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耕心铸魂
23770100000049

第49章 附录媒体访谈(8)

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蔡毅,相信这个男人的魄力和闯劲。因为他们曾听过这个男人的一句话。

“用生命杀出一条血路。”蔡毅如是说。

人本,他的草根情结

谈起蔡毅,人们总要谈起他的过人之处。

“他的记忆力超强。无论事情头绪有多复杂,他都能记得,几个月前布置的一些小事,他都会通过下基层走访了解实际效果。”

“他精力过人,出差回来,第一件事不是休息,不是回家看看,而是立即回到办公室处理几天来积压的文件。”

“他中午从来不休息,晚上处理完公务还要上网查看总裁信箱,他对几乎所有的员工来信都一一回复。”

诸如此类的赞美有很多。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里,蔡毅有些异于常人。

但熟悉蔡毅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人们看到蔡毅的记忆力,却不知道他三年来写得密密麻麻的几大本工作笔记。那上面或条目、或图形记录着有关西航桩桩件件的事情。

曾作为秘书和蔡毅相处过的谢寅乐说:“他也是个普通人。他能记住,是因为他操心;总是充满活力,是因为他这人有‘一股气’在。”

蔡毅的父母都是成都市的教师,在那个举国癫狂的时代,他的父母被下放到乡镇支教,又被打成“臭老九”、“走资派”,在乡村公社被批斗、游街。在旁人的白眼和侮辱下长大的蔡毅,更加明白苦难对于人意味着什么,也更加明白人的含义。

2006年的一天早上,蔡毅像往常一样提前上班,张丽在办公室门前拦住了他。

那个时候,她已经走投无路。

从2004年起,张丽的家庭是在噩梦中度过的。她的女儿得了白血病,张丽一家人倾尽全力来挽救这个家庭的希望。但孩子病情危急时每天的医药费高达8000元,为了筹措这笔钱,张丽已经倾家荡产。那时候,她走遍了社会公益组织和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所得到的答复都是同样的——无能为力。

近乎绝望之下,她来找蔡毅,说:“蔡总,我有一件小事只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

8点半,蔡毅召开紧急会议,他在会上宣布了两件事:一,成立“西航扶危帮困基金”,通过单位和个人的捐款,构建企业职工帮扶制度;二,将集团公司刚刚颁发给他个人的“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奖金20000元捐献出来,作为该基金第一笔捐款。

张丽回忆起那个时候,非常激动:“那天之前,我从没见过蔡总,但他把企业职工的家事看得如此重,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候,还是西航这棵大树靠得住啊。”

今天,虽然孩子已经因为病重不治而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因为她才诞生的“西航扶危帮困基金”已经收到捐款280多万元,累计实施扶危帮困救助人数达到150人,这是孩子短暂的生命留给人们最为珍贵的礼物。

西航的职工谈到“基金”,都认为:“不管是捐款者,还是被救助的对象,都在这个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大家都觉得,如果我或我的家人有一天也发生了不幸,背后还有成千上万双手在支撑着自己。”

正如蔡毅所说的,“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一片充满爱心的沃土,企业家的工作就是在阳光下耕耘。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带着一颗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爱心来参与企业的发展,企业家要培育这些充满爱的心灵的种子,让爱心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凝聚成一股力量。这样,企业内部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重视人,重视人的力量,重视人的“爱”,是蔡毅管理工作的初衷和归宿。在西航,蔡毅提出管理者要“耕心”,企业员工要“三爱”——爱自己,爱集体,爱产品——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正所谓“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

蔡毅还在涡轮院工作的时候,就经常对人说:“不能把员工当成完成任务的工具,而要把完成任务作为员工成才的舞台。”到了西航,他更让大家树立起一种思维,即在人力资源变化不大的状况下,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依靠“大人才观”把现有员工的潜能挖掘出来。

年过半百的赵卫平是西航的内卫,一直非常爱好武术,他最擅长的是一套爱国拳法——戚继光为抗倭开创的“指东拳”。2006年,在一次全国大赛上的获奖让蔡毅认识了老赵。

“蔡毅那个人没架子,说话‘带劲’。他尤其支持我们武术爱好者的活动。”老赵神采奕奕地拿出他和蔡毅的合照,并向我们历数在蔡毅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干成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世界传统武术大赛,获得两块金牌,并代表中国一航向大赛组委会赠送“歼十”飞机模型。

第二件事,组成了中航工业武术协会,蔡毅任主席,老赵任副主席。目前,西航武协也已组建完成。

第三件事,2008年奥运会,老赵代表西航参加延安段的火炬传递接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奥运火炬手。

说到当火炬手,老赵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只是一个门卫,蔡总给了我这个机遇和平台。我举起火炬时喊了三句话——‘中国加油!航空人加油!西航加油!’既然代表了西航人,就对企业的发展负有责任。原本觉得练武和工作是两码事,但现在我希望通过武术,让更多的西航人练就强健的体格和向上的精神状态,让我的特长为企业尽一份力。”

“大人才观”给了员工张扬个性、成就自我的舞台,塑造了西航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老赵经常说自己这个老同志仍然在成长,更何况年轻人呢!

知本,他的文化情结

老赵成为公司推荐的奥运火炬手,让西航人既激动又羡慕。但叶片中心的朱建宏早在5月底就作为火炬手参加了湖南段的接力。说起这段激动人心的经历,小朱总要感慨:“这还得感谢我们蔡总。”

小朱是个苦孩子,他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上大学的。他知恩图报,在上学时就热心参加公益活动,多次作为志愿者帮助他人。小朱在听说公司可以推荐火炬手时,试着通过电子邮件向蔡毅毛遂自荐。

晚上十点多,蔡毅回信了,他在信中说公司已经确定了推荐人选,他们都是在体育等方面为西航作过贡献的代表人物。“不过蔡总并没有一推了事,还积极帮我想办法。他提醒我应该用志愿者的身份尝试在社会上争取机会。”

受到蔡毅的鼓励和指点,小朱通过网上报名获得了三星公司提供的奥运火炬手资格,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蔡总这招真灵!”小朱喜不自禁。

蔡毅经常说要寻‘招’找‘术’,他本人便精于此道。

布置工作计划的大会,有的部门只是走走过场,在随后的落实贯彻当中打打马虎眼就了事。于是蔡毅就给大会设一个“摇奖”环节,“中奖”的部门领导要上台介绍会议心得和本单位的落实计划,并公布具体措施和节点。大家先是怕“中奖”,但久而久之,“摇奖”却变成公司各部门消化管理层决策,反思具体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让以往单纯灌输的工作会议,变成了企业内部的头脑风暴。

上文提到的七家拖后腿的单位,原本被称为“瓶颈”单位,蔡毅执意将其改称“尖刀连”,原本的“瓶颈”一夜之间成了改革的先头部队。而现在,这七家单位已经永远甩掉了“瓶颈”这个帽子。

要推行综合平衡计分卡,又是请专家讲座,又是派人员出去进修,还是让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觉得很“虚幻”。蔡毅决定调整思路,先组织专人花三个月时间摸透这个管理工具,并和西航的实际结合起来,然后再向企业领导员工进行宣讲。一次讲座,就让大多数听众感到豁然开朗。很多人赞叹:“原本搞不清楚的理论,一结合咱们单位的实际工作,立马让人觉得‘看得见,摸得到’。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就是工作艺术,”孙西明一语道破这些“招数”的个中奥妙,“蔡毅管理方法的优势就在于他个人的反省能力,有些工作看起来做不下去,但只要及时改变方法,转换思路,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专家学者型的职业经理人,这是人们给蔡毅的定位。

蔡毅是发动机设计专业出身,变成了给万人大厂掌舵的管理者,靠什么?

读书。这是蔡毅最大的爱好。

“跟蔡毅一起出差的路上是很无聊的,他会抱着书看一路,还要鼓动同行的人也看书。”有人这么“抱怨”。

蔡毅有自己的一套“适者”理论,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延长自己的保险期,就得不断学习,超越现有知识,拓宽专业领域。

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型人才,向来是蔡毅管理风格的首要特征。所以,他的管理手段既有实事求是的钢铁纪律,又富于人文气息。

蔡毅主张“以文化人”的文化管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企业希望永葆生机,蓬勃发展,就必须有文化的支撑。”

在蔡毅上百万字的著述里,西航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建立在生生不息的文化力的基础上。“今后,文化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和智慧之源。因此,西航要想成为一流的企业,必须依靠文化的强大作用。”

那么,在蔡毅的战略蓝图里,西航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西航党委副书记颜建兴回顾这三年里西航的巨大变化,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其实,蔡毅为西航带来最为可贵的东西,并不单纯是经济数据的快速增长,而是他所带来的那种能够改变传统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的清新风气,是在经济效益成长背后的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回顾这三年,蔡毅做了四件大事。”

哪四件大事呢?

第一件事,建立起适合西航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通过蔡毅对西航运行层面和基础层面的悉心耕耘,形成了以“求快、求变、求新”为代表的“十个三”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文化。很多基层管理人员笑称:“蔡总见到我们,最喜欢问我们单位最近有什么变化没有?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总要想想,是不是符合了‘快、变、新’,真是像被他附身了一样。”

管理者蔡毅,一个高明的琴师,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第二件事,在企业改革配套的相关机制上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这包括机构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工资改革等一系列变革。其中“长、家、匠”的分立,让员工可以依照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千军万马”去挤晋升和职称这根“独木桥”,从而为西航这个老牌国企提供了调整人力资源结构的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的薪酬,多年来往往陷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境地。蔡毅选择不按套路出牌,用激励干部员工广泛竞争的机制盘活企业的人才队伍,再结合员工的岗位价值、岗位贡献,以及单位整体效益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让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的薪酬激励机制。

改革者蔡毅,正在引导着一万多西航人,演绎当代版的“出埃及记”,从传统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桎梏中突围。

第三件事,打造出创新无处不在的良好氛围。蔡毅善于反思和总结,坚持独创性、本土性地解决具体问题,使西航建立起一套真正落地生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

以往,没有人认真探讨员工为什么工作,有人说为自己,有人说为企业。蔡毅开创性地主张不能把工作仅仅当做组织交给的任务,而要当做员工自身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使管理思维和员工工作意识都为之一变。

创新者蔡毅,他的探索与实践,使“创新西航,动力无限”不再是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口号,而是化为干部员工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

第四件大事,他帮助西航构筑了五大平台,即建立以“产、学、研”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平台;做实以COE为主体的生产系统的运行平台;整合综合平衡计分卡与西航独创的“年精益、季目标、月改进、周计划、日看板、时记录”相对接的管理平台;塑造以一系列目标和愿景为引领的愿景激励平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借壳上市,成功打造了企业进一步发展所急需的资本平台。蔡毅知道,一个企业,仅仅凭借自身力量进行生产、经营的“微循环”,是做不大的,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而只有进入了资本市场,进入了整个社会的“大循环”之后,才能如鱼入大海般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领导者蔡毅,让我们对西航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如果你周末到西航做客,别错过晚上的“放歌西航”歌手大赛。比赛精彩纷呈,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央视的“星光大道”。不时有人上台去给这些职工“歌星”们献花致意。

你会发现,其中有个穿着西装的“追星族”正在和大家一同开怀大笑。

这个人,是第十届陕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陕西装备制造业年度人物、创新陕西十大杰出人物、陕西诚信企业十大领军人物,第三届全国十大企业管理创新人物,2009年度央企劳动模范。

这个人叫蔡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