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23776100000021

第21章 关于战争的近因(4)

类似的努力,俄国沙皇也尽力去做了。7月31日,法国大使发回国内的报告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俄国外交大使对法国大使说过的一段话记录如下:“因为沙皇极其希望能阻止战争,所以我将以他的名义提出一项全新的提议给你:‘假如奥地利能意识到奥、塞冲突早就超越了两国的范围,牵涉到整个欧洲的利益。希望宣布撤回最后通牒中有损塞尔维亚主权的内容,俄国就会停止一切军事动员。’”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为时太晚,奥地利没有做出任何退让。英国驻俄大使在7月31日报告回国内的电报称:“俄国已经下令,进行全国总动员,这是由俄国驻奥大使发回的报告决定的。报告中表示,奥方不会向各国的干预表示妥协,正在调集军队向塞尔维亚和俄国出发。俄国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德国也正在积极准备军事动员,假如让德国占得先机,俄国将不能承受。”

我们应当记住这句话流露出的怀疑情绪,不能让“德国占得先机”。正是这一种怀疑的情绪,导致了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

这位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最后不得不将维持和平的希望全盘放弃。他曾在一次谈话中表示了自己的无助,8月1日,法国驻俄大使发回国内的电报中写道:“萨佐诺夫表示,他现在因为之前一直拼命阻止一场战争而心力交瘁。对于任何提议,他一直持开放的立场——四国协商的提议,英国和意大利调停的提议,奥地利与俄国直接对话的提议,等等,他都一一接受过。然而,他的这些努力,都因德、奥的拒绝并开始侵略行为而付诸东流。”

也许,有人会说,也许俄国不试图介入奥、塞冲突之间,这次战争就有可能避免。既然俄国能容忍奥地利占领波斯尼亚,为什么就不能容忍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占领呢?这是关乎俄国民族情感与声望的事情,不身处其中,我们没有资格探讨。然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能够相信的是,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占领,将极大地损害俄国的名誉和利益,这将意味着,俄国因为避免自身受到损害而将欧洲陷入一场可怕的战争中。8月1日,俄国的态度清晰地反映在英国住俄大使发回国内的电报中:“德国显然无法忍受奥地利占领塞尔维亚,就像英国不能忍受荷兰依附德国相同。”

2.德国对保持冲突局部化的期望以至于在最后关头仍对挑起全面战争犹豫再三

人类行为的真实原因,很难做出百分百的判断,因为很多时候就连做出动作的那些本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做。

很多公开资料显示,德国其实并不希望开战,只是在最后一刻才做了不得不开战的决定——在另一章节中我会解释这一原因。很明显的,德国不愿意调停奥地利毫不妥协的态度。因为德国相信英、法、俄三个协约国不会干涉其中。通过三国的不作为,德国希望借此机会不冒风险地狠狠羞辱俄国,就像之前,德国帮助奥地利占领波斯尼亚一样。了解了德国的这一如意算盘,我们也能轻易理解以下内容:为何德国会受命倡议各国驻外大使,保证奥地利和塞尔维亚的冲突维持在局部内。

7月22日,英国驻德国临时代办处这样写道:

“昨晚,我同德国外交大臣会见……他坚持认为,外界不应该介入到奥、塞的谈判中来,这一问题仅限于二者之间自己解决。”

这一提倡,德国也向法国提出。法国外交大臣在7月24 日写道:

“德国大使曾体恤我,要特别注意他召回中的最后两段。他表示这最后两段包含了整份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以下是我记录下来的:

“‘德国政府强调,有关奥、塞双方的问题,应该在奥、塞双方范围内解决,严格避免其他各国直接介入双方当事者中。德国迫切希望,该冲突能在局部内保持,因为对于任何一方干涉,他都不能保证会因不同条约义务而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

德国政府当时似乎非常希望能控制冲突的局势。英国驻德临时代办处提到了以下内容,同德国外交大臣的对话:“德国外交大臣表示,他已经向俄国政府解释了本国不希望爆发全面战争的愿望,同时正在全力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假如奥、俄关系将变得危险,那么德国会立即接受四国联合调停方案。”

俄国不进行干预,德国似乎对此迫切希望。7月27日,法国外交大臣写给各国大使的函件中也能看出:“对于法、俄处于维护和平的目的而介入,德国大使在今天下午向我传达了他的看法。他说,俄国已经接到奥地利的通知,奥地利不会因希望扩张领土而破坏塞尔维亚领土的完整性。确保本国的安宁和秩序才是奥地利唯一的目标。是否能避免战争取决于俄国。同法国一样,德国也同样渴望和平,同时迫切希望法国能利用自身影响力尽量缓解俄国的愤怒。”

同样,英国也采取了这一行动。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7月27日写道:“原则上,德国同意接受四国提出的奥、塞冲突的调停方案。但是,德国仍然保留作为盟友对奥地利提供战时援助的权利。德国还要求,英国要用自身影响力说服俄国,保持冲突的局部化来维持欧洲和平。”

即使德国要求英法实施干预俄国,德方仍然认为不应由外国解决奥地利与塞尔维亚之间的矛盾,7月27日,英国驻德大使发回国内的电报称:“德国外交家认为,英国建议的协商方案和一个仲裁庭并无两样。在他看来,除非奥地利和俄国主动提出,不然各国不应该受召参与。所以,虽然德国很希望和他国一起就共同维护和平而努力,但他还是不能同意英方提议。”

然而,无论任何,奥地利也不愿意受到他国影响。7月28日,英国驻维也纳大使发回的电报称:“奥地利外交大使态度冷静又坚定,他表示不会磋商任何有关塞尔维亚发出照会的事情。今天,奥方即将宣战,众所周知,因为奥皇和他自己温和的个性,能确保这是一场正义的、不可避免的战争,必须直接解决当事双方的问题。”

虽然这样,似乎德国政府还是期望和平相处的,7月28日,英国驻德大使发回的电报内容:“我于今晚受邀拜见了德国首相。他表示希望我告知英国国内,正如德国和英国在上一场欧洲冲突中成功做到的那样,德国非常希望能维持和平。此前他不认为英国有关多国的提议能行之有效,所以未能接受。在他看来,这种协商和由其余四国组成的最高法院等同,审判当事双方。所以德国未曾接受这个提议,但这并不代表德国会强烈反对有效的合作形式。德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维也纳和圣彼得堡试图推动俄、奥之间直接地友好地进行有关情况的谈判。”

不幸的是,德国很快做出的可怕决定没让这些良好意图维持太久。法国驻俄大使在29日报告给本国的电报内称:

“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收到德国大使的通知称,假如俄国不能停止国内动员准备,德国就会下令进行全军动员。萨佐诺夫这样回答,俄国进行战备有以下原因:一是源于奥方态度顽固并且丝毫不妥协;二是因为早在此前奥地利早已开始了三个军团的动员。因为德方传达上述信息时态度强硬,俄国政府下令今晚增加13个军团的动员,以期对抗奥地利军队。”

就算这样,德国对待战争的态度仍然犹豫再三。英国驻维也纳大使在7月30日时写道:“法国大使得到来自柏林方面的消息称,德国驻奥大使受命对奥匈政府提出严正交涉,以对奥方企图挑起欧洲战争的谋划进行抗议。然而遗憾的是,这位德国大使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和平进行请愿,因为他本人对奥地利普遍存在的极端仇俄仇塞情感非常认同。”

关于在奥地利方面德国应该做出的努力,我们可以在外交文件中找到痕迹。1915年,在开战一年之后,以下信息才被德国首相提交给国会:“我发了电报给我国驻维也纳大使:‘因为奥地利和塞尔维亚已经陷入战争状况了,所以我们继续要求奥地利与塞尔维亚进行谈判也徒劳无益;不过奥地利完全拒绝和塞尔维亚交换看法是极其严重的错误。作为盟友,我们当然愿意履行应尽的义务,然而如果因奥地利忽视我们的建议而使我们卷入全面战争的话,我们也是不会同意的。’……完全是因为后来俄国开始全面动员而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

这些理由显然不完全真实,并且出现得太迟了。有人曾对此有绝妙的描述:假如政府的陈述全部都是事实,就不会有外交的存在了。

然而,在外交谈判期间,德国所做的种种声明难道仅仅是为了拖延时间吗?德国驻俄大使显然不是这么想的,7月30日,英国驻俄大使在电报中写道:“今晨两点,德国驻俄大使又拜见了俄外交大使萨佐诺夫,因为现在他已经因为战争无法避免而显得崩溃了。他向萨佐诺夫请求,给予一些建议,以期作为最后一线阻止战争爆发的希望,好让他发电报回国内。对此,萨佐诺夫起草了以下内容提交给他:“‘假如,奥地利承认欧洲他国的利益会因其与塞尔维亚的冲突而受影响,同时,能主动宣布会将有损塞尔维亚王权的条款从最后通牒中删去,俄国会做出停止一切战备活动的承诺。’”

然而,外交家们的预期总是赶不上事态发展速度。就在现在,德国国内全面动员的消息纷纷在报纸上出现。7月30日,法国驻德大使的文件中写道:“昨晚,德皇主持召开了军方会议决定全面动员。此刻我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各国用尽各种方法(英国宣布保留自由行动的所有权利;俄国沙皇与德皇的书信往来)研究出的解决方案最终难以实施。”

最后决定的时刻很快到来,以至于这僵局并未持续太久。法国驻俄大使在8月2日向本国政府致电宣告:“昨天晚上7点10分,本国宣战声明已由德国大使向萨佐诺夫传达,大使已在今晚离开了圣彼得堡。”

德国驻法大使在8月3日写给法国外交大臣的声明中表达了以下观点:

“经德国政府和军方确定,德国领土已在法国军队实施的公开敌对行为中遭受破坏。我得此通知,德国认为,由于贵国的侵略行为,导致了此次开战。”

当然,这些完全是虚假的借口。因为在法国做好准备之前,德国必须刻不容缓地征服法国,因此需要假借一切借口向法国宣战。

(第五章)大众心理影响了战争的起因

1.民意是重中之重

即使是君主,也无法对抗当代的民意力量。缓慢产生的民意,为不自觉民意打下基础——通常,这比当局的自觉意志重要得多。

民意在当前战争的起源中不算发挥了显着作用,但民意的影响力的确存在。在众多国家中,所有外交官们都极其重视民意的问题,特别是奥地利。而和塞尔维亚冲突事件中,与其利益最不相关的国家——英国,其政府更是注重民意。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之前曾提醒过,构建感情是政治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且最后由一种传播手段演化成集体心理。德国统治者通过这种手段使得德国民众非常痛恨敌对国家,同时让他们相信:德国遭到了英国和俄国的背叛,并且深受其害。在德国7000万人口中,也许没有人不同意这一观点。可能需要50年以后,等到下代人或者下下代人才能还原真相。

针对英、法的集体偏见,想要在德国人中成功激起的话,不但需要个人强大的意志力,而且需要极其有力的宣传工具——实际上,需要媒体、爱国社团、出版界与学术界的长期合作来确保获得预期效果。而报纸就是其中最具权威的领导者,因为它向来是拥有断言、重复、暗示、声望这一切能够影响群体心理的现成武器。

尽管德国政府非常渴望维护和平,但是却大力支持以上系列宣传活动。因为有效的宣传可以让政府借口收取更高的税收,来供应扩大军队规模之需。德国想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德军的威望,来使得其他国家不敢反抗,从而不使用战争手段也能建立自己的霸权主义。经验显示,这种做法极其危险,因为集体观念的膨胀可以导致巨大的威力以至于其创造者都无法把握。

媒体可能在形成民意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一旦德国想为陆海军扩军增加新的税收时,在政府和军工厂的资助下,媒体便开始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宣称法国将要对德国复仇正在准备进攻。

实际上,民意的力量更强于君主的威慑力,虽然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这点。如果民意开始做出确切的自我表示,没有人可以抗衡其强大的力量。

起初,德国对中立国的国内感情不屑一顾。然而,当全世界都在反对其入侵比利时这一行为时,民意的力量开始让德国畏惧。德国试图在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美国等许多国家收购或创办报纸来挽回民心。德国同对待其他方案一样,使尽浑身解数、坚持不懈地进行这一构思。然而因为心理学知识的极度缺失,德国人没有把握好群众的感情和心理。他们使用了大量的夸张陈述最终导致读者对其的所有信任都消失殆尽。

2.德国人中的主战派

法国人从来没得到过德国人的喜欢,其古老的历史也一直为德国人所嫉妒。由于最近的种种事情,这种嫉恨心理变得尤为严重,特别是摩洛哥事件。德国媒体在激起民众公愤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其在暗中巧妙地操纵了这一切。

黄皮书中准确地反映了德国人的心态,以下是摘录: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德国人因为去年的事件感到自尊受伤同时对法国人充满仇视。对德国人而言,1911年11月4日的条约是极大的挫折。

在德国的每个地区、每个团体,都一致认为是法国夺走了德国在摩洛哥的份额,同时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