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在猎物身上打洞的玉螺:软体动物
23938900000035

第35章 海洋中的“活化石”——鹦鹉螺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仅生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由于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的外壳卷曲并且光滑,贝壳最大可达26.8厘米,但通常成年鹦鹉螺的外壳都不会超过20厘米。鹦鹉螺的贝壳十分美丽,构造也很有特色。它们的外壳是石灰质的,大并且厚,左右两边对称,沿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从外面看,是呈螺旋形的。贝壳的外表很光滑,底色为灰白色,后方则混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鹦鹉螺的外壳共有两层物质组成,外面一层是磁质层,里面则是富有光泽的珍珠层。被截剖的鹦鹉螺,就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腔室由小到大顺势旋开,正是这些腔室控制了鹦鹉螺的沉浮。人类发明潜艇就是受此启示,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鹦鹉螺的外壳共由36个腔室组成,其中最末的一室空间最大,是躯体所居住的地方,故也称为住室,其他的则被称为气室。当鹦鹉螺的身体不断长大的时候,就会将住室向外侧推进,同时从外套膜的后方分泌出钙质和有机物质,制造出一个新的隔膜来。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通过一条室管连接在一起,气体和水都通过室管来运输,并通过气体的排放来控制身体在水中的沉降。鹦鹉螺有两对腮,63~94只腕,但腕上并没有吸盘组织,只是丝状或叶状的触手,用于捕食和爬行。其中有一对触手合在一起后,会变得十分肥厚,并会在身体缩回贝壳后将壳口遮挡住。鹦鹉螺在休息的时候,会有几条触手处于警戒状态。在触手的下方,有一个漏斗状结构,功能类似于鼓风机,它通过肌肉收缩来排水,借以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它们有简单的眼,但并不存在晶体组织。鹦鹉螺的大脑十分发达,近似于脊椎动物的水平,循环和神经系统也同样发达,心脏、胃等器官均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

鹦鹉螺被海洋学家誉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它们通常借由通过外套膜的水流,然后通过管状肌肉的收缩和自身膨胀而向后方喷射推动游行。鹦鹉螺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则潜伏在海底,用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进行休息。它们的主要食物为底栖甲壳类动物,尤其是小蟹。

鹦鹉螺主要分布在西南太平洋热带海域,在马来群岛、台湾海峡和南海诸岛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其为雌雄异体动物,交配时,雄螺和雌螺的头部相对,腹面朝上,将触手交叉,雄螺的腹面长有肉穗,可以把精子荚附在雌螺后面的触手上。交配后短期内雌螺便会产卵,但每次仅能产下几颗或几十颗卵。

鹦鹉螺属于一种很古老的软体动物,迄今已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被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又被誉为海洋中的活化石。在奥陶纪的海洋中,它们堪称是顶级的掠食者,身长可达11米,族群达到了30多种,主要猎物为三叶虫、海蝎子等。在当时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期,鹦鹉螺以其庞大的体型和凶猛的掠食能力,称霸整个海洋,几乎遍布全球。然而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劫难中,它与恐龙一同遭受了灭顶之灾,只在南太平洋深海中还存活着6种,是和大熊猫一样珍贵的生物。尽管如此,鹦鹉螺的化石却多达2500种,为我们研究不同年代的动物演化和环境演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