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绿色西藏
23756000000082

第82章 绿色首府 幸福拉萨(13)

小杨树入住新家不久,普琼带着徒弟尼仓隔一天给它浇一次水,后来一个星期浇两次。水是用水泵从山下抽到半山腰的水房,再用水管接过来的。有了水的滋养,小杨树很快就成活了。到了夏天,土的养分快被吸收完了,普琼把准备好的营养土背到山上,把树坑内的残土刨开,填进新的营养土。一年一度,这棵高挑挑的小杨树及其周围的伙伴都有机会享受这样一次“加餐”,增加营养以满足小树生长需要。

春天来了,小杨树渐渐变得枝繁叶茂,却因此招来了小虫,健康受到了威胁。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小树用药。园林工人兑好了“针剂”,前来给小杨树喷洒以杀灭虫害。

在护林员的呵护下,小杨树及其同伴们得以在这完全陌生而严酷的高原环境下正常生长着。普琼师徒,每天都会不自觉地看它一眼,甚至禁不住走上前用脸颊蹭一蹭它泛青的树干,看着它一年一年地长大,它长大了、健壮了,护林员却变老了,身体衰落了下去……

嘎玛丹增,是宝瓶山下的另一名护林员。他的责任区是拉萨南山1号点,主要任务是阻止附近村庄的牲畜跑到宝瓶山上啃树。来不及吃早饭,他就得上岗巡逻。

附近村子有200多头牛和几十只羊,这些牲畜都是放养的,尤其在枯草期间,就经常奔上山啃食树皮,甚至拦腰咬断刚载上的树苗,或是蹿进山脚下公园里踏青。一天至少要驱赶三次,有的晚上还会出来糟蹋小树林。因此,每天要在凌晨三四点钟确认山上不会再有牲畜出现,他才躺下睡一会儿。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五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没白没黑的作息了。

6年里,嘎玛丹增一直住在宝瓶山下,每月拿不到1000元的工资,过着忙碌而清苦的日子。尽管到城区只隔着拉萨河大桥,但是他进城的次数屈指可数。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才瞅空去,或者让别人捎来。“要是我走开了,牲畜上山可怎么办?”他总是这样笑一笑,回答邀请他进城逛一逛的熟人。他常常动情地对人说:“我没有小孩,早把这些小树苗当成自己的小孩在看护。树长高了,山绿了,我看着就感到高兴和满足,只要还干得动,我就要一直看管着宝瓶山。”

在拉萨市里,有人对比说:往年的南山,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像是巨型煤矿场上的矸子山,一堆一堆接天连地,高低起伏延伸开去,只有山坳和沟谷散布一些无精打采的植被。山脚也是一片一片的垃圾场。而今再遥望南山,山脚和山坡的绿色一年年扩大,渐浓渐深,看了还想看,心里感觉很欣慰,绿色植被不仅养眼,还能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

在拉萨山区,造林不易而成林亦难。默默无闻的护林员忠于职守,对幼弱的生命奉献着爱心,抛洒着汗水,这让政府的投入带来了预期的回报,使拉萨市民的绿色梦想化作了茂密的山林。设想10年以后,我们倘若再次从拉萨市区遥望南山,那里定然是树木森森,一派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象了。

修复近郊的生态民俗园,保护远郊的天然村落。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和城市节奏异常急促的时代背景下,城镇的公务人员和工商白领总想把自己从高楼大厦里暂时“解放”出来,亲近一下大自然,去寻访古老村落、天然渔村,去观赏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去聆听山泉叮咚、林鸟啁啾……纵情沐浴着乡风民俗,尽兴陶醉在自然环境的清风明月中,给神经松绑,让倦目养神。修复近郊的生态民俗园便成了“及时雨”,被视为心灵家园的营建行动。

衡量一座城市布局合理与否,标准之一是看市区与郊区是否形成了呼应和互补的效果。郊区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和资源禀赋可以弥补市区人文关怀方面的不足,而市区可以向郊区提供便捷服务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如此,市区与郊区之间就能产生资源共享、功能互动的双赢效应。城乡一体化,其实是泛城市化,郊区被不断纳入城市体系之中,市区依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对郊区因地赋形,郊区生态环境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最需要的自然资源。内地省会城市通常没有像拉萨这样的周边环境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拉萨郊区“富有文化品位”的自然环境,是幸福拉萨不可以或缺的。

近年来,休闲林卡远不满足于仅仅提供帐篷、饮食等服务,依托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农牧民开发出诸多的备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有人挖地成池养鱼,供游人品尝自然生态环境下鱼的天然味道;有人驯养野生鸡鸭,现宰即炒;有人办起农家乐,瓜果蔬菜现摘鲜吃。置身其间的游客感受到这里的林卡(一片休闲养性的“私人领域”)不同于内地那种户外的休闲场地,这里完全被四周蜿蜒的山头所包围,头顶上徜徉着蓝天下的洁白云朵,空气清洁而透亮,感觉着由外到内的通体舒服。

民俗村落,作为发育充分而保护完好的历史载体,是特定自然环境下民族文化的鲜活标本,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及其地方特色,具有地域性、天然性和传统性的特征。民族文化蕴藏并体现在该民族的人民现实生活之中的。访问有代表性的民俗村落,既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光、风物、民俗,又可以观赏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形式。

娘热沟里民俗园,游客淹留不思返。园区位于拉萨北郊,距市区6公里。在一派高原风光背景下,依势营造出宽阔的园子,近乎原始的生境,林木茂密,溪水叮咚,绿草如茵,莺声燕语……园内设有消遣林卡、土质烧烤、民间歌舞、藏戏表演等,根据游客要求提供举办篝火晚会、展示藏式婚庆礼仪等特色服务。园里规划出多个功能区域,其中文化精品展示区设有藏医藏药展览中心、藏文书法展馆、吞弥桑布扎纪念馆、文化艺术馆等。这类的民俗文化,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鲜活直观地展示着藏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成果。

园内错落有致的藏族民居里摆放着当地居民曾经用过的器具,有松整土地使用的木槌、磨青稞的水碾、藏式厨房及内部的传统厨具,有装糌粑的牛皮袋子、酿青稞酒的酒桶,以及汉子们用来显示威武的藏刀、姑娘们用来点缀娇容的头饰。这些物件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做客在此的游客可以用自己的视角和态度来观看和品赏它们。

园内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藏族生活习惯,午饭后的歌舞表演是这里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藏族是一个富有艺术细胞的民族,有人夸张地评价说“藏族人能说话就能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能歌善舞成为藏族一大特征。在这样的场所如同在其他乡村或者社区一样,歌舞表演者通常并非专业演员,虽然少了一些程式和严谨动作,以及华丽的服饰和规范的招式,却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藏戏所表达的有声有色的生活内容与此时此地的精神状态,即兴创作、临场发挥,或真情流露或灵感迸发,更有生活气息和乡间情调。

有人说西藏离天最近,藏族是最能也是最善于亲近自然和阳光的民族,他们有感而发,足之蹈之,唏嘘嗟叹,抒发此时此景内心感受,歌舞技巧在于恰切自然地还原生活的原汁原味和毫无掩饰的思想情绪。每逢传统节日或者碰上值得庆贺的日子,藏族同胞就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阖家而出,在树茂草丰的地方随便选块空地,搭上一顶白色帐篷,一班人弹奏六弦琴,载歌载舞,另一班人在一旁和着节拍,还不耽误啜饮酥油茶、青稞酒之类的藏式饮料。藏族歌舞表演完全生活化了,同日常生产生活一样自然随意。通过听歌观舞,游客能真切了解和感受藏族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情调。

白领市民驱车前往,一路歌声一路笑。一经踏进民俗园,立刻表现得慵懒散漫、不讲形象,疲疲沓沓、松松垮垮,挥手跟现代都市生活作别了。其实就想暂时回归本我,彻底融入大自然,完完全全放松身心。有人凑坐在茶桌边,吆五喝六地抛掷骰子;有人憩息于河溪沟渠之旁,漫不经心地清洗物品;有人出神远望当地妇女三三两两在河岸上洗衣浣纱,嬉笑逗乐的场景;有人不雅地四肢摊开,服服帖帖躺在草地上,仰望蔚蓝苍穹下白云聚散,山鹰、云雀之类展翅飞去。然而,舒服的日子总是过去得太快,“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回家的日子就要来到”。同伙熟人高声吆喝,“回啦!回啦!”只得胡乱拾起随身物品,意犹未尽,惜别而去。幽谷里的民俗园,这片疗养大脑、抚慰心灵的地方。

拉萨河畔的俊巴村,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天然渔村。这个古朴宁静的小渔村,位于拉萨河下游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北岸,是西藏唯一以打鱼为生的自然村。若从拉萨市区乘车行驶30分钟左右,至拉贡公路“两桥一隧”,在隧道北口向右行驶8公里即可到达。村庄地处拉萨河岸一片沙滩上,三面环山,一个山头上坐落着一座白色小庙,没看清村庄轮廓,倒先看到了那座小巧的寺庙。山下有个小湖,村庄的北面就是拉萨河。全村住着80户人家,原始的藏式民居错落分布在乡间小道的两侧,除了村口一个小门悬挂着“百益超市”的标牌之外,几乎看不到现代文明的明显痕迹。虽然多数村民不通晓普通话,但是不影响他们对外来游客的友善表示。

渔村名字“俊巴”二字,在藏语里原发音“增巴”,意思是“捕手”,引申为“捕鱼者”。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拉萨河里生长着带翅膀的怪鱼,它们曾经非常强势,有些居然飞到天上,遮住了日月光辉,地上植物因为缺少光照而枯死。见此情形,佛祖释迦牟尼命令负责守护俊巴村的白玛拉措,一位名叫巴莱增巴的渔夫,带领村民捕杀这些为非作歹的怪鱼,允诺村民从此以后可以破戒吃鱼。巴莱增巴和村民跟怪鱼兵将苦战九个昼夜,消灭了所有怪鱼。获胜之日即开戒吃鱼,祈祷从此以后天下太平。

另有传说,这里是“八大藏戏”之一的《诺桑王子》故事发源地。舞台上那个戴着蓝色面具的渔夫,是由于他常年在河里打鱼,面孔被河水蓝色照射而造就了特有的肤色。这是藏戏舞台上蓝色面具角色的由来,于是,渔民在藏戏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艺术形象。

拉萨河成为俊巴村奇妙的自然背景,从村里远望拉萨河,感觉她像是滑落这片土地上的蓝色哈达,把大地和天堂连成一体。村民介绍说,拉萨河发源于海拔5020米的米拉雪山,在灰白色的高原上流过墨竹工卡县、达孜县,穿过拉萨盆地,在拉萨的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由于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天然河流一捆捆地死去,西藏因为没有经历工业过程,藏族人民心中的这条“母亲河”连同境内其他众多河流一样,依旧保持着清澈蓝亮的天然本色,似乎这些河道都是由蓝宝石铺砌而成。成群连片的野鸭、沙鸥等水禽要么在水面上嬉戏,要么贴着水面飞向远方,有时候数不清的银鱼不约而同地突破水面,在空中旋转一刹那,炫耀一下自己美丽的鳞甲,又纷纷落入河水中。

老年村民介绍说:拉萨河里原来有7种鱼,各个季节打到的鱼并不一样,夏天最多的是一种无鳞的裸鱼和珍珠鱼。名气最大的是藏鲶鱼,拉萨河里的特产,鱼刺少而肉质鲜美,它还能发出酷似婴儿的叫声,当地人又称之为娃娃鱼。俊巴村妇女产后,通常用它煲汤来滋补身体。还有胡子鱼、尖嘴鱼、花鱼、鲢鱼、白鱼、薄皮鱼等,现在拉萨河的鱼多到15种,因为从外地运来的几种鱼被放生,于是在拉萨河里安家落户,繁衍了起来。

因为佛教忌讳杀生,生命是不可以随便宰食的,鱼类自然不例外,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是不吃鱼的。但是,这个村庄是个另类,在吃鱼方面就有生吃、煮、煎炸、腌、晒等七八种的吃法。招待贵宾的时候,就从拉萨河里打来鲜土鱼,要么做成红烧鱼,味道鲜美;要么附加当地时鲜蔬菜,做成清蒸的“全鱼宴”,作为午饭的大餐。平时制作生鱼酱,把活鱼去除内脏后剁碎,加水和香菜、辣椒、食盐等搅拌而成,这是村民的最爱,用这种鱼酱和着糌粑一起吃,据说味道很特别。

牛皮船如今很少在拉萨河上漂浮了,划船汉子的牛皮船舞“郭孜”成为当地特色的娱乐节目。把沉重的劳动变成轻快的舞蹈,原是藏族的天赋。“郭”藏语意思为牦牛皮船,“孜”为舞蹈。俊巴村独创的所谓“果子舞”,其实是高原上盛行的牦牛舞的变种,把背着牦牛皮跳改为背着牦牛皮船跳。跳的时候舞蹈者围成圈,每人在背后背起一只牛皮船,旋转着跳,其他人有节奏地击打着牛皮船的船帮,还有人高歌领唱。跳牛皮舞的很多动作铿锵有力、粗犷朴实。跳舞一般每年跳两次,一次是在藏历三月开网打鱼的时候,跳完舞一年的打鱼作业就开始了;另一次是在夏天,祈求暴躁汹涌的水神保佑他们打鱼平安顺利。2008年,被称为“郭孜”的牦牛皮船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常,村民和游客一边看着强劲的舞蹈表演,一曲舞毕,大家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以示鼓励和夸赞,一边相互礼让吃点心,坐在人群中的翻译,打着手势协调着双方的语言交流,大家宛如一家人。几个年轻的村姑殷勤服务,不时地收拾走垃圾,整理着现场卫生。

俊巴村民风淳朴,村民恪守着传统习俗。藏族妇女三五人聚在一起,娴熟地捻着毛线,见到进村的外来游客,报以羞赧微笑以示招呼。村里婚俗,既让外来游客羡慕又令其反思。“离婚”在当地是个稀罕语词,村规民约中有不打人、不骂人、不撒谎、不盗窃、不赌博、不搞婚外恋的约定。当了解了这些村史民情之后,外来游客感叹道:“这里的女人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