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道
23758700000002

第2章 仁政(2)

看来万章还是没明白,孟子继续开导他,说:“禹像舜推荐自己一样,也把自己的助手益推荐给了上天。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躲到了山里,然而朝见的人和打官司的人也跟着追到山里,而不到益那里去。为什么?因为启继承了禹的作风。”

孟子的意思是,民众并不因为启是禹的儿子而放弃他,他们选择的是贤明的人。天又一次通过民众的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孟子·万章上》

民无怨而天不怒

西汉时,谏大夫鲍宣上书哀帝说:“君主应该把上天当做父亲来侍奉,把大地当做母亲来对待,把人民当做儿女来抚养。然而陛下即位以来,上天缺少光明,大地发生震动,百姓流传讹言,互相惊扰,实在令人畏惧。希望陛下反躬自问,举荐直言之士,征求批评,罢黜斥退外戚以及身边白吃饭不干事的人,启用贤能之士。天人同心,民心舒畅了,天心的愤怒自然也就化解了。(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资治通鉴》卷35)

国以民为本

东汉末年,曹操统帅大军进攻荆州,刘琮投降。当时刘备驻军樊城,刘琮不敢把投降的事情告诉刘备。刘备过了很久才知道,于是率众撤离。跟随的人有十几万,还有辎重车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多里地。有人劝刘备说:“您应当火速行动,退守江陵。如今人数虽然众多,但披甲士兵却很少,如果曹军追到,怎么抵挡!”刘备说:“成就大业的人,一定把人作为根本。(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如今百姓追随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而去?”

东晋学者习凿齿评论道:“刘备虽然颠沛流离于危难险境中,却越发重信义,尽管形势逼人,事态严重,说出的话却不失道义。他追念刘表当年的旧恩,以情义感动三军,吸引那些追求道义的士人心甘情愿地与他共赴患难。刘备终于能建成大业,不是应该的吗!”(《资治通鉴》卷65)

隋朝末年,天下反叛,李轨自称河西大凉王。黄河以西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李轨用尽全部家当救济饥民,仍然不够,打算分发府库中的粮食,为此召集官员们商议。曹珍等人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国以民为本),怎么可以舍不得仓库中的粮食而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饿死呢!”隋朝官员谢统师不以为然,斥责曹珍说:“百姓饿死,是因为他自己体质弱,健壮的人怎么也饿不死。国家仓库里的粮食是用来防备意外的,怎么可以用来喂养那些羸弱者!你们讨好民众,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不是朝廷忠臣。”李轨深以为然,结果引起士人与百姓的强烈不满,离心离德,最后遭到民众的抛弃,以失败而告终。(《资治通鉴》卷186)

唐朝宪宗时,天灾频发。宪宗问宰相们:“你们屡屡提到淮南和浙江发生水旱灾害,然而近来有一个御史从那里回来,报告说情况没那么严重,尚不至于形成灾害。真相到底如何呢?”李绛答:“我仔细研究了淮南、浙西、浙东的奏报,都说发生了水旱灾害,人民流离失所,恳请朝廷设法安抚。官员最怕的就是朝廷追究责任,难道肯在没有灾害的情形下胡乱编造灾情吗!至于尚未形成灾害的说法,不过是御史出于逢迎,以期讨得陛下的欢心罢了。我希望得知此人姓名,给予审查,依法制裁。”宪宗说:“你讲得对啊!国家以人为根本(国以人为本),一旦听说灾情发生,应该全力赈济灾民才是,怎么可以纠缠于是否够得上灾情这一问题而犹豫迟疑呢!我刚才说的话有欠深思,是我失言了。”(《资治通鉴》卷238)

天下是全体民众的天下

三国时,魏明帝曹睿大肆建造宫室,为此连年征调劳役,农桑之事几乎停顿。侍中领太史令高堂隆上书说:“如今人们传言‘宫中开销与国家的行政和军事费用几乎相等’,民众难以承受,生出怨恨愤懑情绪。《尚书》说:‘上天耳聪目明,其实是人民耳聪目明,上天显示威力,实际是人民显示威力。’(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这是说上天的奖赏和惩罚,随民意、顺民心啊。”

魏明帝下诏强征民女。高堂隆病危,口授奏书说:“上天不特别亲近谁,只辅佐护佑有德之人。民众颂扬德政,政权存续的时间自然长久;下面怨声载道,上天就会选择新的贤能取而代之。由此看来,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只是陛下您的天下。”(《资治通鉴》卷73)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唐太宗很是注意对继承人的教育,曾对身边大臣说:“自从我立李治为太子,一有机会便亲自加以教诲。看见他用餐,便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就能够长久有饭吃。’看见他骑马,便说:‘你知道张弛有度,从而体恤马力,就能够经常有马骑。’看见他坐船,便说:‘水能够载船,也能够翻船,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船。’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到他在树下休息便说:‘木材经过墨线规划才能够正直,君主只有采纳谏言才能够圣明。’”(《资治通鉴》卷197)

唐朝德宗时,政局动荡。德宗就当前为政要务咨询翰林学士陆贽。陆贽上奏说:“今之要务在于审察大众的情绪。群情最为希望的,陛下先去施行它,群情最为厌恶的,陛下先去除掉它。君主的好恶与天下人相一致而天下人却不肯归向,这样的事情自古至今从未有过。治与乱的根本在于人心,何况如今正逢政局动荡之时,思想混乱之际,人心所向,政权就会稳固,人心所背,政权则会倾覆。”

奏章呈上十天,德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陆贽再次上书说:“船就是为君之道,水就是众人之情。船顺从水性才能浮起,违背了水性就会沉没;君主掌握了众人的情绪,地位才能巩固,反之,处境就会危险(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所以古代圣明君主虽然位居众人之上,但一定要让自己的欲念顺从天下人心, 而不敢使天下人依从自己的欲念。”(《资治通鉴》卷229)

陆贽一直坚持用这个理念影响德宗,在后来的上书中继续说:“我听说立国的根本在于得众,得众的关键在于掌握民众情绪(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所以孔子以为人情是圣王的田地,是说治理国家的办法以人情为基础。”(《资治通鉴》卷229)

历史教训

唐朝时,太宗与大臣议论周朝和秦朝的政治得失,萧瑀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讨伐他;周朝及六国没有罪过,秦始皇分别灭掉它们。取得天下的方式虽然相同,人心向背却不一样。”

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取得天下,却更加崇尚欺诈和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夺取天下或许可以凭借武力,治天下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萧瑀钦服不已。(《资治通鉴》卷192)

愿相公无权

唐宣宗时,周墀被任命为宰相。他问老部属韦澳:“我的能力小而任务重,你将怎样帮助我?”

韦澳回答:“希望相公您没有权力。”

周墀愕然,不知道韦澳什么意思。

韦澳解释道:“对于官员的赏赐和刑罚,天下人赞成的,您也应该赞成,天下人反对的,您也应该反对,千万不要以自己的爱憎喜怒为转移,这样天下自然就会得到治理,要权力干什么呢!”

周墀听后深表赞同。(《资治通鉴》卷248)

小结

故事中齐桓公的问题,管仲回答的原话是“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相似的说法还有“王者以民为天”,是楚汉相争时期郦食其对汉王刘邦说的,告诉他成就王业的人奉民众为上天。古人观念中,上天最伟大,是最高权威,正如孔子所说“唯天为大”(《论语·泰伯》)。这里,管仲把民众看成上天,足见民众地位之高。

上天是可以置换成民众的,儒家经典《尚书》这样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泰誓上》)民众的要求,上天一定遵从。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上天所见来自民众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民众所听,民众的眼睛就是上天的眼睛,民众的耳朵就是上天的耳朵。民众与上天是一回事,尊天意就是顺民心,反之亦然。

把民众等同于上天,目的是贯彻治国理政必须以人(民)为本的理念,换成现代语言,就叫宗旨。共产党人也把人民视为上天,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曾把人民大众称作上帝。上帝在信众心中是什么?是源头,是灵魂,是依靠,是希望,是未来。共产党在建党之初,便把人民的解放事业确立为自己的目的,没有不同于民众的私自的东西,民众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民众的愿望就是党的愿望,民众的困难就是党的困难,民众的幸福就是党的幸福。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并付诸实践,中国人民才把共产党抬上执政地位,也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信念并付诸实践,共产党才能在人民的拥护下继续执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可以说也是党执政的最根本的合法性依据。

(二)民生

要义

民生,古代叫惠民。惠民是衡量统治者是否仁爱的一个指标。孔子说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够得上君子,其中一个理由是“其养民也惠”(《论语·公冶长》),也就是实行惠民政策。

孔子提醒治政者,“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民众只有得到实惠,感情上亲近了,才会听从安排。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公卿们说:从前大禹凿山治水,那么苦重的劳役,百姓没有不满言论,是因为他的作为事关民众福祉;秦始皇营造宫室招致百姓怨恨反叛,是因为他损人利己。西汉大儒刘向这样记载大禹的话:不给民众吃食,我就不能使用他们,不给民众造福,我就不能让他们出力。(《说苑·卷一·君道》)

惠民也叫恩德。治政者谋民生,带来恩惠,民众会念他的好,不仅这辈子念,后世几代人都拥护他,这就叫恩德。唐太宗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上书论政,谈到历史教训,说汉朝能够延续400年,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良以恩结人心,人不能忘故也”,而汉朝之后的王朝,时间长的不过60年,短的只有20多年,原因是“皆无恩于人,本根不固故也”(《资治通鉴》卷195)。意思是汉朝能够做到以恩惠凝聚人心,百姓不能忘怀,而其他王朝对人民没有恩德,基础不牢靠。

民生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和延续。

故事

为政的根本规则

周文王问姜子牙(吕望):“怎样治理天下?”

姜太公回答:“致力于王业的国家使民众富足,致力于霸业的国家使武士富足,仅仅寻求自保的国家使大夫富足,走向衰亡的国家使国君富足。情况越糟的国家富足的人越少,穷困的人越多。”

文王道:“说得好!”

太公提醒说:“听到好建议却不实行,不吉祥。”

当天文王便开仓放赈,接济失去家室的鳏夫、寡妇以及没有儿女的人和孤儿。

周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

武王问姜子牙:“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太公答:“爱民而已。”

武王接着问:“怎样做才是爱民呢?”

太公说:“有利于民众而不是去侵害,成就民众而不是去败坏,保护民众而不是去杀戮,给予民众而不是去掠夺,提高民众的欢乐而不是去制造痛苦,助长民众的高兴而不是去触发怨恨,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也是使用百姓的根本原则,其实不过是首先爱护他们罢了。什么是侵害?民众失去生业就是侵害。什么是败坏?干扰农时就是败坏。什么是杀戮?严刑酷法就是杀戮。什么是掠夺?横征暴敛就是掠夺。什么是制造痛苦?没完没了的征发劳役就是制造痛苦。什么是触发怨恨?劳民扰民就是触发怨恨。所以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爱儿女,哥哥爱弟弟,听说他们挨饿受冻便难过,看见他们劳累受苦便悲伤。”(《说苑·卷七·政理》)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夷吾请求秦国的帮助,承诺如果秦国支持他当上国君,便以五座城池答谢。夷吾如愿以偿,但绝口不再提那五座城池的事。不久,晋国发生天灾,向秦国求助买粮。有人劝秦国君主秦穆公不要答应,理由是夷吾不守信用,晋国出现饥荒正是上天的惩罚,应该借这个机会出兵征讨。

秦穆公说:“不错,夷吾是让我厌恶,可是他的人民有什么罪过呢?天灾流行,会在各国交替出现。急人所难、救人所困乃是道义,是绝不可以违背的。”于是秦国调动船队,将一船船的粮食运过黄河,送到对面的晋国。(《国语·晋语三》)

唐朝德宗时,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洪水泛滥,淹死了两万多人,兵部侍郎陆贽请求派遣使者赈济抚慰。德宗说:“听说损失很少,如果进行赈济,恐怕会助长奸诈欺骗。”陆贽上奏说:“赈济灾民,消耗的是钱财,得到的是人心,只要不失去百姓,还会为缺少用度而发愁吗!”德宗答应了,但把淮西地区排除在外,因为这里在藩镇的控制下不向朝廷缴纳赋税。陆贽再次上奏说:“从前秦国和晋国不和,互相敌视,但当晋国遭受饥荒后,秦穆公仍然出手援救。帝王怀柔万邦,眼里只有恩德与道义,宁可让人辜负我,不能让我辜负人(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德宗接受了陆贽的意见。(《资治通鉴》卷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