴也去寻宝,最终被回来的强盗发现,他们把卡西姆变成了一只小老鼠。然后,阿里巴巴决定要找到他。强盗心狠手辣却斗不过聪明、机智的女仆,最后在美丽女仆的帮助下,阿里巴巴成功地打败了强盗们,并把宝库里的财宝都分给了穷人。

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却由阿拉伯人传播的数字

1、2、3、4、5、6、7、8、9、0,对于这十个常见常用的数字,绝大部分人知道这是阿拉伯数字,却很少有人会知道这十个数字并不是由阿拉伯人发明,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当时数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在经过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的精心计算下取得了新的突破,他的试验是这样的: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使数字符号本身,而且使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今天的阿拉伯数字,很多都是来源于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

既然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出来的,它源于印度,那为什么还要叫做“阿拉伯数字”呢?这还得从公元7世纪说起。那时候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经非洲到西班牙的领土辽阔的阿拉伯帝国。后来,由于内部矛盾不断,阿拉伯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不过,文化和艺术在这两个国家受到君主特别的关注,所以两国的首都非常繁荣。尤其是巴格达汇集了西来的希腊文化和东来的印度文化之后,它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顶峰。阿拉伯人将东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加以融合,便创造了自己的阿拉伯文化。公元751年,一位印度的天文学带着本国制作的天文表拜访了巴格达王宫,并将这份表格作为礼物献给了国王。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它的优点远远超过其他的计数法,所以很快由阿拉伯人广泛使用并传播到欧洲各国。之所以在印度产生的数字被称做“阿拉伯数字”,其很大部分原因也正渊源于此。

趣味链接“阿拉伯人数字”

现在阿拉伯世界通常使用两套数字记法,一套是我们熟悉的阿拉伯数字;另一套则是他们自己独有的数字记法,称为“阿拉伯人数字”。“阿拉伯人数字”大体也来源于印度数字,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使它更便于书写和运算。“阿拉伯人数字”与“阿拉伯数字”写起来截然不同。举例来说,4是反写的“3”,5是一个圆圈,0则是一个点,7写成“V”,8则是把“V”颠倒过来。最有趣的是,阿拉伯语一律是从右向左书写的,但数字却仍是从左向右写。这样一来,在读一篇文字和数字混合的阿拉伯文章时,我们就不得不“左顾右盼”。一会儿从右向左看,一会儿从左向右看,让人感觉眼睛总是不够用。

中世纪的东欧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延续千年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后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进攻下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则残存了下来。之后经过提奥所西王朝和利奥王朝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拜占庭帝国终于在6世纪初逐渐崛起,国内政局恢复了平衡,经济和军事实力与日俱增。

518年,利奥王朝末代皇帝阿纳斯塔西斯去世,宫廷卫队队长出生的查士丁被部下拥护为帝。由于查士丁没有后代,于是只好任命他的侄子——查士丁尼为共帝。查士丁即位不到十年便去世,至此查士丁尼成了罗马至高无上的皇帝,开始了他穷兵黩武的一生。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尽管好大喜功,但是他确实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王。他所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不仅对当时的罗马帝国,而且对今天的法制建设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只是他的独断专行引起了广大臣民的不满,532年,不堪忍受的民众便集体发生了暴动,企图推翻查士丁尼的统治。尽管这次暴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次暴动给查士丁尼敲响了末日的警钟。

穷兵黩武的查士丁尼尽管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使得罗马帝国的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使拜占庭帝国看起来已真正成为了往昔罗马帝国的真正继承者,但是实质上国库在他这样毫无节制的战争中被消耗一空。致使国内矛盾丛生,为他以后的垮台埋下了隐患。再加上人口锐减、经济凋零,城市逐渐衰败,拜占庭帝国赖以存在的根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最终,在十字军的疯狂袭击下,查士丁尼结束了他一生的辉煌。

查士丁尼死后,571年,查士丁尼二世上台。他似乎继承了他父亲查士丁尼好战的传统。但是由于以往仅有的一点实力早已被他父亲挥霍完毕,拜占庭帝国剩下的只是一副空壳,根本无法与波斯抗衡,最终拜占庭帝国赔款求和。经历这一系列的战争后,拜占庭帝国元气大伤。不过,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区域由于基本没受战争的影响,拜占庭继续存活了下来。

公元1070年,塞尔柱突厥人开始崛起,1300年宣布成为独立的以奥斯曼为首的****国家爱米尔国。突厥人早就对富饶的拜占庭帝国有所企图,所以趁拜占庭尚未从十字军入侵的阴影中恢复元气,他们开始不断地以各种借口找拜占庭的麻烦。但是真正置拜占庭帝国于死地的并非突厥人,而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这是一群近乎疯狂的军队。在土耳其士兵近乎疯狂的进攻下,拜占庭帝国最终走完了它看似辉煌实则惨淡无比的一生。

趣味链接 拜占庭帝国的末日

攻占君士坦丁堡是历代******统治者的夙愿,奥斯曼帝国皇帝穆罕默德二世对此更是执着。1453年5月29日,经过两年的包围,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经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灭亡。到15世纪末,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都已经落入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

蒙古帝国——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

12世纪的时候,蒙古大草原有塔塔尔、蔑儿乞、克烈、乃蛮和新兴的蒙古五个强大的部落,铁木真是新兴蒙古部落的乞颜·孛儿只斤部的大汗。铁木真与札木合争夺新兴蒙古部落的领导权,铁木真联合克烈部义父脱里罕打败札木合,统一新兴蒙古。之后,铁木真又灭掉有杀父之仇的塔塔尔部,打败泰赤乌部和蔑儿乞部,控制了********草原。与脱里罕直接对峙。脱里罕首先打败铁木真,但是又被铁木真偷袭致大败。后克烈部也被征服。通过纳忽山之战,铁木真打败乃蛮部的太阳汗,征服乃蛮部。至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大草原,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206年,蒙古王公贵族举行库里尔台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称其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从此成立。

成吉思汗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战胜和杀尽敌人,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乘其骏马,纳其妻妾。”蒙古帝国一经成立,好战的蒙古人就大肆扩张。1218年灭掉西辽,1220年征服花剌子模,1227年灭掉西夏。但是成吉思汗在回军途中病逝。他的继任者窝阔台决定兵分三路,一路远征波斯帝国,一路远征俄罗斯,另一路南下进攻金国,以完成成吉思汗的心愿。

南下大军由窝阔台亲自主持,蒙古军队分兵三路包围金国都城汴京。1234年正月金哀宗自杀,金国至此灭亡。西征大军由术赤的长子拔都统率,窝阔台长子贵由和铁木真四子拖雷之长子蒙哥也随军出征。俄罗斯诸王公内战正酣,对蒙古的入侵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结果被各个击破,整个俄罗斯大草原都臣服于蒙古帝国。蒙古大军由俄罗斯进入东欧,相继攻克波兰、匈牙利等国,横扫德国联军。但在进攻捷克时受阻,至此,蒙古人的西征步伐才停下来。1241年11月,窝阔台汗去世,拔都停止征服战争。他以伏尔加河下游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俄罗斯人称其为“金帐汗国”。

窝阔台之后,蒙古贵族陷入争夺汗位的斗争中,政权先后由窝阔台皇后脱列哥那和长子贵由执掌,到蒙哥时政权才稍微稳定下来。随即,蒙哥汗派出两路大军,一路由旭烈兀率领攻克阿拉伯帝国,叙利亚和埃及也被攻陷。旭烈兀遂在其所征服的中亚和伊朗地区建立伊尔汗国。另一路由蒙哥汗亲自率领南下进攻南宋,其弟忽必烈也随军征战。蒙哥汗本想一鼓作气拿下南宋,不料在攻打合州时战死。忽必烈为了抢夺汗位,连忙与南宋议和,引军北归。

与忽必烈争夺汗位的是其弟阿里不哥,两人内战多年,最后于1264年由忽必烈胜出。趁着兄弟二人内斗的时候,西北地区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纷纷自立。忽必烈为了获得他们表面上的臣服,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他们的统治权。至此蒙古帝国正式分裂。忽必烈统治的区域,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的元朝,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趣味链接 蒙哥汗是怎么死的?

关于蒙哥汗的死法,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蒙哥中箭身亡。南宋诗人刘克庄在《蜀捷》中有“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的诗句。第二,蒙哥得疟疾而死。《元史》和《史集》就非常明确地说蒙哥是得了疟疾,不治而亡。第三,蒙哥被炮风震倒而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说蒙哥“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殁”。第四,蒙哥多次被王坚挫败于钓鱼城下,“败辱之至,以致愤死军中”。第五,《海屯纪年》认为蒙哥是在攻打宋军时,乘坐的战船被宋军潜水者凿穿船底,以致落水而死。

帖木儿帝国——蒙古帝国之后中亚地区的又一个霸主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1370年由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建立,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帝国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今天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一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是一个能够跟蒙古帝国相媲美的超级大国。帖木儿死后,帝国开始衰弱,1507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部落。

14世纪初,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两部分。帖木儿于1336年在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出生,其父塔拉盖为突厥化的蒙古巴鲁拉思部首领。帖木儿善于投机,在东西察合台汗国左右逢源,先是在西察合台哈兹罕任军官,后又任东察合台秃黑·鲁帖木儿汗驻渴石总督的参事。目睹察合台汗国的混乱不堪,早有异志的帖木儿拉拢部落,起兵反抗察合台汗国。

1370年,帖木儿率军灭西察合台汗国,1379年又攻陷东察合台汗国。他自称“素丹”,帖木儿帝国由此建立,都城撒马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