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23751000000048

第48章 俗语民谚:妙语奇言有渊源(3)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打败董卓后,不久又出兵讨伐山东黄巾军。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原董卓部下李傕与郭汜占领长安后劫持了汉献帝。不久发生内讧,在他们火拼时汉献帝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处后继续追拿汉献帝。这时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还未出发时,李、郭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这时候夏侯惇奉曹操之命率军前来保驾。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说曹操,曹操到”一说被流传开来。

趣味链接:“汗血宝马”

三国时谚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赤兔马据称是一匹汗血宝马。《史记》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故称为“汗血宝马”。汗血马的原产地在土库曼斯坦。“汗血宝马”,本名阿哈尔捷金马,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阿哈尔捷金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纪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赛马竞赛中,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

为什么要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意思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军。失败后追随李世民,拜为将军,功劳赫赫。因手执板斧,勇猛异人,常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是隋末唐初时人。因小说《隋唐演义》,而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九。

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只学了“三”式。打仗时,遇到一般的对手,三板斧就能拿下,遇到较强的对手,耍完几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的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故事。

趣味链接:《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共20卷100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书中记录了“十八杰”、“四猛”、“三怪”(十八杰还有排名)和瓦岗寨聚义、李世民领兵等故事。故事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背景,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宋代以来,关于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如明代所着的《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和《隋史遗文》等。清人褚人获以时代为背景着作了此书。

俗语“一不做,二不休”源自哪个典故?

唐代张光晟临死前言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后来就演化成“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不做则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故事是这样的,据唐·赵元一《奉天录》所载: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一次交战中,朝廷大将王思礼坐骑被乱箭射中倒毙。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才让他脱了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官,为报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向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783年,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德宗帝仓皇逃到奉天,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朱酢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的军队日渐接近奉天。朱酢、张光晟只好退回长安。第二年,朱酢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李晟等已迫近长安。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酢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晟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但是,李晟每次举行宴会,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时。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甚至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德宗颁下诏书,处死叛贼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救命,只好执行。临死时,张光晟悲哀地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趣味链接:“陛下”一词的由来

古时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上朝时,“陛”的两侧一般会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呢?

当今说“六亲不认”中的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说法不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左传》中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为六亲;《老子》中说,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汉书》则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一般认同第三种说法,按照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趣味链接:“有眼不识泰山”

我们说有人“有眼不识泰山”,这泰山可不是山东的泰山,这里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手艺了得,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一次招了很多徒弟,为了能真正传授技艺,他准备通过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认为泰山没有做木匠的才能,就将他辞退。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非常雅致,深受大众欢迎。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飞黄腾达”和哪位大诗人有关联?

唐朝文学家、诗人韩愈,有个儿子名叫韩符,小时候非常贪玩,为了勉励他学习,于是韩愈就写了一首《符读书城南》作为警戒: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诗中说明少不学习,到20岁,人的区别就明显了;至30岁,成龙的就已飞黄腾达,否则只能如蟾蜍般坐井观天了。

趣味链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出自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于云中。”

刘安痴迷修道的事广为天下人所传,于是,四面八方的术士道人闻之而来。其中最着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在寿春北山筑炉炼丹。

一次,刘安吃了一种丹药,忽觉身轻气爽,不知不觉竟飘了起来。原来,真的得道成仙了。他开始慢慢地升上天了。他的妻子一看丈夫得道升仙,便将那些灵丹妙药也拿来吃,果然也成仙升天了。家里的鸡犬也因吃了打翻的丹药,一个个都得道飞升仙境了。

“两袖清风”的由来到底和谁有关?

两袖清风原意是两袖之中充满清风,后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

最初两袖清风出现在诗文里,并不是表示为官清廉的意思。如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元朝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到了明朝吴应箕的笔下,“两袖清风”这一成语就已被用来表达清贫之意了:“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至明代于谦,“两袖清风”才与为官清廉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次于谦进京办事,手下劝他给一个掌握朝中大权的太监王振送礼,但于谦不但没听取手下的话,还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没什么好送的。”于谦进京时什么也不带。周围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便写了首《入京》诗作为回答。诗中这样写道:“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趣味链接:“扬州八怪”是哪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虽然略记八人,实际有15人之多,也称扬州画派。扬州自古繁华,进入清代,虽惨遭十日屠城破坏,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大都会和重要的贸易中心。中国文人画自唐宋兴盛起来,逐步丰富发展,影响最大的有以“四王”为首的虞山、娄东画派,和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画风。清末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

“八字没一撇”的由来是什么?

八字没一撇通常指事物还没有眉目。最早出自宋朝法云寺住持惟白编《建中靖国续灯录》里:“若问是何宗,八字不着丿”。意思是未见端倪,八字还少了一撇,此语渐渐为人所传。后朱熹又说了句:“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朱熹的书此时已是国学经典,无人不识得这句话的意思。在《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还没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和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说明此语至清已变成民间熟谚了。

趣味链接: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与历史上的毛遂有关,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其中还有个毛遂自荐的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通过自荐,成了平原君带的20个勇士之一。

会谈那天,平原君与楚平王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都十分焦急,毛遂又一次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以下属之礼,要他退下去,他却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10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接着,毛遂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秦两国的关系,说明两国结盟的利弊。楚王终于被说动,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就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一行人回到赵国后,感慨万分地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王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