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23751000000049

第49章 俗语民谚:妙语奇言有渊源(4)

“高抬贵手”和什么事情有关?

人们常说“高抬贵手”用于求情,如“请您高抬贵手”,这与古时看戏有关。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是乡绅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戏场一般只开一扇门,由一个壮汉把门收票。戏已开演而无人进场时,壮汉把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挡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戏场。小孩子们都爱热闹,很想进去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于是在戏场外面游玩,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有的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放过一马。

趣味链接:为什么前额的头发叫“刘海”?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女子、男子或儿童垂在前额整齐的短发称为“刘海”,女孩子留刘海发型更是常见。刘海的来源有一个说法:相传唐代有一位仙童名叫刘海(见《安徽凤阳府志》),他的前额总是覆盖(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童稚、可爱。一些画家画仙童肖像,便以刘海为样,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尔后,小孩或妇女额上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清朝王韬的《淞滨琐话》:“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只髻簪花,如世间所绘刘海状。”清朝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第十九回:“众人举目看时,只见一个个都是大脚皮鞋,上面剪刘海,下面散腿。”许多人不知道“刘海”的来历,还经常写成“留海”或“浏海”。

“三七二十一”有什么说法?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口头上的利索话,意思是不顾一切,或不问是非情由。为什么不说四六二十四呢?

因为三七二十一更顺口些。加上“不管”,就含有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偏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当然还有种种来历。

这是一个战国时期的故事,当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两人针锋相对。苏秦遍游六国,一次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慨叹齐国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有问题,那时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能达到三个男子当兵,因为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后来三七二十一就具有一种空无的意思,表示不分青红皂白,蛮干、愣头青的形象。

还有个故事是,有个叫李元的财主,雇了个小伙子当长工。起初,每天三顿干饭,小伙子每顿得吃三碗。不久,财主就后悔起来,心想一顿吃三碗,一天就得九碗。觉得饭量太大,就对老婆说:“这小伙子干活卖力气,一个能顶两个,只是太能吃了!从明天开始,每天管他三顿稀饭吧!”小伙子即使每顿吃七碗稀饭后,干起活来还是有气无力。李元十分恼火,他生气地问长工:“你一天吃我三七二十一碗饭,怎么干活不像个男子汉?”

小伙子敲着碗边说:“干干干,一天九碗,汗毛都有劲,喷嚏响过山!稀稀稀,三七二十一,尿像竹竿雨,手脚软如泥。”财主听了只好说:“罢了,罢了,从今天起,管他三三九碗干饭,不管他三七二十一。”这件事被慢慢传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三七二十一”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应用更加广泛了。

趣味链接:什么是“愣头青”?

愣头青是北方话,指行为或思想很莽撞的人,常常使小问题变成了后果严重的大问题,好事变成了坏事。愣头青最早指一种动物,全名叫做百响千足虫,又名土龙,是东北地方传说中难得一见的怪物。像蜈蚣一样有很多脚,绿色,十分巨大,头像人的拳头般大。见到什么都会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因此人们称呼为愣头青。它满口毒牙丛生,人一旦被咬中必死无疑。不过除了口上的毒牙以外,身体上的东西都是宝。愣头青死后,尸体会百年不僵不朽,它的长腿可用来治疗老寒腿和风湿;它的皮则是皮肤病的克星;内脏更是有用,用啥补啥,效果异常显着。据说东北老人和参客曾经见到过实物,不过却无法证实了。不过它因为身体颜色以及见人就咬的习性,愣头青的俗名被广泛地应用在了脾气暴躁、不分是非的人的身上。

什么是“出风头”?

如果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出风头这样的就是汉话中的宝典。诗意地表示“出其所长,以炫于人”,即爱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的意思。

据《清稗类钞》的叙述,“出风头”是吴语方言,而后向全国流传,成了人们普遍的口头语。如《红楼梦》中:“那林黛玉,虽然相貌平平,却是个天生尤物,丰韵天然,那一颦一笑的风头、一举一动的身段,真是姑苏第一、上海无双。”《红楼梦》第六回和第一百一十一回曰:“先试试风头。”“看个风头,等个门路,若到了手,你我在这里也无益,不如大家下海去受用,不好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亦曰:“见面连赢了两条,甚为得意。那就风头好,人家都缩了注子。”这时的风头还是势头的意思。其他还有如“风头紧”、“避风头”等,说明“风头”这一自然现象已被形象地用于多个方面。

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里说:“出风头,出其所长,以炫于人,因而得美满之赞誉,以自鸣得意者,谓之出风头。例如妖姬艳女,明妆丽服,招摇过市,途人瞩目;以及夜入剧场,翩然下降,光艳照人,一座皆惊,皆出风头之谓也。”

近代作家鲁迅取此意用于现代作品,表示爱表现自己的意思,便成了近代流行语。《坟·论睁了眼看》:“近来有人以为新诗人的作诗发表,是在出风头。”

趣味链接:什么是“弄潮儿”?

弄潮,指古代在潮头搏浪嬉戏的活动,流行于今浙江杭州地区。明田汝衡《西湖游览志》记载:“濒江之人,好踏浪翻波,名曰弄潮。”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善泅健儿,嬉弄于潮头,以冒险的惊险动作展示技艺。宋吴自牧《梦粱录·观潮》记载:“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弄潮的人乘伞“冲浪”,水平非常高,可以想见。另《武林旧事·观潮》记载:当潮水涌来之际,弄潮儿“百十为群”、“披发文身”,争先跳入潮中,踏浪争雄。他们出没于汹涌澎湃的潮水之中,于浪花中腾身百变,各献技艺。弄潮中还有比赛,胜出者,除赏赐银钱外,还插花披红,鼓乐吹打,迎入城中。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潘阆《酒泉子》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现在的“弄潮儿”一词,则指的是“敢于冒险、有进取精神的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中的“三宝殿”指什么?

“三宝殿”源自佛教。“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chǎn)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一般来说,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他们所在的“三宝殿”,是清净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这个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

俗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一般不会登门造访,如果登门,必是有事相求。按照习俗来说,发生什么事才会去三宝殿呢?如初一、十五拜佛颂经;新年、节日祈福祭天;战争、灾荒、婚丧、生日、病痛等常要求神拜佛;法事、仪式、招魂的时候;为躯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而许愿还愿等。可见,一般来说,生活中只有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才会去“三宝殿”打扰的!

趣味链接:学富五车的由来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政治家、哲学家,庄子的朋友,名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天下篇》中说惠施有很多学问和道术,他读的书常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如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你知道“一字千金”的来历吗?

一字千金是称赞别人的文章文辞精妙,不可更改。出自一个“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的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成功当上秦国丞相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政治资望而召集门客想办法。门客议论纷纷,有的建议统兵出征,灭掉一些小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不可取,胜了,劳民伤财,对丞相一职不利。其次是战争风险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编写了《春秋》,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是千古良策,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时有门客三千,很快便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题《吕氏春秋》。书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只要改动一个,便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也无人能增减一字。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趣味链接:“喝墨水”的历史和喻意

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北齐(550~577年)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由主考官按文章滥劣程度而定。

梁武帝时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者要罚喝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在会试时,监考官发现有“文理孟浪,书写滥劣”的,也要叫他到专设的房间里去喝墨水一升。

这条法规沿袭了几个朝代后,慢慢就不实行了。但用“喝墨水”多少来形容知识的多少,却保留在词汇里,此意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个词后来也专门形容读书人,所谓“喝墨水的”、“喝过墨水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什么来历?

“宰相肚里能撑船”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与宋代着名宰相王安石有关。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偶,后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出身名门,精通琴棋书画,是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忙于朝中之事,无暇他顾,常使姣娘独居空房。姣娘正值妙龄,哪受得了如此虚度,便跟府里的一个年轻仆人私下偷情。一日,王安石发现姣娘与仆人在屋内调情,欲捉奸而无奈,拿竹竿捅了院子边大树上的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跳后窗逃走。此后,王安石也装作若无其事。

几日后,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乘此吟诗道:“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亦是才女,已品出此诗的寓意,想必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于是转念一想,附了一首诗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中秋节后,王安石以年迈为由,赠给姣娘白银千两,使姣娘与仆人成亲修好。这事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行为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趣味链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来历

春秋初期,有两个小国,郑国和息国,郑国处于中原(今河南中部),国力较强,息国地处大别山界,淮水之滨,古称淮夷。两国相邻,且与周室同宗,都姓姬。公元前712年,息侯与郑伯一言不和,息侯便率兵讨伐郑国,结果在郑国的边境被打败。人们因此嘲笑息侯,说其必将成为亡国之君。《左传·隐公十一年》记:“郑、息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世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从“息侯伐”这一历史典故中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