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23751000000031

第31章 天文历法:天干地支算农时(3)

河南省偃师县境内的灵台是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建造于东汉中元元年,当时属太史令管辖,有一个灵台丞主持全台的工作。全台共设有42名工作人员,由14人负责观星,两人负责观测太阳,其他人分别负责观测和测量风、气、晷影和钟律。这座天文台各方面都已经非常完备,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代以后,每个朝代都设有天文台,规模和人员编制更加宏大,管理和组织方面也更为完备,当时的天文观测和历法编制都在这里完成,天文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趣味链接:上古、中古、三古指什么朝代?

上古,又被称为“远古”,指文字出现以前的时代。《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如果相对于中古来说,指的就是秦汉以前,即夏、商,周时期。

中古,古今说法不一。《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中古指商周之间。《韩非子》中的“中古”又指传说中的虞夏时期。《三都赋》中的“中古”则指秦代。我们现在将汉代以后、宋以前称为中古。

三古,就是指:上古、中古、下古。《汉书》:“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礼》:“伏羲上古,神农中古,五帝下古。”说法不同。

“二十八星宿”具体指哪些星体?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空中可见的星辰分成了二十八组,称作二十八宿。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各有七宿。东方青龙七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分别为: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分别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分别为:井、鬼、柳、星、张、翼、轸。这四组二十八星宿,又被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

趣味链接:二十八星宿所对应的动物是什么?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

“七曜”是指什么?

七曜也叫“七政”、“七纬”、“七耀”。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五大行星。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为七曜,古时分别用来表示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依此类推。而七政和七纬又有他指。《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易·系辞》云:天垂象,见(现)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如彼七纬,细璧重珠。”钱仲联注:“七纬,日月五星。”北齐章昼《新论·妄瑕》:“夫二仪七耀之圣,不能无专亏沴。”这些记载都说明了,七曜与人世间万物息息相关。此外,在形意拳中称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曜。这与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相对应。

趣味链接:“五运六气”是什么?

“五运六气”简称为“运气”。“运”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

古代的医者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来定“气”,并依据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推断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这就是有名的将天文学知识运用到医学上的“五运六气”说。

“五运六气”说在中医学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说。运气学说,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使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推论出了气候变化规律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七篇,是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文献。其他的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对此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面非常广,结合了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学科的知识。

为什么古人把天下称为“九州”呢?

“九州”一词在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早前“九州”是一个虚指的概念,到了战国以后才逐渐具体化。一开始“九州”与行政区划无关。由于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所以“州”成了居住地的名称,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而“九”字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所以最早的时候,“九州”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的总称,又被人们引申为“全国”和“天下”。

战国初期“九州”开始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书·禹贡》中认为“九州”就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而在《尔雅·释地》中有幽州、营州却无青州和梁州;在《周礼·夏官·职方》中则是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和梁州。

另外,“九州”一词在古代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大九州。大九州就是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此概念中,中国为赤县神州,以赤县神州为中心,向外还有八个州分布在八个方向。不过这只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的一种想象。

趣味链接:古代的“五湖四海”

在古代,四海指的是什么呢?《尔雅·释地》中说:“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礼记·祭义》则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不过没有明确海域。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表明了他的态度,“四海一也”,即“四海”是连为一体的。

古人又怎么看待“五湖”呢?《水经注·沔水》中说:“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而唐司马贞却认为“具区(即太湖)、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湖”是为“五湖”。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太湖”称作“五湖”。

“天下第一泉”是什么?

中国的“天下第一泉”一共有四个,它们是:

江苏镇江的“中冷泉”,它在金山西面。早在唐朝的时候就闻名天下了。用它沏茶,醉香甘洌。因此最先有了“天下第一泉”的声誉,清代一位书法家还在泉周围的石栏上刻下了这五个大字。

江西庐山的“谷帘泉”被第二个称为“天下第一泉”,位于大汉阳峰的康王谷内,据说是由唐代“茶圣”陆羽评定的。宋代学者王禹偁的《谷帘泉序》有云:“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

北京的玉泉山泉水第三个夺魁。

乾隆曾命令人从全国各地采集名泉水样,与玉泉山泉水作比较。结果玉泉山泉水比起等量的其他名泉的泉水要轻“两钱”左右。这说明玉泉山泉水含杂质最少,其水质最为优良。

趵突泉是济南七十二泉之首,为第四个被命为“天下第一泉”的泉水。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品尝此泉,感觉水甘甜可口、爽心无比,于是钦定它为“天下第一泉”。

趣味链接:四大温泉

南京的温泉以汤山温泉最为着名。汤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泉眼群集,终年泉水汩汩、热气腾腾,是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

辽宁省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市南郊15公里处,是驰名中外的旅游、疗养胜地。是我国四大理疗康复中心之一,成立了第一座大型理疗医院,驰名中外。

小汤山温泉,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北30公里处;孤峰峙立,卵石如鳞。有三座孤立的小山,中间一座仅有一些怪石的叫小汤山,它位于皇城中轴线上,所以有“龙脉温泉”之美誉。

浙江宁海南溪温泉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距市区76公里,地处天明山幽谷中,四周有群山环抱,可谓峰峦叠翠。这一带的地热水蕴藏量大,水温常年保持在49.5℃~51℃之间。水质清澈透明,弱碱性,pH值为7.9,以含氡为主,兼有氟、钾、镁、钠等多种元素。沐浴后,肌肤滋润,心情舒展。

钟表的鼻祖是水运仪象台吗?

香港钟表史学家矫大羽是世界着名的钟表大师,他经过数年求证,确定世界钟表的鼻祖为中国北宋的“水运仪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