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历史故事与趣味
23936800000142

第142章 历代监狱的名称有哪些

监狱并不是近代才有的,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据史载,我国在上古时代,就有“皋陶造狱”的故事。在各个朝代,监狱的名称,各不相同。

尧舜时代,监狱称为“圜土”,也称“圜墙”。据《广韵》彭氏注:“皋陶作狱,其制象斗,墙曰圜墙,扉曰圜扉,名曰圜土。”《汉书·司马迁传》:“幽于圜墙之中。”颜师古注:“圜墙,狱也。”

夏代,称为“夏台”,又名为“钧台”。原是一个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南。因夏桀囚禁汤于此而得名。

商代,称为“牖里”。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将周文王囚在“牖里”。

周代,袭用尧舜制,仍称“圜土”。

《周礼》:“以圜土聚教罢民。”意即把犯人押在“圜土”(监狱)内教育改造。

秦代,称“囹圄”,也称“囹圉”。《说文》:“囹,狱也”;又:“圄,守之也。”《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礼·月令》:“仲春三月,命有司省囹圄。”注云:“囹圄,所以禁守系者,若今则狱矣。”

汉代,始称为“狱”,又称为“牢狱”。《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

宋代,称为“牢城”。《宋史·刑法志三》:“凡命官犯重罪……其坐死特贷者,多杖,黥配远州牢城。”《水浒传》中林冲发配沧州看守草料场。草料场即是“牢城”。

明代,开始称“狱”为“监”。《明律·捕亡门》:“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笺释:“从门出者谓之脱监,逾垣出者谓之越狱。”

清代以来,一直沿用“监”名,并把“监”和“狱”合在一起,称为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