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23776100000031

第31章 战争方面的心理因素(6)

这些愚蠢的规定几乎将人类带回遥远的野蛮年代,也证实了波兰人的怀疑。波兰最高委员会的主席贾沃斯基(M.Jaworski)在1915年5月15日的《科学评论》上发表文章称:

有人会相信以下我所说的一切吗?我必须先重复,所有,所有的家庭,在俄国占领的波兰全境内,都在为亲人们痛苦,他们的亲人只是太热爱祖国和自由了,才会因此或是被绞死、或是在俄国监狱里被活埋、或是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里度过余生。

所有的爱国波兰人都深刻地了解到情况严峻,并因此确定了一条行动路线。由于他们知道波兰与俄国在文明和国家利益上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拒绝了俄国皇储的一切诱惑性的许诺。如果俄国胜利了,那么波兰必将走向毁灭。

俄国在加利西亚短暂的统治中犯下的那些严重又愚蠢的心理学错误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因为这与我常常在书中提及的理论相吻合,神秘主义的心理学因素完全超越了感情和理性因素。在神秘主义的驱使下,个人会失去一切理智,全然不顾自身利益,也不会受到任何论证的影响。

(第五章)源于心理学错误的战略错误

1.战略中的心理因素

所有伟大的将领都相信,战争既有战略成分,也有心理学因素。拿破仑曾说过:“在战争中,士气便是一切。士气与意见的威力抵得上物质力量的三倍。”引起战略错误的可能是军需不足、意外事件等各种因素导致,但多数都仅仅源于心理因素。例如,我们从最高权威当局处了解到,协约国之所以在战争中表现不佳,完全是由于指挥官的懦弱和缺乏远见导致。正如之前提到的,在战争时期,诸如坚持、耐心、主动等心理因素至关重要。

如果起初在一场战争中便犯下心理错误,那么之后可能导致许多战略的错误。例如,德军在1870年的有生力量尽在法国政府的掌控之中,因为这些信息在许多文件中都已得到披露。尽管这样,法国依然做出了错误对比并导致了许多错误判断。纵然有杰出的梯也尔,法国仍然以为德国的军事力量绝对不会超过法国国民军,尽管后者当时主要由严重缺乏纪律性和军事训练的平民组成。

2.法国由于心理错误而导致的战略错误

与之前所有战争无相似之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不仅比先前有了出乎意料的新发展外,而且还揭示了一些普遍规律的运作方式。写《现代战争论》的伯恩·哈迪在书中清楚地展示了一些绝对重要的规律:

“战争同重大的社会事件一样,一些特定的规律和现象在其中总会出现,而且原因和结果之间常常存在一些不可更改的关联。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是那些特定的情况和原因,同时大多数特殊现象都在不断改变。”(vol.i.p.19)

我只能提及其中一些代价最为惨重的但却无法列举所有的错误,原本避免它们只需一些远见即可。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在1914年法国将领还不了解德国的军事手段。

但是我所称为“阶级虚荣心”的感情却不得不让法军将领们相信——第一场惨败便让他们知道——法军的作战方法更好,德军的作战手段无人能敌。在那时,法军既不懂得大炮的攻击威力,也没有意识到战壕的防御能力,但当法军意识到,这些都能轻松阻挡德军的入侵时,却为时已晚。在和平年代,这些事情必须作为前车之鉴。

我们必须承认,法军对于军事教育的重要性显得非常冷淡,我们得以见证,当45年前战争爆发时所有错误的重现,像缺少侦查、没能利用自然地势找好隐蔽地点、过远发起进攻又缺少火力支持等。还好我们这次够灵活,及时地改正了那些错误,但却损失了不少人员,以至于导致数场失利。如果我们的军官看过德军的大练兵,就应该会懂得所有的要点。如此重要的事情之所以会被这些人忽视,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已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容许任何与之相左的观念。因此,专家们一向都只能接受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将这一规律代入周围某些朋友身上,很快就会发现这是完全正确的。

在所有源于心理因素的战略错误中,我们可能说到对兰斯教堂的轰炸。法方之所以下令守军撤退,是因为只听信一些军官说兰斯周围的要塞已经保不住了。事实上,这些要塞只要稍作努力便可变得坚不可摧,因为德国人在攻占其后在此驻留一年多,并从此处向教堂大肆开炮。对于这次不可思议的撤退,下令的军官必将长期对此耿耿于怀,因为即便军方人士也不能给出解释。1914年10月初,谢菲尔斯(Cherfils)将军就兰斯要塞的重要性说道:

“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放弃了埃纳防线,也抛弃了毫无损伤的兰斯四处的要塞。那些野蛮德国人军事行动的坚实阵地都是这些要塞变成的,他们从那些地方向兰斯进行轰炸,并致力于破坏其一切宗教、历史、艺术瑰宝……”

在战争初期,法军将领们还抱有非常奇怪的幻想。1914年8月25日,即法国巴黎被德国闪电入侵之时,法军官方公报称:

“我们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保留了利用铁路系统的自由,所有海域都为我们补给开放。我们的举动帮助俄国进入战斗状态,并直插东普鲁士的心脏地带。”

实际上,俄国离东普鲁士还差得远,更别说直插心脏了,事实却正好与这相反,俄国的心脏地带此时却被东普鲁士攻占。

法军的公报是站不住脚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例如,12月5日的公报报道的“兰斯遭到极其疯狂的轰炸”。德国当然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事实,但我们却不该告诉公众几千德军竟然摧毁了一百万法军,任由法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遭到他们的大肆破坏。

在法国战略错误中源于心理因素的,最严重的错误即:在战争开始时,法军将领从不质疑德军会取道阿尔萨斯。因此,法军所有兵力都向东集结,而事实上敌人却从北方发动了战争。法德两国的学者们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论证德国将从比利时进入法国境内。直至8月中旬,《泰晤士报》的军事评论员还以地图说明,法国北部和西部已经集结了德军三十个军团,而在东部边境却只有三四个军团,但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这些错误概念的力量太强大,以至于法军将领无法撼动,其最终苦果便是沙勒罗伊的惨败。

3.海战中的心理错误

在海战中对协约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心理因素,因为协约国海军的糟糕表现完全来自胆怯这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再没有哪个例子能更好地来说明精神影响可以使物质力量毫不发挥任何作用。当然,协约国的勇士并不少,但却大大缺少做事果断与有魄力的人。战争伊始,当“哥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在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之前对菲利普维尔进行轰炸,如果协约国的地中海舰队能派出军舰紧随其后,我们早就能在君士但丁堡了,也不会损失那么多的军舰和人员去攻占达达尼尔海峡了。当时指挥舰队的将领本可以轻松穿过海峡的,但却没敢这样做。

对于这个事实,即便海军内部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协约国缺乏远见,还在海战中犯了许多战术错误。海军上将高伊(Degouy)在《巴黎评论》上说:

首先,这是一场灾难,它将影响我们未来的所有行动。协约国舰队的战斗力未能全部释放出来,是因为一开始未能发起迅猛攻击。

……在战争开端,我们失去了一个给予奥地利沉重打击时机的很好的机会,原本我们可以使其长期无法恢复战斗力的。

有以下几点使我们海军没有准备好开展有力行动,其一,由于缺乏准确消息;其二,在我方和敌方交战时不清楚将采取哪些行动;其三,由于缺乏军事洞察力或政治智慧;其四,由于没有进攻性心态。我们不愿将谨慎称作懦弱,对我们来说更加自然与容易拥有的心态毫无争议地取代了敏锐、震惊、自信大胆这些成功的要素。

这位作者还道出尽管英国海军比对手强大得多,但却在战争一开始就表现得胆小懦弱:“在这一事例中,强者对于弱者系统地采用了消极防守战术。”事实上,当战争爆发时,德国舰队仍处于非常危险的位置:

“在7月25日和26日,德军舰队正在远离基地的卑尔根附近,那时舰队必须回到基地更新设备、添加燃料、增加补给,才能为一场决定性的重大交锋做好全面准备。另外,对德国更加不利的是,英国舰队正是空前强大的时候。”

以上作者评论称,英国这样如此小心谨慎的原因是他无法理解的。

“英国的举动完全与那句名言相悖——‘敌人的海岸便是英国的前线’。当时,英国有足够的时间做好一切准备:组织潜艇防卫、核对潜艇与海岸的信号、装备辅助船只并集结作战单位、加强海岸防卫力量……但是这个机会却让英国白白浪费了。相同的情况还发生在波罗的海地区,英国还是毫无动作,显得非常迟钝。”

内阁的犹豫不决或许就是导致英国海军懦弱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犹豫不决所造成的危险却再次证实了一点,对于一国统治者非常重要的是决断和远见。

英国政治家们通过目前的战争看到,其前任是多么缺乏远见。德军最重要的海军驻地之一赫里戈兰(Heligoland)岛,因为其靠近海岸,并保卫着汉堡的港口。因此,如果英国占领了这座岛,战争的整体格局便有可能改变。多年前,英国还没有拥有这个岛,但是索尔兹伯里爵士于1890年将其让给俾斯麦,以换取德国对英国在桑给巴尔管辖权的认可。他相信自己是所谓的抛砖引玉,但事实上却是得不偿失。这使得我在政治心理学中提出的一条结论得以证实:“灾难的制造者便是那缺乏远见的政治家。”

类似的心理错误俄国方面也犯过,我在上文中引述过的海军上将还说过:

“俄军有鱼雷艇、驱逐舰、布雷艇、扫雷艇和潜艇等等,数量上和法国英国一样。实际上,他们还有很多轻型舰艇在波罗的海,但那些没有价值的资源也从不利用,除了简单的防守。俄军发动攻击也许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没有做好更好的准备,也许还处于成见认为德军海军还和以前一样胆怯、保守、不足为敌,但德国海军的力量早已突飞猛进了,并还在德国造船业的推动下持续扩张……”

这说明我反复指出的那条规律得以证实:在战争中,心理因素是物质因素的灵魂,因为后者如果缺少强大意志的推动便是毫无价值的。

从上文所言中,请读者不要认为协约国舰队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事实上,它们曾经胆怯地在港口的钢丝网后面寻求避难,但是它们真的上了战场,而且因为它们存在的本身便给予我们海权,阻止了德国舰队向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入侵,同时切断了德国舰队与他国舰队的交流联系。英国舰队虽然行动上稍显迟缓,但还是为了国家赢得海上主导权。

4.德国的战略错误

德国人的对手在心理错误上非常严重,但是德国人的心理错误仍旧不少。就像我们已在上文中看到的,他们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判断。

伯恩·哈迪意识到了战壕的作用,在《现代战争论》一书中说道:

“我们当然不能藏身于土墙与壕沟之后,德国人的天赋不允许我们那样做。一个全力扞卫自身的人不会轻易牺牲行动自由,藏身于沟壕。”(Vol.ii.p.250)

尽管如此,德国人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进入壕沟。

德国最具名望的将领也在对未来的局势中做出了许多误判,一位瑞士作家写道:

“第一次做出预言的并不是冯德戈茨元帅。当1912年巴尔干联盟成立时,他还十分健谈。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土耳其军队,因为那正是他一手组建的,因此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英国甚至法国的众多记者都围堵在他的家门口。他口无遮拦地向记者们宣称:可怜的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将会遭遇惨痛打击,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的土耳其军。每一个人都相信他,他的这番预言也主导了奥地利与德国的全部政策……随后在占领阿德里安堡、萨洛尼卡和约阿尼纳、科索沃与莫娜斯提尔战役等遭遇一系列惨败,证明这位伟大将领的预言是完全错误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为此倍感耻辱。”

开枪要比操纵心理容易得多。由于德国人不懂得操纵心理,为自己招致更多敌人,他们原本很容易避免这些的。无论如何,他们只重视恐吓这一点心理战术。这便导致了我们前面所见的结果。

德国人从未真正意义上了解过敌人的心理,这是他们战略预测经常失误的原因。费伊勒(Feyler)上校就此指出:

“在战争中,政府有15个月都在承诺那些从未实现过的远期目标。在6周内攻占巴黎是德军的原本计划,但却没有考虑到意外事件的影响:他们计划在秋天进军加莱,但却无法避开比利时军队的抵抗;空军本来计划轰炸伦敦,却没有对伦敦造成太大影响,反而是破坏了空军的名誉;封锁英国本应是海军潜水艇的责任,却毫无建树;他们还打算在华沙、维尔纳、里加等地拦截俄军,却被俄军大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