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辉煌60年
23771200000090

第90章 优秀奖(6)

1986年, 国家将50 kW风机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由部省联合组建的55 kW风机设计试制工作组联合参加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风电攻关项目招投标会议, 中标后随即展开了详细设计和试制工作。设计任务由山东工大、550厂共同负责。550厂承担叶片、桨毂试制; 山东省负责塔架、舱罩、电控系统制造; 发电机等配套成品在国内采购。设计试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 但经过攻关都得到了解决。1989年, 3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机试制成功, 安装在山东长岛风场并网发电。1990年产品通过了设计定型, 圆满完成了国家中型风机的科技攻关计划, 示范作用十分明显。其后又陆续生产了多台风机销往辽宁。广东、浙江、新疆等也购入多台同类型风机, 形成我国风机并网发电的第一个高潮, 使我国风机利用水平从蓄电型上升到并网型, 大大提高了风能的利用效率, 也为后来大风机研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航空工业在军民结合、军转民的大背景下, 发挥军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做出了很大贡献, 其中风力发电项目从开发、生产到并网发电即是军民结合的成功实践。当时我们的设计手段、工艺水平、经济实力远不如今天, 但部省联合、厂所校联合、资源互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家攻关任务且批量生产, 成为我国风机设计制造并网发电的开拓者, 充分体现了创新精神、协作精神, 也为新世纪风机大发展储备了技术和人才, 值得总结、值得怀念。

十年磨一剑

———创新核心技术, 焕发老厂青春

李文俊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 经历了从修理到制造, 从仿制到自行设计, 再从自主创新走向辉煌的历程。我1953年统一分配到航空局, 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历程。

航空技术突飞猛进, 机种型号日新月异, 新航空器不断推出, 实践铸就着航空人创新精神的主旋律。太原航空仪表厂十年磨一剑, 创新核心技术, 焕发老厂青春, 就是这主旋律的一曲交响乐章。

过去的荣耀与“**********”的悲哀

太原航空仪表厂 (简称太航) 是中国航空初建期间利用旧军营改建的我国首座航空仪表厂。工厂因陋就简, 艰苦奋斗, 边修理边开展试制, 于1954年就仿制成功我国首批航空仪表———空速管和磁罗盘。朱德委员长曾两次视察该厂, 赞誉该厂“马槽里飞出了金凤凰”。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 太航承担着数十种飞机和导弹配套的数百种仪表和传感器的生产与研制任务, 成为中国航空大气数据仪表和航行仪表的骨干企业, 在当地也被誉为“太原一朵花”。

太航还曾走出国门, 20世纪70年代曾自制设备, 成套援助罗马尼亚建设膜盒仪表生产线。

但是,“**********”给太航带来深重灾难: 生产瘫痪, 管理无章, 设计不严, 工艺松散, 致使数十种新品无法定型生产, 严重影响“两七两八”等重点机型的配套。太航厂成了重灾厂、关键厂, 部里不得不派员前往“救火”, 协调督促, 下达紧急调令, 蹲点, 等等。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先后开展研制的机电模拟式和数字式大气机, 都因核心技术———压力传感器长期技术质量过不了关, 再加上当时的计划经济, 不得不忍痛被转走该产品的“定点厂”生产关系。

航电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特别是以平视显示为龙头的电子飞行仪表的问世, 驾驶舱内传统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指示仪表面临被取代、淘汰, 或沦为次级备用仪表, 这给太航职工心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思想混乱了, 派性膨胀了, 厂级领导班子先后进行了7次调整, 有时一年调整两三次,工厂形势极其不稳定。

太航厂的职工面对工厂生产瘫痪了, 技术落后了, 前缘产品转走了, 传统产品前景迷惘了, 大家看在眼里, 痛在心头, 记在脑中!

整顿与启示

20世纪70年代后期, 工厂进行了整顿。整顿很艰巨,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工厂经全面分析, 梳理调整, 决定从适应飞机配套的大局出发, 大打重点产品设计定型与生产定型的翻身仗。经摸底排队, 共26项“两七两八”等重点型号产品需要重新定型,其中包括难度很大的高度差传感器、自动领航仪、空速-马赫数组合表等新品。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10年的欠债嘛! 于是工厂组成了以总工程师为首, 各项产品设计人员为主, 包括工艺、检验人员及驻厂军代表参加的技术攻关小组, 由厂长总指挥, 浩浩荡荡, 日夜奋战。

高度差传感器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套轰炸机自动驾驶仪的配套产品, 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 协作单位多, 技术攻关难度很大。例如其中有个同步器微电机, 发现常有卡滞现象, 原因是轴承摩擦力矩大。经组织微型轴承厂、同步器微电机厂、自动驾驶仪厂和太原航空仪表厂以及设计单位等五六个单位联合攻关, 经过几十次试验, 最后协议微轴精化、微电机摩擦力矩不大于3gf·mm, 太航装表时不大于5gf·mm, 才能满足驾驶仪的精度要求。多么复杂的协同攻关, 高度差传感器主管设计员李振铎同志穿梭各单位之间, 辛苦之至, 令人敬佩。

功夫不负有心人, 铁杵也要磨成针。经过近3年的连续奋战, 终于在1978年、1979年、1980年, 先后完成经航定委定型或经航空工业部与空军司令部联合批准的26项二三类产品定型任务。

与此同时, 工厂花大力气关心职工生活, 改善工厂环境,“每年为职工办10件实事”,修道路、整公厕、铺水管、架路灯、盖煤棚、解决大龄青年结婚用房、重用“两航起义”人员并为他们恢复名誉, 等等, 被传为佳话。

整顿不是简单的恢复。整顿启示太航人深远思考, 为什么产品技术质量问题多存在于基础元器件? 为什么基础元器件被认为“合格”时传感器和系统仪表却不合格? 这种“倒金字塔”现象的经验教训在哪里? 前途在何方? 有的职工提出要建“基础元件及传感器研究所”, 何去何从? 太航人思考着。

新的起步与核心技术的突破

在全国科学大会的推动下, 部仪表处适时搭建了平台, 于1979 年组织了太原、成都、合肥、武汉及北航等相关企业和院校, 开展一次全国跨部门跨行业的“压力弹性敏感元件·398·

及传感器”的大调研, 以提高现有器件质量, 并以发展新型器件为中心, 从原材料、工艺、设备及新型器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全程式的交流, 触摸国内外的进展动态。经过近半年与全国同行专家和教授的探讨, 于1980年、1982年分别在江淮航空仪表厂和太原航空仪表厂召开了两届“压力敏感元件及传感器技术发展讨论会”, 并筹办了“新型材料、新型元器件”小型展览, 共同讨论制订了《压力敏感元件及传感器技术发展纲要》。该纲要共分新材料、新元器件、工艺技术、基础设备及理论研究等5章32条, 并附有任务分工表。

该纲要成了相关仪表厂从模拟式的机械-电器仪表向电子-数字式仪表进军的助推器。

太航在整顿的基础上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及时将基础元器件的压力敏感元件车间改制为分厂, 加强了设计研究所的建设, 形成了“两个拳头”, 有力地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新型电子-数字式仪表的诞生。

敏感元件分厂大力改进制造技术, 规范热处理要求, 攻克迟滞及温度造成的误差, 缩小公差散布带, 大大提高批量生产元件的一致性或同一性。

新品设计研究所配合敏感元件分厂, 特别是褚阳生、杨玉瑞等课题组同志对新型敏感元件———谐振式振动筒的攻关, 锲而不舍, 潜心研制, 并联合北航在热处理技术和激振机理方面进行改进创新。经无数次试验, 终于创造出我国特有的“双模态”谐振式振动筒, 消除了加工制造的应力影响, 元件质量稳定, 性能精度达到了1/10000。

作为数字式大气参数仪表的核心技术的突破, 给大气机带来了新生。大气机课题设计谢良诚、檀占基等同志, 经过近10年的曲折、坎坷与坚持, 终于在全厂职工共同努力下, 在传统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创新, 成功完成了“谐振数字式大气机”的研制。

市场经济打开了市场的大门。老厂长李国兴带着性能优良、稳定的新品, 走访主机厂用户。最后, 强5飞机作为配套的选择, 并于1984年经航定委批准设计定型。1985年第一次在强5机上成功交联。

这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太航的突破, 为太航转变产品结构, 开辟电子-数字式仪表的发展是历史性的。

老厂焕发青春活力

改革开放给工厂创造机遇。1989年, 得悉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中国需要加强空中交通管制, 改革空域垂直高度分层规定的信息, 我们及时访问了总参谋部空管委和空军、海军、民航单位, 厂长尚久荣立即派出厂研究所所长勾文礼来京, 经商定, 工厂尽快研制谐振数字式精密高度表, 精度误差1m左右, 采用单片机, 结构简单, 成本低, 以适应垂直高度分层改革大量改装现役机种的要求。尚厂长不等不靠雷厉风行, 亲自挂帅指挥, 很快研制出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样机。经总参谋部空管委和空军等有关部门评审, 获得好评, 并正式上报审批立项。

有关部门批准了一型样机设计方案。中央多位领导做了重要批示。当时邹家华副总理批示要认真做好该项工作, 维护国家改革开放形象; ******总理批示要做好设计、研制、试验和定型各项工作; ******副主席批示要试飞百十次, 确保产品质量。在紧张研制的过程中,******还及时召开了专题会, 听取汇报和研究问题。太航表示有信心, 有技术储备, 能做到“三个兼容”: 精密高度表能兼容各型飞机; 兼容各种垂直高度分层方案直至几十米与国际高度分层相接轨; 兼容最佳性价比, 飞机改装方便, 价格低廉。******领导听了以后表示满意, 安排国家计委协助工厂解决技术改造和购买军用电子芯片的经费和外汇。

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太航职工, 全厂上下一条心, 厂长尚久荣日夜指挥奋战在现场。在地方银行的支持下, 采取融资方式提前改造了生产线, 建设了多维老化试验等重要测试设备。经过近两年艰苦奋斗, 以赵勇为总设计师的课题组, 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精心测试, 首批百余台精密高度表生产出来了。1991 年, 在空军的配合和支持下,改装了近百架多种飞机, 分别在东北、华东、西南、海南等不同气候环境下进行严格的试飞考核。首批试飞遭受到挫折, 厂长流下了眼泪, 邀请部队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改进后的试飞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

1993年4月26~28日, 总参谋部空管委、空军、海军和航空航空工业部在太航召开了定型会, 批准了BGJ-1型精密高度表定型。现场, 空军代表与工厂签订了5000 台订货协议, 产值1亿多元。次年, 在众多飞机改装了新的精密高度表的基础上, 空管委颁布了空管垂直高度分层改革新规定, 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太航历经艰难曲折, 锲而不舍, 10年奋斗, 坚持自主创新核心技术, 突破谐振振动筒自主研制的关键, 在强5机配套的谐振数字式大气机研制成功的基础上, 推广研制数字式精密高度表, 取得了单一品种的数量、产值和精度多个第一, 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丰硕的果实, 促进了太航厂产品结构的转变和发展。继之经过几年的努力, 在1998年又自力更生、自行研制成功了歼10用液晶电子综合显示器, 达到了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太航厂始终把军品科研当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断开发新产品, 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 实现了军品生产由单纯机械式仪表、机电模拟式仪表, 向数字式仪表、电子综合显示器的跨越式发展。太航这个老厂, 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朝着电子-数字式仪表方向大踏步前进。

小忆陕西航空工业军民结合所走过的一段路

马西平

自1979年******同志提出我国的国防工业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至今已31年了, 回顾这段历史, 特别是笔者所亲临的陕西航空工业所走的军民结合之路, 倍感亲切, 终生难忘。

陕西航空工业的军民结合工作是从1980年三机部在哈尔滨122厂召开的微型汽车合作生产会议之后开始的, 这次会议由陈少中副部长主持。经过激烈的协商, 陕西航空工业拿到了仿制日本2 t五十铃柴油车的任务。主车厂由172厂承接, 发动机由成都420厂承接, 由陕西航空局 (当时叫陕西省第三机械工业局) 组织陕西的航空企业及地方企业为其配套。182厂已开始研制的微型汽车暂时放弃, 参与2t柴油车的配套工作。

在接受这项任务之后, 局领导都非常重视, 立即组织力量调研。到过603所在陕西凤翔的已下马的基地调查, 想将其作为汽车总装场地; 到过在眉县的陕西汽车厂和陕西的劳改汽车厂学习汽车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请可以参与汽车生产的航空企业的领导到北京参观北京汽车厂的2t汽油车的生产流程, 并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主车厂的领导表态“参观之前犹豫,参观之后干不了”。此后, 这项工作也就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