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老梁说高考”之我要上大学
23935800000010

第10章 港澳台高校

二本也可以去香港上大学

再次见到方睿瑶妈妈,已经是今年(2012年)6月底天津报志愿的时候了,当时她带了一位朋友,找到我们咨询港校的报考。

去年5月底,天津一场讲座结束之后,照例站在会场外面回答家长的问题,方睿瑶妈妈就在其中,当时就很开门见山的询问我港澳高校如何报考。

在高中的时候,其实方睿瑶和爸妈就希望可以出国学习,但是因为费用、英语成绩等原因,一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之前并不知道现在内地学生可以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港澳院校,所以也就没有这个意向。讲座时听到了这个资讯,自然十分兴奋。当时在讲座现场对方睿瑶的情况作了初步了解:

男孩,理科,天津第十四中学,专业意向为设计类,最好是服装设计或者建筑设计;

之前一直想出国(美国),所以对港澳高校的费用是有承受能力的;

高中平时成绩,按照他的排名在第十四中学,应该在理科一本边缘。

初步判断港澳高校还是挺合适的,于是建议家长优先考虑,但是内地志愿同样不能放弃。因为五月底六月初香港高校申请就会陆续截止,所以建议先把港校申请完成。

根据方睿瑶同学的特点和意向,建筑设计相关专业,推荐给家长和学生香港珠海学院,这是香港为数不多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学校,并且相比其他拥有建筑学专业、分数却极高的学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申请香港珠海学院更有可行性(高考分数须达到所属省市的「二本线」;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达90分或以上)。服装设计相关专业,是香港理工大学优势专业,分数上达不到要求,不作考虑。

澳门高校申请时间稍晚,所以准备等到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再根据分数选择。

6月24日,家长告知高考成绩为444分,英语91分,发挥的不太理想。去年天津理科二本线为429分,也就是说只比二本高了15分。当时也帮家长根据孩子专业意向把内地志愿报完,选择了一所二本学校。并选择了分数比较合适的澳门科技大学(高考成绩达到二本线)进行了网上申请。当时的想法是以港澳台主,内地为补充。

于是开始了艰难的等待。

7月初,得到珠海学院的录取通知,方睿瑶和家长都特别激动。

今年6月底,又是天津填报志愿的时候,方睿瑶妈妈带着一位同事来咨询港校报考情况,说去了香港珠海学院语言上有点难度,讲课用英文,日常用粤语,后来适应了。并说学建筑专业比较辛苦,他常熬夜到凌晨后才睡,学习、生活紧张有序的进行着。未来打算申请美国读研,将来还是想自己和同学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

圣达信点评:

1.全面的信息掌握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2.港澳台高校,是出国的一块好跳板;

3.随着港澳院校开放了对全国的招生(台湾还是限于六省市),高考升学不只是有内地大学的选择。最好的就是都考虑一下,相互比较,再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决定。

从升学规划的角度谈谈港澳高校报考难点

——志愿填报的全球时代?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已经发现、并且意识到在填报志愿可以选择的内地高校之外(有两所特殊的港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填报志愿的提前批中),还应该为孩子考虑更多的选择,比如出国留学,比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高校。

特别是今年世界排名前五十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对中国学生高考成绩的认可,也就意味着,未来,只要学生参加高考,就真的可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选择。

一直以来,可能“升学规划”更多的是在国外和留学方面使用较多,但是个人更喜欢它体现的内涵和精准性,毕竟更准确的来说,志愿填报是指内地(以及提前批的两所港校)大学,而港澳台和国外大学则属于自主独立招生。

之所以想“从升学规划的角度谈谈港澳高校报考难点”,主要是:

第一,想在这篇文章里谈谈港澳高校报考中的一些难点,台湾地区的大学,因为一系列特殊性,将会另外写文章探讨;

第二,想从升学规划的角度谈谈港澳高校报考与内地填报志愿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主要是想谈谈港澳高校的报考。下文所提到的港澳高校,都是经由教育部统一批准在内地进行招生,也就是说学历是受内地承认的,先做一些简单介绍:

招生学校: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

澳门特别行政区招收内地自费本科生(全日制)的院校有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城市大学。

招生地区:自2011年起,有关港澳高校可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自费生。

报考资格:报读学生必须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赴港澳就读的规定;必须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特别提醒:有些学校复读生也是可以报考的,比如香港浸会大学;有些是只招收应届生,比如香港大学,具体请家长参看相关学校招生计划、办法,或者电话、邮件询问)。

高考分数须至少达到或超过生源所在地的第二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很多高校要求达到一本线),并且对英语单科成绩有所要求,一般最少需要达到90分(以满分一百五十分为例),很多学校要求更高,比如香港大学实际需要130分以上(以满分一百五十分为例)。各高等院校参照申请者内地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家长和学生在考虑港澳院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相对更加认可港澳高校(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出国跳板、未来发展、高额奖学金等等),直接就是冲着港澳去的;

2、为了弥补志愿方案的不足:很多家长已经焦虑的发现:光光是内地填报志愿,即使是大平行,志愿如何设计,因为涉及到是否能够填报、学生高考发挥等等,都做不到万无一失。所以,有一部分思虑精密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港澳台高校在孩子正常发挥之外(超常发挥、失常发挥)和志愿没有报好的情况下的作用。

下面是家长普遍头痛的港澳高校报考难点:

一、网上报名

一般家长都会最少选择两所港校报考,因为港校是各个学校单独招生,所以各个学校报名表也不同,中间涉及到保存、交费、上传文件、网络稳定等问题。

二、文字材料

部分学校可能要求有字数不等的材料撰写,比如香港大学要求写英文自荐信(250字以内),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及行政专业需要一份字数不限、中英文不限的自荐材料。因为我们都知道港校进行的是英文教学,所以相关材料即使是中英文不限,没做具体要求,也最好是用英文撰写。

三、选择学校和专业

港校在内地招生,一部分学校是按照学院为单位招生,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等,也有是按照专业招生的,比如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不论是按学院还是专业为单位招生,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因为报考的学生数量不同,也就导致了最后的录取分数不同,这点和内地高校录取类似。所以,在考虑报考的时候,就得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录取机会、奖学金发放等等情况。

下面我们就针对性的为各位家长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一、网上报名

主要涉及到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信息、获奖情况等等,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主要包括了:个人资料、学院选择、学历、英语水平、高考成绩、学术奖项、课外活动这7个方面。

大部分学校都有中英文对照,家长进入各学校官方网站,点击进去报名、填表就可以。但是建议家长早动手注册报名,有一些注意事项:

1、用户名、密码一定要记住;

2、所登记的邮箱,以后要常常察看,注册手机号码保持畅通,校方有时会发送提示短信;

3、有些学校(比如香港理工大学)是需要在得知高考成绩之后,学生进入报名系统上报成绩的,有些学校是直接从考试院拿,所以需要家长和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去上报。

4、其他注意事项:比如香港大学的英文自荐信提交后不得修改等。需要家长在填表中多多留心注意。

二、文字材料

建议从下面几点中选取符合自身情况的部分进行撰写: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协作精神、人文精神、沟通能力等等。

三、选择学校和专业

建议家长最少选择两所,专业选择,根据各个学校往年在当地的录取分数情况,考虑到专业选择。

下面就从升学规划的宏观角度来谈谈港澳高校的报考,家长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

第一,所报港澳高校之间的关系。一般虽然我们不太建议家长十二所港校都报,但是因为港校报名判断本身的不易以及学生高考发挥的不确定性,建议家长最少考虑两所(当然这个数量最终还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那么如何来确定两所的关系,建议家长一定要保持一个梯度,这和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候的考虑是一致的。

第二,港澳高校的报考和内地志愿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达到最合理的情况。这里所说的最合理,就是将学生在高考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考虑到,比如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等等,争取不论孩子考出什么分数,家长都能有一个该分数段最佳的大学让孩子实现大学梦。

特别是对于一本里面不是平行志愿而是有序志愿或者混合志愿的地区来说,港校以及澳门、台湾高校,都提供了一个一本或者一本A之后的比二志愿更好的选择,比如北京。这一点,当然就会涉及到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候的选择,也是报考的最大难点。

港澳台高校真的很好吗?

每年,都会有很多家长和同学问我们类似的问题:

“您觉得港澳台(特别是香港)的学校和内地相比怎么样?”

严格意义上,对于这么“大”的问题,我们很难回答。我们必须知道家长具体指的哪所港澳台大学和哪所内地大学、所比较的专业又各是什么、孩子的情况(兴趣、特长、性格等)、家庭经济条件、孩子未来发展规划等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性的给家长一个比较准确和科学的答案。否则,我们就有说香港浸会大学比清华大学好的嫌疑。失言事小,误导了家长和学生事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问清楚上面我们说的那些条件的基础上,才能给家长和学生一个针对性意见。但是,毕竟这些情况说起来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对于没有机会面对面咨询的家长,或者如果家长自己就想做一个判断和选择,又该做什么样的判断呢?

在这篇文章里,希望能够尽量给家长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若有偏颇之处,还请指教。下文中,家长会发现主要是谈港校,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原因:

1、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总体而言,香港第一,台湾次之,澳门行三。从师资、国际认可、国际交流、日常教学、教材、教学相关活动等方面,港澳台高校有其类似性(也有差异),其中又以港校为代表。

2、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家长和学生最关注、报考热度最高的就是港校。

3、从在内地招生的年限、范围等各方面来看,香港最具有代表性。现在对港校的报考,已经进入一个比较理性的阶段,对澳门和台湾地区院校的报考也会陆续进入理性阶段;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将会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港校,先从2012年几所港校录取方面的一系列媒体报道谈起:

香港大学录取内地21名“状元”

今年全国考生共12438人报名港大,同比增加2076人,报名人数历年最多。根据公布高考排名的情况,港大最终录取了363名考生,其中21人为全国高考“省市状元”,比去年增加4位。其中,10位是省级状元,分别来自辽宁、上海,甘肃、海南、湖南、江苏和云南,另有11位为市级状元。

港中大录取线超“清北”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共在京录取20人,其中理科录取15人,比计划多1人,文科5人。

从理科的录取情况看,最低分为659分,高出北京理科一本线182分。文科录取最低分为629分,高出北京文科一本线134分。该分数均超过了北大、清华在京提档线。

记者从城大了解到,今年该校计划在京招收23人,实际录取24人。理科录取平均分为649分,高出一本线172分;文科平均分606分,高出一本线111分。

内地高考生2012年报读港校比例增加率

香港大学 16%

香港科技大学 53%

香港浸会大学 9.5%

香港理工大学 27.5%

岭南大学 近50%

香港教育学院 近40%

港科大揽走内地151名“尖子生

随着北京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港校在内地招生也落下帷幕。昨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今年录走北京考生159人;港科大揽走内地151名考生。

谭嘉因教授表示,在确认接受该校录取的151名考生中,来自北京的41名(平均高考分数660分)、广东34名(平均高考分数667分)、上海18名(平均高考分数524分)、天津10名(平均高考分数680分)。香港科大更首次在青海录取一位考生。

19位高考头名11人去港校

从2004年至2011年,北京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共有19人。其中,文科第一名10人,理科第一名9人。

从头名们最终选择的高校看,8年来,香港高校与北大、清华争夺高考第一名的激烈程度已进入白热化,11名头名最终选择在香港高校就读。

据本报统计,2004年至2012年,北京的21名高考头名中,11名进入港校学习。就全国而言,2005年至2010年,港校已从内地“抢”走50名高考成绩第一的学子。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在港校与内地高校的选择上,无疑,家长和孩子在“用脚投票”。

港校就真的那么好吗?

在我们看来,也不一定。套用一句很老的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首先,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方面,“好”不是一个科学和准确的标准,更应该是“合适”;其次,港澳台高校也有其不足,比如毕业之后回国考公务员最起码现在是很难的,未来也会有一定难度;最后,离家远、花费高、学生适应等等问题;

港澳台高校,即使是最好的港校前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不是什么都好的,这就像清华、北大,甚至哈佛大学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只不过很多家长和同学认为港校“更好”而已。

谁家的父母舍得孩子跑那么远、花那么多钱呢,这里面多少是有点“不得以而为之”。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无非也是希望能够让孩子实现求学方面的“利益最大化”。这种选择后面何尝又没有点儿“不得以”的小心酸呢。

那么,香港的高校更好在哪里呢?同样引用一篇近期报道:

揭秘港校内地"挖墙脚"的三大必杀技

诱人之处:从“零”做起

在香港,学生们习惯把在进入香港高校后的第一年预科称做“零”年级。学生主要是强化英语和数学的学习,而不用忙着选专业。一年准备后,学生在高校的第二年才真正开始大学的学习。

“香港高校的学习氛围相对宽松,上课也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并且用英语交流,没有固定的同学和老师,基本没有太多作业。所以,就读香港高校的学生都有比较好的自我约束力,并学会自我规划,有计划地学习有用的知识。”

“实用”与“专一”

刘明远在大二的会计课上,和同学曾查阅了服装品牌佐丹奴、Esprit连续3年的财务报表。“我们最后要写论文、做幻灯片,还要用演讲的方式,向教授介绍对两大公司财务情况分析结果,例如两大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优点在哪、需要如何改进等,在课题结束时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就是香港高校的实用主义,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无需公司再培训,基本可以做到拿来就用。”刘明远说。

治学严谨成竞争核心

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仅仅20年,但却在诸多权威排名中屡次超过清华、北大等百年名校排名亚洲第一。尽管如此,港科大至今仍然只有4个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港校除了传统上认为的拥有国际背景;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体合作能力;了解法治运作过程、摆脱固有思维之外,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无外乎就是“治学严谨”四个字。

上文中提到的港校优势(港澳台高校在这些方面做的普遍不错),也就是“更好”的几点,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特别看重的,也是内地高校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

为了给家长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我们再给家长看近期比较热门的一篇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换帅 新校长向师生承诺做到“四不”

“原常务副校长董奇接替钟秉林成为新任校长。董奇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并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董奇在当日就职演讲中表示,大学校长是一个管理的岗位,是一个服务的职位,目前中国大学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大学校长必须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高校管理改革,要从校长自身改起。校长要首先改革自己,然后才能改革学校。”

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就在于它的新奇、不同。那么我们不难推断,“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招新的研究生,不申报任何教学科研奖,个人不申报院士,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并接受全校师生监督”,“大学校长必须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高校管理改革,要从校长自身改起”是不是很多校长甚至绝大多数校长都没做到?

服务行业现在常说一句话,叫顾客是上帝,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服务行业。大学是为谁服务的?学生、社会。这二者,有不同,但更多的时候是统一的,特别是从长期来看。真正的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必然也是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试问,我们内地的大学做到了吗?

最后,还是想说没有最好,只有合适与否。特别是具体到某个学生,港澳台高校的好与不好,就看适不适合您的孩子:适合,那就好;不适合,就是不好。

温馨提示:文中相关新闻报道限于篇幅,皆为节选,可上网查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