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
23765100000062

第62章 到部队调查学习的一些体会

1. 到飞行部队调查飞机使用维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把我们改进设计的设想向战斗使用的方面请教,这对开展改型设计有莫大好处,主要是:

第一,有部队空、地勤和作战指挥人员做先生;飞机有整架在飞的,也有在修理厂分解了的,还有报废拆散了的;附件既有实物,又有教学模型;还有许多可贵的实际使用中积累的资料;因而可以较快地得到多方面的感性知识。如果能及时整理消化,通过讨论式的座谈会和个别请教,就可以较快地上升到理性知识,对飞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对故障和缺点也可大概知其规律性。这样就可以从中发现改型中需要解决的直接影响到作战性能的那些主要矛盾,做到“摸得深、改得准”。

第二,下部队可以得到一些书本上、图纸上得不到的知识,特别是加强了作战的概念,后者是科研技术人员往往忽略的。例如,伊尔-28低空作战方式;飞机在长期使用中发生的疲劳现象,都是在任何书本上学不到的。此外,某些知识虽然书上有,但有的讲得不深,有的还和实际生活有差别,不下部队不知其利害。典型的例子是座舱温度:不到南方来,不会知道夏季温度会高达54℃;不在热天来,也不会体会这是什么光景。又如低空航程,学习了部队的计算方法,才知道实际使用中的航程要比“本本”上写的差百分之四十以上,真是“七折八扣”不听飞行员的谈话,不会体会到航程紧张的程度。看来对于他们,这是能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问题,是“性命攸关”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真正“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调查”,而对于我们,则的的确确,“使用部队是科研工作者的第一线”。

2. 关于调查访问的方法,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要带着问题有目的地作调查访问。来前要对飞机有一般的了解(最好能先看说明书和部分图纸),来后先普遍调查,边开座谈会,边看实物和资料,边整理消化。这样就可以较快地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深入发现关键问题,找出规律。对于像我们这样对飞机还不大了解的人,要给予时间,最好能分几次调查,一次调查以后要消化,把问题分一分类,择其重要者加以分析,要查看文献,做计算或试验,得出一些结果,以后再下部队来作讨论式的调查,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效率。

第二,调查报告要在部队写。因为在写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了解得不够深的和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可以及时“补课”。文件写成后,要争取向部队首长汇报,以便纠正调查不切实之处。

第三,技术指挥员要亲自带队。我们体会,“亲自出马”与否,深入第一线与否其所以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在于不调查而只凭道听途说来领导技术工作,则势必是瞎说一顿,乱出主意,瞎指挥。尽管冥思苦想,但必然脱离实际,“闭门造车”。

第四,调查研究要以主席思想为指针。我们这次下部队,正好是“反对本本主义”发表以后。在调查中,我们三次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也集体阅读了主席若干有关著作,大家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深一步的认识,也对“开讨论式的调查会”的方法和“放下架子当小学生”的态度等有了较深的体会,并试行这样进行工作,收到一些效果。看来,千真万确的是:要做好工作,必须学习主席著作;而要学好主席著作,则必须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

3. 我们这次调查研究的缺点主要有:

第一,有些认识是可以在家里先学的但没有学,因此,上次到部队偏重于学习,当然收获也大,但对问题深入不够。

第二,对先普遍调查,经过整理,抽出关键问题,再深入进行专题调查这样一种工作方法,亦即对“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不是自觉地有计划去做的,而是逐渐地,比较盲目地做的。因此,第一次调查后没有很快总结出主要问题,第二次调查进展也比较慢。

第三,调查访问的对象还不够普遍,主要是老飞行员、领航员和机务人员,没有征求新飞行员的意见。

4. 我们设想,对于设计飞机来说,这两次调查只是开了个头,今后的做法应当是向深和广发展。深就是针对这两次调查所发现的飞机主要缺点,以五六个月或更多一点的时间,分析问题,做几种改型方案的设想,进行战术技术论证,然后再一次来伊尔-28部队(最好仍然是我们来过的师,空、海军各一),并到空、海军领导部门,征求对方案和论证的意见,进一步作调查。广,就是要对某些专题,如座舱降温问题扩大调查范围,多调查几种同类型飞机。

最后,我们认识到,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再次深入学习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学习主席哲学著作,并以此为行动的指南。这是科技人员革命化的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