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21

第21章 最耐高温的庞贝蠕虫

在所有的生物中,除了原始细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外,其他生命对于其生存环境都相当挑剔。不过,科学家近来发现了一种软体动物,能耐受近100℃的高温而存活。

东太平洋的海底有一条长长的地壳活动带,那里分布着许多海底热泉,一些热泉在喷出地面时会在出口形成一个个烟囱状的石管。而这些石管里面的液体,温度常常超过100℃。然而就在这样的沸水环境中,石管的内壁上生存着一种10~15厘米长,浑身毛茸茸的生物,这种软体动物就是庞贝蠕虫。

庞贝蠕虫又叫做刚毛虫,它们会用自身的分泌物在石管的管壁上筑起一条细长的管子,然后像珊瑚虫一样蛰居在里面。它们有时候也会从管子中爬出,在四周游荡一阵子。

科学家曾对庞贝蠕虫附近的水域温度进行测量,发现温度竟高达105℃。起初,科学家认为它们本身也许拥有一种特殊的隔热本领,能够将自己和高温环境隔离开来,就像是消防员的消防服或是宇航员的宇航服那样能够保护身体免受高温和真空的伤害。可是在对庞贝蠕虫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并没有这种天生的防护本领。

于是科学家又推测可能是地下热泉喷出时,是直冲上方的,并没有对周围水域造成太大影响,就像是冬季的火炉一样,距离烟囱远一点,温度就会低一些,因此庞贝蠕虫所生存的环境也许并没有那么高的温度。

但是,科学家随后对庞贝蠕虫筑造的管子进行了研究,并用一根特制的温度计伸进去进行温度测量,结果发现管子里的最高温度达到了81℃。由此可见,庞贝蠕虫是名副其实的最耐高温的动物。

在此之前,地球上公认的最耐热的动物是生存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种蚂蚁,它们可以耐受55℃的高温。因此,科学家曾经定下结论,生物体细胞中的膜状结构,比如说细胞核和线粒体,很难承受外界温度的骤变,耐受高温的临界点为55℃。

然而,庞贝蠕虫的发现,彻底打破了这一结论。在庞贝蠕虫生存的水域中,人们发现这里还含有硫化物,以及铅、镉、锌、铜等重金属,高温加上化学成分的毒性,足以使许多动物毙命。那么这些蠕虫是如何排除毒素,又是如何觅食的呢?

其实,庞贝蠕虫和珊瑚虫一样,是一种共栖动物。在它们的背部,依附着一种丝状细菌,这种细菌在庞贝蠕虫的背部形成厚厚的一层保护膜,从而排除掉那些有害物质。同时,蠕虫为细菌提供生存的培养基,并不断更新周围的水,而细菌的分泌物也成为蠕虫赖以为生的食物。有的时候,庞贝蠕虫也会离开居住的管子,游到附近水温较低的水域觅食。

它们承受如此高温的能力,是动物界绝无仅有的,可谓是耐高温动物中的记录保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