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志蓝天
23767000000036

第36章 为人师表育英贤(5)

空军为培养高端人才,在军队干部中选一批优秀军官,以“绿色通道”推荐报考高校博士学位。2007年9月,空军装备部科订部杨雨松中校报考了李天的博士生,经考试合格入学,先在北航学习一年博士基础课,学分学满后,现正一边工作,一边做论文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方向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应用的疲劳评定技术,目的是解决复合材料在飞机应用中如何评定其疲劳特性,既有理论,又有工程实用价值。他于2009年初调到沈飞公司任副总军代表,虽然工作很繁忙,经常加班加点,但他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对自己要求很高,工作和研究工作却很认真、负责,事业心强,是空军有培养前途的年青干部,目前论文及研究工作已完成大部分,2011年上半年可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2009年9月李天以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导师招收了空军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程波攻读博士学位,现已在西工大学满博士基础课学分,于2010年9月到601所开始做博士论文的开题准备工作,边参加型号工作,边做论文研究。

601所于2002年底被授予博士后流动站,从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当年李明院士招收了第一个博士后叫姚宗信,为601所的博士。第二个博士后为李天招收的沈宏良,当时他是南航飞机系的副教授,博士毕业,专业为飞行力学。2005年9月进站,经过两年多一点时间研究工作,于2008年1月以优异成绩出站。他是李天培养的第一个博士后。进站后,李天与他商量,结合他的专业与601所的科研任务的需求,确定以《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律初步设计的一体化方法研究》为题目,开展博士后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为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前沿课题,包括基于模糊逻辑等方法的非定常气动力建模及特性分析;基于分支分析方法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基于分支剪裁技术的控制律初步设计一体化方法研究;基于动态逆等方法的过失速机动控制及仿真研究;基于XML的新一代飞行仿真及一体化设计软件开发。他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对先进高性能飞机进行气动/控制/飞行力学的一体化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方法,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部分成果已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应用和验证。两年多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成果显著,这是和他的勤奋及李天的指导分不开的,他在流动站期间除完成了课题任务,还申请并主持完成了两项国防装备预研及航空基金的科研项目,还为601所完成了战斗机诺莫性能软件开发等任务。在站期间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EI)收录论文4篇。沈宏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计算机前度过的。他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很强,李天指点他一些关键问题他马上理解并能很快用到工作中去,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年青人。博士后出站后不久就被南航聘为教授。

桃李争艳

李天是中国航空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导师,共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13人,硕士23人。作为飞机空气动力学、隐身技术等诸多重大预先研究课题的负责人,他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属前沿技术,难度大、挑战性强。一批专业知识和技术基础扎实,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和在职人员,争先申请作为他的博士生或硕士生。李天对其学生非常认真负责,从选择研究方向、指导具体研究到辅导撰写学位论文,他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术特长、专业特点,从难度上尽量给他们高定位,在前沿性和应用前景方面统筹考虑,同时与课题研究的实际攻关方向紧密结合。学生们在他的教诲与指导下,刻苦钻研,学术水平进步显著,许多学生毕业后主动要求留在他身边工作。他们陆续成为了航空界飞机总体技术、气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技术骨干和技术带头人,有的担当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副总设计师、设计所的所长等重要职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李天的学生怀着感恩之心,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我的良师益友、行动榜样

李天院士博士研究生、601所副所长赵霞

从1982年至今我有幸与李天院士一起工作,从事气动力设计,1987年和2002年又分别考取了他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回忆近30年与李院士共同工作的日子,是他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和型号科研工作中始终领导、指导着我的工作和学习,使我一步一步从一个初出校园的大学生,成长为专业技术骨干。李天院士为航空献身的强烈事业心、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的成长,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与他的亲切教诲、无私帮助,以及热情支持密不可分,他是我学术上的导师、工作中的榜样、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1982年盛夏,我告别了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来到601所工作。

能成为601所的一名正式员工,与自己敬仰的著名飞机设计师朝夕相处,亲手研制设计中国的新一代战斗机,我感到非常自豪,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刚接触气动布局设计工作,我就发现大学学习的知识根本不够用。飞机的气动力特性是什么?模型设计的准则有哪些?怎样对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修正和使用?一系列的专业基础知识犹如一道道拦路虎,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万幸的是我所从事的专业与李院士相同,是他和许多经验丰富的老设计人员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使我慢慢建立起信心,同时我也发现李院士无论开会、讨论问题,还是在风洞试验现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别人提出的每一项建议、重要的试验数据等信息,当时不太理解他为何这样做。一次随李院士参加一项风洞试验,其间试验不正常,大家查看试验状态、分析数据,但始终找不出真正原因。此时李院士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到记录着数据和说明的一页看了一会儿说,此问题在以往的某次试验中出现过,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在笔记本上写的清清楚楚,随后大家按照笔记本上写到的办法,很快找到了问题原因。此时我才终于明白工程经验和知识积累对一个工程师来讲是多么重要。从此以后,我一边工作,一边大量查阅保密柜存放的各类设计报告,一份一份地查看,一点一点地往脑子里灌,重要信息和数据都逐一记到笔记本并慢慢消化理解,同时养成无论开会、试验、讨论问题都随手记下有用的数据、建议等良好习惯。正是李院士和许许多多有经验的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使我养成了知识积累的良好习惯,很快实现了从学生到设计员的角色转变。

1987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型号和预研任务的需要,在李院士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报考了北航硕士研究生。由于我是工作多年后继续读书的,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此李院士对我的论文选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正值歼8系列飞机进行改进改型论证,如何提高飞机的机动特性是改进重点。前缘缝翼技术是可以显著改善三角机翼飞机机动性能的有效措施,最终我的硕士论文题目选定为《前缘缝翼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这项技术在当时是一项高新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没有资料和经验可寻,国外也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一技术,并对我们严格保密。为此李院士与我共同查找资料,细心指导我完成了多方案计算分析、试验验证,对每一个参数、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推敲、仔细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面攻克前缘缝翼设计关键,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方案。

从“八五”开始至今,我一直与李院士共同参加《先进气动布局研究》、《飞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隐身技术研究》和《推力矢量技术》等课题及对俄合作课题研究。在工作中李院士经常告诫我们年轻人,作为从事气动布局设计专业的人员,要始终记住空气动力学作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先行学科,在航空事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空气动力学是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无论从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效率,还是作为武器平台充分发挥其作战效能来看,都离不开空气动力学的进步。为此必须耐得住寂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听、多记、善于积累、勇于创新,同时要不断扩充完善自身的专业领域,大量查看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及时跟踪了解国际航空先进技术发展趋势。

在与李院士一起工作近30年里,我越来越体会到李院士在工作中的踏实与刻苦、在治学上的严谨与求实、在培养技术新人上的无私与热忱,以及生活上的乐观与豁达。

李院士是我工作和学习上的良师。这些年我负责或协助组织完成了多项总体气动和隐身方面的国家重点预研课题和新机研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李院士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每当提交重要的科研申请书或者重大项目立项时,李院士都千方百计抽出时间仔细阅读申请书,每一幅图片和每一个标点都仔细斟酌,演示文稿则和大家一起一页页地看,反复推敲,李院士从来都将这些工作视为己任。他的意见每次都是实事求是、观点鲜明,尽量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对学科发展前沿敏锐的洞察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李院士的直接帮助和指导下,有些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储备。

从2002年起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天院士,从2002年入学一直到2009年博士毕业,李院士从论文选题、开题、研究方案、资料准备直到论文大纲,以及编写等方方面面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记得攻读学位期间由于型号和预研任务繁忙,在文化课学习方面难免会出现部分缺课。李院士知道后非常着急,要求我不论多忙,也要再努力一下,再坚持一下,把学习重视起来。从此以后我一直遵循李院士的教诲,一直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评阅博士论文的时候李院士校对文稿非常认真,甚至连许多引用数据的出处都校对了一遍。记得当时引用了美国空军杂志的一个数据,李院士看后认为数据有问题,让我核实一下,我随即找到了那篇文章,发现杂志中的数据存在二次引用问题,引用不准确,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体现出了导师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李院士是风洞试验工作的榜样。风洞试验是气动布局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面,需要深入了解各个试验环节,同时还需要深入到试验一线,结合试验现场情况才能给出可信的试验数据,李院士在这方面是大家的楷模,给我本人树立了榜样。试验设备噪声大,现场嘈杂,工作环境很差,加之风洞试验周期长,往往持续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吹风。记得当年李院士经常亲赴试验现场,在风洞内与参试人员共同现场分析试验结果,画对比图线,指导我们年轻人从点滴做起,认真细致分析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曲线。有时为了保证飞机模型状态的准确,李院士也和年轻同志及工人师傅一起进风洞换模型,李院士的这种工作作风连风洞单位的人员都深受感动,经常听他们讲“从来没有见到向李总地位这么高的专家亲临风洞现场,指导年轻人工作”。

李院士是培养新人的模范。“才为成事之基,谋事当先育人”,我国航空事业成功和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凝聚一支热爱航空、品德优良、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队伍。作为航空界的泰斗,李院士对技术新人的培养从来都是视为己任。经常看见他在上下班的路上与年轻人一起聊天,询问他们一些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告诉他们应该看哪些参考文献,看哪篇技术报告,一些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并且经常把亲自收集和整理的技术文献送给年轻人阅读,还经常为年轻人批阅报告。有的时候看见相关专业的领导会问专业发展的怎么样,为年轻人定的方向都是什么,并且经常向我询问年轻人的发展规划等问题。我经常想:李院士已经70多岁了,事业和生活都非常圆满,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但他还在积极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谋划,为人才队伍的建设操心,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真可谓为了航空事业鞠躬尽瘁,他的身上体现着老一辈航空人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对航空英才的珍惜。

除工作和学习外,李院士的生活态度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李院士生活态度平实乐观,从来都是乐呵呵的,经常看见他步行上下班或者与老伴儿一起步行去2千米外的超市买东西,遇见熟人先打招呼或者招招手,一点架子都没有,是一个非常让人值得尊重的老专家和老领导。

工作近30年来,在李院士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秉承着热爱航空的梦想,我一直努力工作在航空阵线的前沿,先后多次荣立部级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党和国家给予了很多荣誉。在此,我借这个机会向我的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并祝愿他身体健康!

学术上的导师,工作中的榜样

606所副总设计师高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