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23751500000023

第23章 各种各样的毛病和习惯(3)

两人的矛盾终于在几天后爆发了。那天,吃完午饭,刘某照例牵着小狗准备出去遛狗,出门没多久,她就发现手机不在兜里,赶紧急匆匆返回去拿手机。这个时候,宗某正拿着她的手机翻看。刘某气急了,将之前的不满情绪统统发泄了出来,她大声嚷嚷着让宗某滚蛋,这间房子是她自己租的。

宗某也气急了,他说,他辛辛苦苦赚钱原来是替别人养女人,刘某肯定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鬼鬼祟祟。作为男朋友,他有权利查看刘某的手机,并且他不会搬走,因为他将自己的钱都给了刘某,要他走可以,必须让刘某拿出十万块钱。

两人争吵得越来越厉害,后来竟然动起了手。宗某一气之下,拿起厨房的菜刀就朝着刘某砍去,直到刘某流血身亡。

刘某和宗某的争吵打闹声惊动了周围的邻居,他们迅速报案,等警方赶到现场时,刘某已经死亡,而宗某已经逃离。后来,经过查看监控录像和对凶手的画像,警方终于在一家旅馆内将宗某成功抓获。

宗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承认是自己的自卑和小心眼酿成了如今的悲剧,他不应该翻看女朋友的手机,应该相信自己的女朋友。

其实,在心理学家看来,宗某老是偷偷看女朋友手机的行为是一种很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由于自卑,老是担心自己的女朋友会背叛自己,因而去偷看女朋友的手机,想以此来监控自己的女朋友,实则给自己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困扰。

知识荟萃

心理专家介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缺乏安全感型的人群具体有如下的表现:自我能力有限,但自尊心过于强烈;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能力上不容易超越别人;经常会想采取别的方式来突出自己的价值。

最早研究安全感的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他指出:在儿童年幼的时候,如果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地满足,那么等到这个小孩长大之后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表现为一种紧张和焦虑。

比如,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如果他肚子饿了想喝奶,就会通过哭闹来引起母亲的注意,这个时候如果母亲及时喂奶,孩子就会体验到一种安全感,停止了哭泣;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母亲没有理会孩子的哭声,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到紧张和焦虑,觉得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安全,会有一种特别不安的感觉。

由最近热播的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我们就可以看出,世界跳水冠军田亮的女儿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她特别害怕和爸爸分离,每次在分离的时候,她都会痛哭一番,谁也阻止不了。田亮自己则说:“我的女儿是一个早产儿,天生比较缺乏安全感。”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重要影响。弗洛姆指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是完全依赖父母的,父母会给儿童施加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地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马斯洛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一个人的需要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被看做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对于具有安全感和不具有安全感的人,马斯洛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结论: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不被接受、受冷落;将他人基本上视为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充满仇恨和敌视的态度。

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和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认为他人是好的、善良的、充满同情心的;他们有归属感,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和热情的态度。

从马斯洛的分析和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或者刺激都会被他以一种不健康或者是狭隘的方式来解释。一般来说,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的程度,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和敌对情绪。

心理专家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习惯的了解,发现以下十种生活习惯是一种很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第一种:经常检查自家的门和窗子锁没锁。这种人无论是早上出门后还是晚上入睡前,都要先去看一下门和窗子锁没锁,如果他们没有检查就会怀疑是不是忘记关门了,是不是忘记关窗子了。总之,这种问题会折磨得他们翻来覆去;

第二种:坐座位的时候喜欢坐在里面朝外的座位。他们一旦进了饭馆或者是酒吧,首先要站在门口观察一下整个饭馆或者是酒吧的布局,看有没有他们想要的位置,一旦没有坐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上,他们整顿饭或者一杯酒都会吃得或者喝得很忐忑;

第三种:打出租车的时候习惯坐在后面。一旦他们招呼坐出租车,拉开的肯定是后门,因为坐在司机的旁边会让他们有不安感,他们觉得后面的位置是最安全的位置;

第四种:经常更换自己的密码。连续几个月或者是几周用同一个密码,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密码可能被网上的黑客或者别人窃取了,必须要在几周或者几月之内更换一次;

第五种:将银行取出来的钱再重新验一遍。一直觉得银行的钱不一定是真钞,每次取完钱之后,都得自己找个地方重新验一遍才肯放心,要不就会一直担心自己取了假钱;

第六种:晚上开着灯睡觉。小时候,由于爸妈没有陪着睡,害怕黑暗睡不着,渐渐地,就养成了开灯睡觉的习惯。只要一关上灯,个体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第七种:睡觉必须抱着一个东西才能睡着。睡觉之前,怀里一定要搂个什么东西,或者是被子,或者是枕头,否则,无法安心睡去;

第八种:家中常常储备着应急物资。这种人属于高级别的缺乏安全感,他们经常在家储备方便面、矿泉水、医药包等,他们老是担心会发生地震或者水灾,他们不但买这些东西,还要将它们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放上;

第九种:非常关心公司的人事调动。只要公司稍微有一点关于人事调动的风吹草动,这种人都会提心吊胆,会赶紧跑去向可能的知情人打听情况;

第十种:非常渴望结婚。对于很多大龄的未婚者来说,他们害怕自己再过几年找不到好的对象,或者是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离开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期待婚姻,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目前的单身生活。

以上这十种缺乏安全感的行为习惯,你有几种呢?通过本节的了解,我们需要学会:

第一,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人之后的安全感来自于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满足,要让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一种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中;

第二,安全感的基础来自于信任。如果你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那么首先来锻炼一下自己信任别人的能力,尝试着先从信任周围的人开始;

第三,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培养安全感。如果你一直习惯于坐在靠里面朝外的位置,不妨下次换一个座位,坐在外边的位置上;如果你一直习惯于开着灯睡觉,等哪天也试着将灯关掉,看自己是否也会做个美梦。

超市里的小偷

——咬指甲的心理分析

周末,一名FBI探员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在超市购物。这个时候,超市里的广播提示,一名身穿蓝色上衣、牛仔裤的男士偷了超市价值上万块钱的东西,正在逃往超市的C出口,希望超市里的保安注意并抓到这个人。

出于警察的本能,这名FBI探员来不及跟妻子说明一下,立马冲向离自己最近的C口去寻找犯罪嫌疑人。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蓝色T恤和牛仔裤的男人正低着头急匆匆地朝着C口走去。这名FBI探员立即用随身携带的呼叫器提示超市的工作人员,立马在超市的C口实施拦截,同时他还召集大厦的警卫来C口帮忙。FBI探员让警卫迅速尾随其后,想试探一下这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依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男人的衣着打扮和嫌疑人很相似,行为举止显得此人比较胆怯,该怎样准确地逮到目标而又不打草惊蛇呢?这名FBI探员立马想到一个办法。他一边朝着这名嫌疑人的方向跑去,一边大声喊:“没错,就是你,你就是那个小偷,别动!”

听到喊声,这名男士紧张得连头也没有回,撒腿就跑。FBI探员确定了自己的判断,连同保安一起将这名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

被抓到后,这名犯罪嫌疑人一直大声嚷嚷自己是冤枉的,他之所以听到喊声会跑,是因为他害怕警方在抓人的时候伤及到他,他并没有偷超市里的任何东西。随后,保安检查了这名嫌疑人的口袋,确实没有发现超市丢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