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志蓝天
23767000000019

第19章 奠实基础重试验(4)

与俄罗斯的合作中的李天院士

601所翻译曾冬娟

601所是较早与俄罗斯进行科技合作的航空科研机构。近20年来,通过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等在总体、气动、强度和飞控等领域开展的广泛合作,601所设计新一代战斗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俄语翻译人才。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李天院士功不可没。

一、《××课题》

《××课题》是601所在李天院士主抓下经中国航空研究院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开展的技术合作。在这项课题合作中,从1992年开始,601所技术人员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专家多次互访,不仅参观了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的多个先进实验室和试验设施,还购买了一批先进计算软件,大大改进了601所的设计手段,提升了设计水平。

二、情报信息收集与翻译

李天院士过去一直主管科技情报收集与研究工作,因此也特别鼓励和重视对俄合作中有用信息的收集与翻译工作。在专家互访、会谈和学术交流中,无论他通过何种渠道得到的有用信息,都及时交给我们进行翻译,对特别重要和参考价值高的还专门出版,供601所科技人员、上级领导机关乃至航空领域内的专家们参考。在开始对俄合作的20年中,经李天院士推荐翻译的书籍主要有:《现代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操纵性及稳定性研究》、《飞机结构设计基础》、《高超声速前线侦察机方案》、《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1970—2000年的工作及前景展望》和《无人飞行器的发展思想》等。其中,《现代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操纵性及稳定性研究》一书受到广泛好评,直到现在还有人询问和求购该书。

三、俄文翻译的培养 601所俄文翻译的水平在业内有目共睹,这与601所对俄合作频繁有很大关系,更与601所像李天院士这样的老前辈们重视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在对俄合作中,他大胆起用年轻同志,努力给他们提供和创造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还像慈父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让大家每谈起李天院士,都心存感激。记得我刚担任翻译时,由于在大学里是学工科的,没有接受过口译的专门训练,一开口翻译,就紧张得语无伦次,俄语表达得结结巴巴,语法搭配也混乱不堪。但李天院士并没有把我这样的半路出家的翻译丢弃不管。他先是每有俄罗斯专家讲课和会谈都让我去听,鼓励我在下面和俄罗斯专家简单交流,同时又给我提供去北京的口语培训机会,终于让我克服了口语交流障碍,开始发挥和展现工科院校出身的科技翻译的优势。对于翻译来说,能带团组出国,不仅对自己的能力是个锻炼,还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增加经济收入,因此是很多人争抢的美差。由于我的个性不擅长为自己争取机会,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必然会所失甚多。但李天院士在这方面的人品,让我非常感动。对于我们这些翻译,只要是在国内做过很多工作、努力上进的人,他都记在心里,有带团出国之事,都主动征询我们的意见,积极为我们争取机会,从不以亲疏远近做用人标准。这种凡事讲求公平与公正的行事作风,让我由衷地赞叹。

在601所,不仅专职翻译在李天院士的关心和培养下,翻译水平得到了提高,还有一批专业人员如王永庆、李志、隋福成和黎军等,也在李天院士的努力争取下赴俄学习和进修,成长为专业、外语能力双优的复合型人才,为提升601所的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俄合作回顾

601所研究员李志

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与苏联关系开始改善,航空领域合作逐步扩大。

我国航空工业部门最早进行合作的是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我们国内没有类似机构,因此,中国航空研究院就出面牵头负责对苏(俄)合作工作。中航科技委副主任顾诵芬院士主抓这项工作。整个90年代,俄罗斯代表团讲课、交流软件和联合设计等合作事项,基本上都是在601所进行的,601所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李天副总师。

顾诵芬院士从1951年9月就开始在沈阳从事飞机设计工作。曾经亲自参与俄文技术资料接收与使用,在苏联专家援助中国航空工业建设过程中,切身体会到,苏联在航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对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性。

空气动力学是飞机设计的基础。飞机性能首先取决于气动布局,一架性能优良的飞机,其气动布局设计一定是成功的。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航空大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而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就是这种领先优势的缔造者。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不仅局限在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动力学领域,他们的研究范围覆盖动力装置、飞行控制、强度试验和强度规范等飞机设计领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决定首先与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开始合作。

一、专业建设

1991年,李天副总师、原总体室主任倪景连、气动力室主任郭金锁访问了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率先打开了对苏合作的一扇窗户。

万事开头难,由于是初次合作,双方互不了解,再加上俄语翻译缺乏,沟通困难,苏联专家进行讲座及随后的座谈效果都不是很好。经过第一次合作,大家发现了问题,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首要问题是俄语翻译问题。20世纪70年代前毕业的老大学生大部分人中学和大学主修的都是俄语,但已经多年不用,需要重新捡起来。改革开放后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主修的是英语,需要重头学起。

李天副总师对俄语学习这件事十分关心,1992年,通过辽宁省安全局(外事办)特殊渠道争取了3个赴俄罗斯学习俄语的名额。他亲自挑选了3名技术拔尖的年轻设计员:总体专业王永庆、气动专业黎军和强度专业隋福成,将他们派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学习俄语,为期6个月。

在国内,1992年派遣曾东娟、张立夫等4名同志前往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俄语,为期8个月。1993年4月,所里从各单位抽调一批原来有俄语基础的老同志,以及部分英语好的年轻同志,集中培训俄语。

1991年3月,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副院长比施根斯院士带队访问中国,点名要去601所。因为他曾经于1960年春来华,审查过我国自行设计的东风107方案,并对112厂技术人员勤奋的工作有深刻印象。

二、关心年轻人

一代宗师徐舜寿,两院院士顾诵芬都十分注意人才培养。他们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最大贡献是带出了一个优秀的航空队伍。李天院士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但航空工业的景气指数远低于其他行业。我是1986年从北航毕业后分配到601所气动力室工作,上班报到第一天,李天副总师就来到我所在的载荷组看望我。当时顾诵芬院士还没有离开601所,我写的第一份载荷计算报告还是顾总签字,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与顾总接触。顾总搬家时,李天副总师安排我和高为民给顾总捆扎书籍。虽然这些老总们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但当时的大环境确实对航空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我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基本工资58元,加上各种补贴85元,基本没有奖金,福利也没有。我爱人在电业系统工作,中专毕业,但收入比我高1倍,福利还很好。我们所车间工人的收入和福利也明显好于我们设计室。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这期间,大批人员流失:出国、从政、经商,应有尽有。80年代年轻技术人员的希望是工作满三年后,考外语,公派出国:访问学者、担任外国航空公司雇员等。1989年政治风波后,这条路基本堵死了。我们这些航空院校航空专业的毕业生感到非常迷茫。这时候,开展对俄合作,等于是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从1993年5月开始,所里举办俄语培训班,为期3个月(实际只有80天), ;1993年10月,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和米高扬设计局先后派出30名专家来到601所,进行新一代战斗机总体联合设计。中方参加这项工作的包括601所、611所和620所,所有中俄专家按照专业分成小组。顾诵芬院士总体负责这项工作,李天院士承担了大部分管理和协调工作。

这次合作结束后,中航总决定派遣4名工程技术人员前往莫斯科物理技术院飞机系留学一年,该系位于莫斯科郊外茹科夫斯基市,与中央流体动力学研究院相邻,大部分教师由该研究院研究人员担任。所里推荐我作为留学人选,但要求参加全国工商管理人员出国统一考试,考试在1994年6月进行,由于我学习俄语时间太短,而且同时进行笔试、听力和口语面试。我笔试通过,但听力和面试未过。因此,国家留学基金委不提供留学费用。李天副总师了解情况后,决定从自己管理的课题经费中支付,请顾诵芬院士前往俄罗斯访问时与俄方谈判,但由于俄方要价过高,当时课题经费紧张,没有成行。但李天院士对我们年轻同志的关心还是让我一直牢记。

9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引进苏-27生产线,中航总决定派遣30名员工前往俄罗斯各地做访问学者。在李天副总师和李明总师的推荐下,1997年9月,我有幸前往莫斯科航空学院,在飞行力学和飞机控制教研室进行为期1年的留学生涯。在学习期间,1998年初,李天院士在访问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期间,特意看望我们留学人员,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勉励我们多学习俄罗斯先进的飞机设计技术,回国后,在型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李天院士的鼓励下,我不仅学到很多飞机设计理论知识,而且俄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回国后,3次担任中俄气动强度交流会翻译,并翻译了大量国外资料和书籍。

直到今天,李天院士还经常关心我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将俄罗斯专家送给他的书籍和资料交给我,让我学习和翻译。2007年,中航总科技委崔德刚送给李天院士4本俄罗斯专家亲笔签名的复合材料、飞机与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专著,李天院士又转送给我,嘱咐我好好研究。

李天到法国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去做风洞试验,他始终坚持到一线干,不光是管理,而是亲自干、亲自试验和亲自计算,自己写总结,写论文。确实有很的大干劲,他从来不争名夺利,作风很好,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对年青人培养也是尽心尽力,对年青人平等相待,甘为人梯,培养年青人。李天实事求是,人品好,从不搞歪的邪的,除了工作,没有别的爱好,李天真是干了很多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