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23751000000033

第33章 交通建筑:车水马龙居定所(1)

弄堂和胡同是一个意思吗?

南方人把沿马路旁的小巷称作“弄堂”,即两排房屋之间的过道。但在古代的时候并不这样称呼,在古代“弄”一般指宫中的路,比如东弄和西弄。而对宗庙中的路不称为“弄”,称作“唐”。所以在古代“弄”和“唐”是有区别的。到了后来,人们逐渐把弄和唐合起来说为“弄唐”,就泛指小巷了。到了近现代,由于人们不记得“唐”字与建筑学有什么联系,所以用建筑学上的汉字“堂”来代替,于是“弄唐”就被人们叫成了“弄堂”。这在北方并不适用,元代人称之为“胡同”,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了北方人对街中小巷的称呼。

趣味链接:长城关

长城关是国家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东端设有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是明朝长城东部最重要的关口,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关”。明末,吴三桂就是引清兵过了此关,才攻陷了北京。长城西端的终点是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它的北面是戈壁滩,南面是祁连山,是着名的“丝绸之路”途中的交通枢纽。长城上的关还有很多,居庸关和山西的娘子关也都是着名的关隘。在历史上,对保卫国家疆域都起过重要作用。

“轿子”是封建等级制度的象征吗?

在古代,轿子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据记载,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轿子的雏形。在两晋时期以前,轿子还不流行,那时统治阶级主要是乘车外出。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区中,轿子的普及较快。但一直到了唐朝,轿子除了帝王乘坐以外,还仅局限于妇女和老弱有病的官员所享用。直到宋朝,轿子在社会中才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在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许多轿子出游。到了明朝中后期,连中小地主也都纷纷乘轿出行。明清时期,轿子分为四人抬的和八人抬的两种轿。这时的轿子已经成了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古代的轿子有不上帷子的凉轿,这种轿子又叫亮轿或显轿;还有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也叫做暗轿。不同的官品坐不同的轿子,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必须用蓝呢或绿呢做轿帷,所以才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的称谓。另外,皇室王公所用的轿子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用的轿子称为官轿;娶亲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一般是二至八人,在民间多是二人抬,官员乘轿分为四人抬和八人抬。清朝时规定,三品以上的京城官员,在京城乘四人抬的轿,出京城就要乘八人抬的轿;外省的督抚要乘八人抬的轿,督抚部属乘四人抬的轿;而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得乘八人抬的轿子等。皇室贵戚的轿子,多为10人以上抬轿,甚至达30多人抬。乘轿各方面的规定都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

趣味链接:椅子的发展

古代人席地而坐,原本是没有椅子的,《诗经》有“其桐其椅”,“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据记载,椅子的名称是从唐代才开始有的,椅子的形象来源于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魏晋时的坐具虽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人们还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又称禅床。到了唐代以后,椅子的名称才被广泛使用,并从床的品类中独立出来。

你了解船舶的发展史吗?

船是我们的祖先从荷叶和空心木漂浮在水上得到灵感而发明的,又从鱼鳍活动上得到启发,创造了橹。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用火烧的方法,把独木剜制成小舟。从商代的图形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舟就已经不是独木舟了,而是由木板制成的有船舱模样的舟,在图形文字上还可以看到像人立在船上撑篙的形状。在当时这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从西周时代开始,制造舟已经注意到了木材的选择,那时,舟还可以连起来搭成浮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造船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在吴越地区有了专门造船的厂,叫做“船官”,造船的工人称为“木客”。船也开始用于作战。汉代时,造船的技术更为先进了,船只有了更多的用途,可分为:货艇、客船、渔舟、战舰等。那时舟的构造已经相当完备,船上有舱房、梁槽、望楼、厕所,还有桨、锚、舵。还有16支桨的船,这大大加快了航行的速度。那时的战船有戈船、楼船、桥舡。以后,晋朝王滢大造战船;南齐祖冲之研究制造“千里船”;杨素制造了“五牙船”;唐代李皋还发明了用车轮代替槽桨的车船。到了宋代,船舶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

趣味链接:宋代的船舶技术

宋代的船舶已开始应用罗盘针,创造了能防止触礁后沉没的隔水舱,并创造出了十桅十帆的大型船舶。当时我国的航海和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外国的船舶与我国的船舶技术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当时海上的航运几乎被我国的船舶所独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是什么?

千古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蜀道”,指的就是古代汉族民间的栈道。栈道,又叫做“阁道”、“复道”、“栈阁”,是古代在川、陕、甘、滇等省境内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民间山路,是古代西南边陲山区汉族民间主要的交通要道。

这种栈道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了。因为它修筑在悬空的山崖边,所以自古就以惊险闻名。修建它时,先是在山崖的陡壁上按一定距离凿上石洞,再在洞中插上坚直的横木,横木之间连成竹扶梯形状,然后铺上木板或竹片,就像在山崖岩壁上用板铺成的桥。它沿途有秦岭、大巴山、龙门山等山脉横亘,通过这些大山都要走栈道才行。这种栈道比较简单,它没有支撑横梁的立柱,《水经注》中所说的“千梁无柱”式的栈道,就是指这种栈道。人马车辆从道上经过时,板响梁震,让人胆战心惊。这种“千梁无柱”式的栈道在牢固性和安全性上,比起有立柱支撑的栈道要差很多。

后来人们为了使栈道更加牢固和安全,在有的地方把木质的横梁换为石梁。这种石梁栈道斜铺在崖壁上并且无支撑立柱,从远处望去,高耸欲飞,诸葛亮有诗“飞梁阎道”,形容的就是这种石梁栈道。

栈道是四川山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主要陆上交通要道和通往西北、东南的官驿大道。历代汉族官吏进川出川,都要从栈道上经过。它是历代战争的必争之地。有名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川陕之间的栈道上。

趣味链接:什么是连云阁栈

连云阁栈在建筑上更加复杂、精致和完善。它的结构是:在河面狭窄、水流湍急、两岸壁立的悬崖上,凿出石孔,穿入横木为梁。并且要在相应的河身后凿出竖洞,立竖木,支撑横梁。再在横梁上铺上木板面或是一种两层建筑物,看起来像一连串的楼阁,所以称作“连云阁栈”。上面通行着人马车辆,下面就是哗哗的流水。

你对中国的桥梁史了解多少?

我国汉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桥梁,这源于汉族“修桥铺路”的优良传统风俗,桥梁是架空的道路,修建桥梁主要是为了便利行旅交通。我国传统的四大桥梁民俗传承类别为梁桥、拱桥、吊桥和浮桥,其中以石拱桥数量最多。

汉族民间不仅建水上交通桥,而且还有建造风景观赏桥的习俗。苏州城外的江南大运河上的宝带桥就是一座宛若长虹的风景桥。此桥为连拱长石桥,其长317米,共有53个拱桥孔,建于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是为了适应运河漕运的发展而建的。当时苏州刺史王仲舒亲自捐献了祖传玉质宝带,才在运河与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建起了此桥,因此叫做“宝带桥”。

趣味链接:赵州桥

赵州桥是众多的石拱桥中的佼佼者,它“奇巧固护,甲于天下”。赵州桥的原名是“安济桥”,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又称它为“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是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着名的石匠李春建造的。它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巍然屹立。在1966年邢台地震中,虽然它离震中心很近,桥身却奇迹般地完好无损。这让许多中外桥梁建筑专家都为之赞叹。

中国古代旅馆有怎样的变迁?

我国古代民间的人们出行不能住驿站,只能住旅馆,因为驿站只为官府服务。古代的旅馆叫法很多,如客舍、客馆、逆旅、候馆、宾馆、客栈、旅店等。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旅馆。周朝开始建立起完备的旅馆体系,并由官方统一规定标准。在《周礼》中记载着:“国野之间,每隔十里设‘庐’,可供饮食。每隔三十里设‘宿’,提供住处,名曰路室;每隔五十里有‘市’,市中设置‘候馆’,专门伺候朝聘之官。”虽然周朝的旅馆仍强调为官吏服务,但对普通的行人也敞开了大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旅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许多侯国开始兴建大型宾馆。

汉隋之间,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车和马,因此,一些大一点的旅馆都附设有车场、马厩和寄存货物的栈舍,店家负责喂马。

南北朝时,民间旅店业发展很快。许多王公贵族也竞相建置。大量的社会资金都投向了旅馆业。

唐朝以后,旅馆业更加兴旺,很多豪富之家,也设有馆舍。唐代旅馆开始有了“馆”与“店”的明显区分。馆指的是较大的宾馆,分为公馆和私馆。驿站中设的馆叫驿馆,州一级行政单位设的馆叫做州馆,县里设的馆则叫做县馆。私馆只接待“自己人”,旅馆则是对所有人都开放。因此,在这个时期,专业的旅馆多被称为“店”,它的规模小于馆。

唐代的“店”一般是由民间自办的。大点的旅店一般兼营其他的业务,比如对外开设餐厅、安排货栈寄存、售卖各种商品和兑换银钱,这种大的旅店又叫做“邸店”。小的旅店没有餐厅,不过房间内备有炉具,客人自己也可以做饭。另外许多食店也都开始附设旅舍。

到了明朝时期,很多大的旅店都开始了综合性经营,除了食与宿,还增加了艺术表演以及其他的服务。

趣味链接:殿

殿,是中国古代一类规模最大的单一建筑,一般称为“大殿”,因为它建造在建筑群中轴线上,所以又叫做“正殿”。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规定“大殿”为建筑群中规格最高的,这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最高权力。

中国古建筑有哪几种类型?

按功能来分,中国古代建筑可分7个大类:

1.居住建筑,这是人类最早的建筑,分为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最早发现的穴居,是在距今7400~67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上,穴居就是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上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非常小。4900~39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社会的穴居开始朝着宫室式住宅演化,在地面上建房屋开始多起来。合院是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的合院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完整合院。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干栏式建筑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7000~5300年。楼与地面架空,离地约一人高,下面圈养牲畜,上面住人,楼上的周围围着栏杆。现存干栏式建筑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2.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城门、钟楼和鼓楼。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城墙,主要以夯土垒砌。三国至南北朝时往往会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到了明代,重要的城池一般会用砖石包砌。城门在古代,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深20米左右,最深可达80米。唐代的边城中有了瓮城,明代又在瓮城上建箭楼,北京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城东南的角楼就创建于明代。宋代时开始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用来报时,就是钟、鼓楼。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了鼓楼和钟楼。

3.宫殿建筑,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的地方。宫殿是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的。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宫殿遗址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建于商代。明清北京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最成熟的典型。

4.礼制和祠祀建筑,它们是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那些由“礼制”要求产生,被纳入官方祀典的叫做礼制建筑;而民间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叫做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致分为: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这四类。崇奉祖先或宗教始祖的叫庙或祠;举办行礼乐或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地方叫明堂、辟雍;纪念名人的为专庙、专祠。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最典型的建筑。

5.陵墓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是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的,地上部分供人举行祭祀和立碑之用。汉代以后,帝王墓叫做陵,臣庶墓叫做墓。位于陕西临潼县的秦始皇陵,是中国的第一座帝陵。明代北京的十三陵是一个气魄宏大的陵墓群。

6.佛教建筑,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地方,分为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从东汉末年起,中国民间开始建佛寺。最初的寺院为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可建塔,或建佛殿,也可塔、殿并建。

7.园林建筑,中国传统园林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