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23766500000036

第36章 广义虚拟经济探微[1](1)

边 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在“走新型企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一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研究刊物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虚拟经济”予以关注。

虚拟经济现有研究理论回顾

何谓虚拟经济?其内涵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普遍认可的严格结论。

部分学者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入手来对虚拟经济进行界定。马克思提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即随着借贷资本(生息资本)和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收入资本化的基础上,以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为代表的有价证券形成虚拟资本。

另外一部分学者则从生产力和技术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经济,它主要是指在20世纪90 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生产的商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而形成的经济形式,称之为“virtual economy”,译之为虚拟经济,其实质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信息传递,从而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还有部分学者从满足人们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差异角度,将围绕心理需求,通过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定义为虚拟经济。

2000年成立的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处于一种领先的地位。对于虚拟经济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一套的理论体系。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成思危对于虚拟经济的定义是:“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但是同时他也客观地指出,对于虚拟经济,国际上尚无一致的定义和系统的研究,而且由于译名的相同,混淆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将三者均译成虚拟经济。一是指与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有关的经济活动(fictious 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活动( virtual economy) ,也有人称之为数字经济或网络经济;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visual econo.my)。为了区别这三个概念,他主张将fictitious economy译成虚拟经济,将virtual economy译成网络经济或拟实经济,将visual econ omy译成可视化经济。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概念是不同的,网络经济是指经济的运行方式,虚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的模式。

按照成思危对于虚拟经济的定义,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有价证券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形成外汇市场。第五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虚拟经济系统具有五个主要的特点:复杂性。其主要组成包括投资者、受资者,以及金融中介者,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的经济活动。介稳性。所谓介稳系统是指远离平衡状态,但却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系统。高风险性。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其价格变幻无常,而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多使其变得更为复杂。寄生性。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周期性。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周期性的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

以成思危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研究学派对于虚拟经济的典型定义还有,巴西经济学家恩里克认为:“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 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

“广义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

提出的背景:当今的世界新现象层出不穷,人们试图寻找一些新的概念解释这些新现象。例如,我们可以用“体育经济”解释德国世界杯为什么能够直接产生113亿欧元的收入。我们可以用“网络经济”解释为什么会有人用250美元买一个“魔兽世界”里等级为60的虚拟人物;或同样以250美元的价格在“第二人生”的虚拟社群世界里为你的新家增添一张餐桌;为什么网民会因在网络游戏中丢失“武器”、“道具”等网络虚拟财产而将网络公司告上法庭。我们可以用“娱乐经济”解释为什么《疯狂的石头》一片仅花费了400万元人民币,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拍摄,仅在几大城市投放市场不到一个月就取得15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我们可以用“美女经济”、“拇指经济”、“眼球经济”等一些新概念解释许多新现象,但是我们却无法用这些新概念解释为什么这个时代会出现这些现象。

能否从更高的高度概括一下这些现象呢?

于是有人试图用“新经济”来解释这些现象。“新经济”确实概括了这些新现象的一个特点:新,不同于人们原先所理解的经济现象。但是显然,仅仅是“新”并没有揭示出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刻本质。

英国政府提出了“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创意产业就是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按照英国政府和专家的意见,“创意经济”的范畴包括13个行业,即: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从面上看,“创意产业”包含了许多新现象,“创意”一词的提出解释了许多新现象的一个特点,但是却无法同时找到另一个词概括原有的现象。这点构成了它的理论缺陷。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在逻辑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念,并且能够在直观上让人很清楚地把握新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目前以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对虚拟经济的研究却将“虚拟经济”的概念限定于金融、房地产行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限定范围有助于形成严谨的学术范式,但是同时其也失去了理论上的高度,而停滞于“体育经济”、“网络经济”等概念研究的层面。事实上,除了在中国,国际上对于“fictitious economy”是鲜有研究。刘骏民教授在《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中也承认,虚拟经济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虚拟经济是除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等。

广义虚拟经济的定义:国内以晓林、秀生为代表的对虚拟经济研究的学者指出:“纵观当今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和理解,要么还定位于股票、期货这些虚拟经济的极端形式,要么定位于网络经济或所谓虚拟企业这样一些新兴行业的特质或经营方式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实际上妨碍了对于虚拟经济本质的认识,使得人们难以从生活创造财富这个层面上去把握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源;难以从当今世界生产、服务、交换、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诸环节上理解由虚拟经济而带来的变化;难以从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资源的配置方式上理解由虚拟经济带来的革命。”在《看不见的心———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书中,他们明确地对“虚拟经济”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个微观产品蕴藏着心理需求,宏观经济依赖于信心基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成为今天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我们把这种有别于使用价值的价值定义为虚拟价值,而围绕创造和交换虚拟价值的经济活动,即是本书所定义的虚拟经济。”而为了与成思危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学派有所区分,他们又称之为“广义虚拟经济”。同时,他们提出,研究虚拟经济重要的不在于经济活动领域的划分,而在于视角的建立,从事经济工作重点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虚拟经济的研究目的,在于启示进入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人们在企业和国家的层面上自如地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让财富在人心和文化的土壤上流转,把蕴含在经济活动深处的虚拟经济规律揭示出来,让人们能够更加自如地掌握财富规律。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大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社交(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我们可以将“低级需要”理解为“物本”,而“高级需要”理解为“人本”,满足于“物本”的经济即为“实体经济”,而满足于“人本”的经济则为“虚拟经济”。

工业革命之后,科技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类逐步摆脱了几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一直致力于解决“低级需要”的格局,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开始有能力去追求“高级需要”,这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新现象、新概念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尽管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但是需要并不是严格的按层次发展的,而是权变的。这也是“新现象”容易造成人们迷惑的原因。也就是说,“物本”与“人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有时难以有绝对清晰的界限划分。

例如,服装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寒暖的需求,那么它就是属于“物本”的,“实体”的;而如果成为了“时装”,它就属于“人本”的,“虚拟”的。“股票”如果仅仅只是股权分配的证明,那么它是“物本”的,“实体”的;而如果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一种预期,那么它是“人本”的,“虚拟”的。

尽管“物本”、“人本”,“虚拟”“实体”之间存在一种权变的关系,但是“人本”依存于“物本”,“虚拟”依赖于“实体”却是一种基本的关系。当“物本”能够足以满足需求时,“人本”能够得到难以估量的放大效应。如果“物本”不足以满足需求时,“人本”则会急剧的缩水。“物本”是有界的,“人本”是无界的,当“物本”得到满足时,会造成“人本”的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反之亦然,这就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研究广义虚拟经济对于中国一航的启示

虚拟经济主要还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当前的经济现象进行一种宏观的探讨。那么,对于企业而言,虚拟经济意味着什么呢?通过对一些优秀企业探索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实践的案例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一航今后的企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