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情志蓝天
23767000000038

第38章 为人师表育英贤(7)

“真知出自实践。”这是李天院士指导我们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他非常讨厌浮夸,在讨论工作时,我们有时说出“我认为结果是什么什么”或者是“我敢说应该如何如何”,他就会严肃地对发言者说:“你这么说,理论依据是什么,有试验数据佐证吗?不要把推测当事实来说。”对有些领导不太懂技术的发言,他也不给人面子。有的时候,我们都替他直着急。万幸的是,我们的领导们从来都很虚心地接受李天院士的批评。2000年,我跟随李天院士到北京汇报“九五”预研课题,那是我第一次坐软卧。因为按规定,没达到研究员级别的人员只有携带保密物品才能坐软卧。李天院士和我拿了两个大包,里面没有个人用具,全是试验用支撑材料。在火车上,李天院士对自己的汇报稿还在反复推敲,这个讲稿他早已成竹于胸了,但是,对稿件中提到的技术数据还要进行核实。第二天的汇报会上,李天院士以扎实的工作成绩、严谨的表达逻辑、精彩的演讲风格得到了所有与会者的好评。那次汇报会李天院士是年纪最大的,也是汇报效果最好的。对领导和专家提出的问题,他总是先用物理现象说明,再用试验数据佐证,对比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用客观的事实回答提问。他的这种演讲和答辩风格影响了很大一批像我一样的年轻人。

由于我们“九五”期间的研究工作成绩突出,业内专家提醒我们应适时申报相应的科技进步奖。我们对五年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重新梳理,用一种新的视角来总结过去的工作。由于当时没有什么经验,在填写成果申报书时,参照了一些其他申报文件的用词习惯,如“填补了……空白”、“实现了……创新”、“领先世界水平……年”,这些用词都被李天院士审查文件时删掉了。他说:“我们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申报成果的材料也要实实在在地写。五年来我们挑战的关键技术是什么,突破到什么程度,与国外的差距有多少,哪些成果可以用到工程型号中,哪些需要进一步验证。实事求是地写,不要用华丽的词藻去拔高。”我当时问他:“这么个写法,能评上奖吗?”他很严肃地对我说:“评奖为什么?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作文。”我们的成果申报材料就是按这种要求写成的。成果评审答辩的那天是李天院士亲自去讲的。别的单位上报材料说有些成果达到国际领先的,还有说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的,李天院士讲的却都是很实在的结论。而最终的结果是,评委们被李天院士打动了,给出的评价意见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这个项目成果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天院士非常善于总结,跟他一起工作,既提高技术,学到了知识,又能掌握方法,提高管理水平。2000年,李天院士在总结课题管理方法时提出了6条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了此后我做课题研究时的指导方法。

从需要与可能出发,考虑未来型号的发展,选准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保证预研课题出成果的首要条件。我国的经济实力有限,为使预研经费充分发挥作用,在选定预研课题的方向时,必须密切地与型号需求相结合,围绕新一代飞机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确定预研的选题和研究项目。

大型预研课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发扬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精神。组成了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共同攻关的战斗集体。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在技术上互相开诚布公地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团结一心去攻克技术难关,不扯皮,不互相保密。人和是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主承包单位,要善于发挥各承包单位的特长,对课题任务和经费做出合理的分配。主承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制定每年度各项目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对能出成果的单位及有较大实用价值的题目要重点支持,在经费有限情况下,要保证重点课题。主承包单位自己更不能多留经费。在技术上发扬民主作风,充分调动专家们的积极性。课题应成立顾问组,请专家顾问参加重大技术问题及关键技术的协商,集中专家智慧,把握课题方向。

课题的技术交流非常重要,学术年会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启发思路、扩充知识面的好机会。也是促进出成果、出人才,检查工作,互相评比,表扬先进,督促后进的好方法。

选择项目时,承包单位要考虑其技术优势、设备及人力情况。课题负责人的选择很重要,既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又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及奉献精神。课题组要由有经验的专家牵头,组成老、中、青搭配的班子,可以加速青年人的成长,培养接班人。

注意情报资料的收集、跟踪,及时提供新的信息,这是促进预研少走弯路、多出成果的捷径。

我是李天院士的学生。从一个大学生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专业副总师,我成长的每一步都与李天院士的指导和培养分不开,李天院士在学术上的无止境的追求,工作上的永不言败,生活中的简朴朴素,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认识的李天院士

南航航空宇航学院教授沈宏良

李院士是我2005—2008年在60l所兼职从事博士后时的指导老师,期间得到了李院士悉心的指导,深深为李院士渊博的学术造诣、高尚的品格和谦逊的作风所感动,他不仅是我学术、科研上的导师,也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第一次见到李院士是在1998年北京召开的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学术年会上,会上亲耳聆听了李院士《关于先进战斗机飞行力学问题》的学术报告,触动很大。我当时刚工作不久,虽然从事飞机飞行力学研究,但本科、硕士学的都是导弹飞行力学,对飞机尤其是战斗机的飞行力学问题还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李院士在报告中将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系统介绍了飞行力学在先进战斗机设计中的意义、面临的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自己迅速而又充分地认识到了战斗机飞行力学的相关问题,坚定了专业研究的信心。李院士提出的“飞行性能、飞行品质是飞行器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见解,至今还是我教学中首先向学生们阐述的观念。李院士当时的报告深深感染了我这名青年老师,一直指引着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想,在高校中肯定还有许多像我这样受到李院士熏陶、教诲和指引的年轻老师和学生,最后走进航空领域,为航空事业做出贡献。

李院士十分关心我国各相关单位飞行力学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十五”末、“十一五”规划之初,南航的飞行力学方向呈现出了人员断层、研究经费枯竭的颓势,自己也倍感迷茫。南航的飞行力学路在何方、何以为继?一次到沈阳601所出差,跟李院士倾诉了心中的忧虑和苦闷。李院士系统分析了国内先进战斗机研制的现状,再次强调了飞行力学的关键作用,鼓励我苦练内功,必有所为。并指出,气动/飞力/控制的一体化研究,将是未来飞行器研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飞机飞行力学的研究氛围、尽快提升自己的实用型研究能力,本人申请到601所在李院士名下做博士后研究。进入“十一五”时,在李院士关心及总装备部气专组组长陈作斌总师支持下,得到了气动预研在飞行力学方向的资助。同时在601所相关领导和同仁的帮助支持下,本人在南航逐步开始打造新的研究团队,目前在非定常气动建模、非线性飞行动力学分析方法、控制律初步设计方法、敏捷性评估技术等方面研究中已取得良好进展和业绩,部分成果已在设计单位得到工程应用,如601所某型飞机的缩比试飞项目。

博士后工作结束后,李院士还一如既往地关心我的成长和发展,在课题研究、学术发展等方面悉心指导,目前南航课题组正在承担着李院士主持的《大客载荷计算分析》课题的部分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李院士也十分关心南航的发展和建设。与南航开展了多项合作;牵线南航与英国德蒙特福德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生;为南航师生作学术讲座等。他为南航的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院士精深的造诣、高尚的品格和谦逊的作风在航空界颇负盛名。这是李院士长期学术追求、人格修炼的积淀,是很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