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为实用的地理书。它虽对后世志怪小说影响很大,但本身毕竟不能算是小说作品。其二,坚持《山海经》是地理书。
《山海经》虽然看起来确实像一部地理书,甚至还给人以科学实录的假象:不厌其烦地罗列山川河流,地形地貌,物产资源,方向里程等。但这些仅仅是些虚实难辨的陈述,总体上看则是服务于特定功利目的的政治想象图景。于是有人提出,《山海经》的目的不是谈山川地理,它的目的实际上是指向政治的。在古人眼里,天地山川既然都是为圣人宗主天下而设定的,那么叙述地理和物产方面的知识也当然是为圣人治天下所用,这就是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地理观。因此,书中每述及一地一山,必要交待当地的祭祀情况,描述各种奇异的山神形象。
《山海经》开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谲多姿,形象地反映在山海经图中。因此,有人认为《山海经》是按照图画记述成书的。明代的胡应麟、杨慎,清代的毕沅认为《山海经》是山海图的文字说明。根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绘制山川地图的记载,有人推测在《山海经》成书的时候,已经存在一种图画了,这种图画里描绘着山川河流,神人异物。但是,整部《山海经》都是图画的文字说明,还是只有一部分,意见也不一致。
我们今天所见的山海经图都是成书以后绘制的插图。
《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话。有人这样认为,谁能够成功地解读这本奇书,谁就掌握了打开我国上古文明的钥匙。
中国文学与海洋1.中国海洋诗歌在辉煌的中国诗歌文学史上,海洋诗歌的作品看上去似乎只是沧海一粟,但细细发掘不时会发现珍珠美玉,可以串联起中国海洋诗歌光彩夺目的长卷。从《诗经》第一《山海经》书影次描写与海有关的诗歌起,2000多年来,中国的众多诗人们都有对大海的审美感受和艺术畅想,他们以海洋为意象,表达惊奇、欢乐、豪情,也抒发忧伤、迷茫、痛苦,创作了无数海洋题材的诗歌佳作。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海洋诗歌发展的一个高潮期。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字瑰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是写海洋,或以海洋为意象,或以海洋历史传说典故入诗的。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由于海洋形象的入诗,使李白的诗更加铿锵壮阔,神思飞扬。白居易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诗作中有不少名篇佳句是写海洋的。如“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海天东望夕茫茫”、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不仅在作品中反复描写海洋世界,而且他的诗作也曾广为流传海外,深受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人民的喜爱。
白居易的诗歌是中国文学通过海洋向外传播的一个典型范例。
2.中国海洋小说我国的海洋小说源远流长,其人物形象之生动,艺术描写之多样,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海洋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同凡响的,有许多作品和人物形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从小说家们笔下激荡起的海洋浪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人们对海洋的独特理解和深刻阐释。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给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海洋神话故事。如其中第三回写的就是一段美猴王东海龙宫借宝的故事。《三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全书演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风景如画的大海的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不少篇幅描写海外奇闻,如《罗刹海市》讲述商人的儿子马骥,出海去营生,遭到台风袭击,只身漂流到罗刹国,因当地以美为丑,反丑为美,长相俊美的马骥被视为妖怪。这则故事以隐喻手法讽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美丑不分的世态。
蒲松龄的生平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创作的100回长篇章回小说,其中有大量关于海外奇岛、海上风光和异国怪民的海外世界的描写。这主要集中在唐熬、林之洋和多九公到海外经商游览,历经3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之中。如在“两面国”,这里的人欺诈成风,一张笑脸对人,另一张却狰狞恐怖;在“翼民国”,人们都爱戴高帽子,久而久之,人们的脑袋就变得特别长。此外还有自高自大的“长人国”、好吃懒做的“结胸国”、贪吃美食的“犬人国”等,那些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在作者笔下真是无奇不有,作者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
3.中国海洋戏剧中国古代海洋戏剧作品很多。
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题材,那就是凡人与龙女的爱情故事。
元代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和李好古的《张生煮海》都是关于龙女的爱情神话剧。《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人李朝威的传奇《柳毅传》,讲的是柳毅为龙王的女儿传送书信,龙王为了答谢他,愿意把龙女许配给他,经过曲折,他最终娶了龙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煮海》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写书生张羽与龙女相爱,却为老龙王所阻,后得到一位仙姑所赠送的三件法宝,将海水煮沸,迫使龙王答允婚事。这两部戏剧都通过浪漫的神话反映了人们的现实愿望。
中国海洋岛屿命名的由来其实,人们只要翻开中国的史书,就能看到南海诸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最先命名的。自两汉以来由于中国人民在南海及南海诸岛一带不断活动的结果,在古代文献中对这个海域和岛屿逐渐出现各种名称或称呼,这不仅说明很早以前中国人民对这一区域有所认识,同时重要的是对这一区域给予了正式的命名。
1.南海
南海被命名为“涨海”,早在秦汉以前已见于中国古籍。到了汉代,南海又被称为“涨海”。谢承《后汉书》中说:“汝南陈茂尝为交趾别驾。旧刺史行部,不渡涨海,刺史周敞涉海遇风,船欲覆没,茂拔剑诃骂水神,风即止息。”后汉杨孚《异物志》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此处”东北行“是指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向)。”第一条记载了刺史巡视时,须渡涨海。后两条都谈到涨海中的崎头。所谓“崎”是指突出于海中的曲岸。崎头就是露出海面的岛屿。
这里都以“磁石”来描述以铁叶包锢的船只不得通过这一海域,实际在涨海中由于暗礁星罗棋布,阻碍船只航行,因之在古代才有“磁石”的说法。
《太平御览》引《外国传》曰:
“扶南之东涨海中,有大火洲。”
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曰:“涨海中到珊瑚岛,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梁书》也说道:“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在这3条当中,第一条是指南海诸岛以及附近的一些岛国的地质结构是属于熄海上岛屿灭的火山形成的。而第二条所谓的“珊瑚洲”则明确提到,洲底有盘石和珊瑚生其上。盘石就是现在所说的各岛屿的礁盘,在礁盘及其附近,正是珊瑚虫生长活动的海域,而珊瑚洲的形成,则是珊瑚虫长期在礁盘集聚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三国时期把南海诸岛称为“珊瑚洲”,是符合诸岛形成的实际过程。
历代史书文献当中关于“涨海”的记载不胜枚举,其中唐代韩愈所记值得注意。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是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
正月。三月二十五日韩愈到达潮州随即向宪宗李纯送呈《谢上表》。
表中报告了潮州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情况,特别提到“州南近界,涨海连天”。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在潮州南面是涨海,它是近界的疆域。
韩愈当时是地方政府的高级官员,他的《谢上表》是一篇政治性的报告。
“州南近界涨海连天”这句话,不仅见于《韩昌黎全集》,同时又被收录在篇幅有限的新旧两《唐书·韩愈传》当中,因此在这一点上,它有着官方正式声明的意义。
综合上述各种材料,可以清楚看出,自汉代以来,中国即已命名南海为涨海;三国时期,则把南海诸岛称为珊瑚洲;至唐代,则正式宣布“涨海”为中国的海域。
2.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被命名为“九乳螺石”,最早见于宋朝。据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载:“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到九乳螺石,又三日至占不劳山。”这是现在所知把西沙群岛叫做“九乳螺石”的开始。明代郑和下西洋时,随行人员马欢所撰《瀛涯胜览》中的《纪行诗》把航经西沙群岛所见的岛屿景物描绘成好似“青螺”,这可作为“九乳螺石”是一种象形名称的补充说明。清代严如煜在《洋防辑要》中记载,由屯门山出航,“若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西南行三日,至占不劳山。”《洋防辑要》记载,和《武经总要》的记载是相符的,只是把九乳螺石的名称改为“九乳螺洲”。
西沙群岛岛屿
永兴岛的概况
宣德群岛的永兴岛,地处西沙群岛中心,东西长1950米,南北宽1350米,面积约为2.1平方千米。该岛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5米,岛西南有一大沙堤,最高处8.3米。岛上野生植物有148种,占西沙群岛野生植物总数的89%。岛上林木密布,四季皆夏,年均气温26.4℃,雨量充沛。20世纪50年代以来,还相继建起了楼房、船舶码头、机场等。这里建有南海第一座海洋博物馆。
现在用“九乳螺石”这个名称和西沙群岛实地状况相比照,就不难看出,它和西部的永乐群岛非常相似。永乐群岛共有岛、洲、礁、沙、滩17个,其中露出水面的有12个,即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广金岛、琛航岛、金沙岛、鸭公屿、银峙、全富岛、中建岛、盘石屿。
在12个岛屿中,全富、中建和盘石屿,名虽为“岛”,实际应属沙洲范畴,强风高潮时常被海水淹没;
鸭公屿和银峙现在是森屏滩上连在一起的两个小岛(远在900年前,应为互相分离的两个小岛),它们与全富、中建、盘石屿3岛不同之处,就在于很早就已露出水面,因此,在水面上长期能见到的永乐群岛,在宋代实际有9个,这与象形名称“九乳螺石”正相符合。
西沙群岛海域在宋代还命名为七洲洋。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的比较具体,他把西沙群岛海域叫做“七洲洋”,并说明此处水深近170米,最深处可达230多米,但近礁处则水浅,因此,航行时“唯凭针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或有少差,即葬鱼腹”,同时第一次记录下了古代舟师的谚语,“去怕七洲,回怕昆仑”。此外,《宋史·瀛国公本纪》记载宋端宗赵昰曾到七洲洋。《宋史纪事本末》等书,则把七洋洲写作七里洋。自明代开始,由于船舶出发的港口和所取的航线不同,曾经出现两个不同方位的“七洲洋”。《顺风相关》和《指南正法》两书,所称的“七洲洋”,从航行顺序来看,是指海南岛文昌县东百余里的“七星山洋”;而明代慎懋赏在《海国广记》中,则区分得相当清楚,他把文昌县东的叫“七洲山”,西沙群岛海域则称为“七洲洋”。明代黄衷的《海语》也把“七洲”指为西沙群岛海域。在清代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中称“七洲洋在琼岛万州之东南,凡往南洋者必经之所”。至此,“七洲洋”代表西沙群岛海域就更加明确了。
3.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在清代被命名为“东沙”、“南澳气”。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把东沙群岛叫做“南澳气”。他指出:“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娄古石,底生水草,长丈余。湾有沙洲,吸四面之流,船不可到,入溜则吸阁不能返。”这时所谓的“气”,是指“山川地脉连续之气”,这与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中所说的石塘之骨,古潮州而生……
原其地脉,历历可考是相吻合的。
东沙群岛所以称为“东沙”,清代谢清高的《海录》作了明确解释,他说:“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往吕宋、苏禄者所必经。其沙有二,一东一西,中有小港,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余许。”
谢清高的描述很清楚,首先确定方位,是在万山东;其次谈道,“其沙有二,一东一西”,即指现在位于东面的东沙礁和位于西面的东沙岛;“中有小港,可以通行”,则指东沙礁西部由三面环礁包绕的浅湖,南北有口可以通行;“西沙稍高,然浮于水面者,亦仅有丈余许”。
这里所称“西沙”是指东沙群岛中的“一东一西”的“西沙”,即东沙岛,现在所能了解到的东沙群岛平均高度为6米,也正与“丈余许”相接近。
4.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在清代被命名为“红毛浅”。清代谢清高在《海录》中,把中沙群岛称作“红毛浅”,并且说明,由广东前往爪哇有两条航线,一条叫“内沟”,是从西沙群岛西侧航行,“到地盆山,万里长沙在其东”,这是一条比较古老的航线。
另一条叫“外沟”,是由西沙群岛东侧,“过红毛浅,有沙坦在水中,约宽百余里,其极浅处,止深四丈五尺”,然后“到地盆山,与内沟道合”。万里长沙在其西。他所指的“外沟”是一条深海航线,现在的大船都使用这条航线。而他所说的红毛浅中的沙坦宽度和极浅处,以近代测量中沙群岛的数字比较,环礁中沙群岛自东北向西南长约为70海里,最宽处约为30海里,其中距水面较浅的暗礁有9、11、13、16米不等,这些实地情况与谢清高所称大体相符合。除谢清高的记载以外,清代汪文泰在《红毛番英咭利考略》中也说过“今夷船之出万山者,正南行约五日至红毛浅,过浅南行五日,少西到草鞋石,即万里长沙之尾也”。这里所说的“红毛浅”,也就是现在的中沙群岛。
5.南沙群岛
南沙的太平岛在清代被名为“南沙马崎”。清代陈伦炯在《南国闻见录》中,叙述台湾与东南诸洋的关系,提到“北自鸡笼山至南沙马崎,延袤2800里。”此处所称“南沙马崎”,从方向、距离来看,是指南沙群岛中的黄山马崎岛,亦即太平岛;海南岛渔民俗称“黄沙马峙”。
如果从东汉杨孚《异物志》开始记载西沙、南沙群岛算起,中国人民发现并正式命名西沙、南沙群岛的历史已将近2000年之久了。南海诸岛的一些历史名称的由来,则是中国人民长期在这一海域从事活动的结果。最迟自两汉开始,中国人民已在此区域进行活动,他们对这个海域的潮汐现象已有所认识,因此,才会出现“涨海”这一古老的名称;三国时期的“珊瑚洲”这一名称,只有在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后,才有可能产生出来的。至晋代出现“饮木”一词,可以说明在此之前,已有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居住。此后,在唐宋不断出现各种名称,同样说明中国人民在这一带继续生活的结果。
渔业民俗
传统海洋社会以渔民渔业社会(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渔业)为主要构成,其主要组织结构是渔民村落,即渔村。其日常生活民俗以衣、食、住、行体现,受海洋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以下以渔村渔民社会的生产方式为例,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渔业社会的民俗生活。
迷人的渔村风景1.渔业占验习俗渔业生产伴随着鱼汛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规律进行。因此,渔业民俗既要适应鱼汛起落的特点,又要受渔区江、河、湖、海气候变化的制约。许多地方,渔民从清明用舟筏试海起,到小满止,为集中捕捞时间。其余在闲暇时钓鱼,只有秋冬鱼味最美。渔业生产收益的好坏,甚至出舟江海的安全与否,都与气候变化有极大关系。例如,福建漳州府的海上占谚习俗就很流行。他们的“占天”看风雨;“占云”看阴晴;“占风”(飓风)看潮汛;
“占日”看晴风;“占雾”看雾雷;
“占电”看飓期;“占潮”看水势等习俗,长期形成了选择乘船出海捕鱼的有利时机,以保证人船安全,渔业生产顺利。如果没有这种自然形成的观测气候、天象的丰富经验,那就难免在捕捞时,“因风击浪,楫为摧,樯为倾,在巨大的涛声中人亡船毁”。几千年来,这种海上占验习俗,被渔民视为具有指导渔业生产和保障生命安全的大事,原因就在于此。也正因为如此,才决定这类民俗由渔民集体创造并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的特点。它是世世代代渔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科学道理,因此,多少年来,它一直具有为渔业生产服务的特性。
2.渔民的服饰舟山列岛,古时处吴越海上交界之处。春秋战国时,为越国东境句章县海中洲属;战国后期,楚灭越置江东郡,为楚国江东郡句章县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岛渔民服饰,势必要受吴越古风影响。
海边居民多长寿之谜一般来说,滨海区面向海洋,海洋空气比内陆空气受到的污染程度要轻,而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碘、氯等阴离子又比内陆空气中的含量要多,这种微量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生理需要,而且能杀菌,减少了人体患病的机会。滨海区气候一般比内陆温和湿润,温差变化不显著,不会暴热奇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的保护。滨海区有丰富的海产和繁多的食物种类,有利于调节人体的营养平衡所以,综合各个方面来看,在滨海地区生活的人长寿的就比较多了。
吴越地处海滨,吴越人为谋生常年出没风涛,诚是乃处海陲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蚊龙又与我争焉。
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同时,吴越之地除了冬季稍冷,春夏秋均较暖热,所以不仅吴越先民,吴人也喜着紧身短衣,即为”短绻不结,短袂攘卷“而且其衣襟一般都是朝左边开,即为”左衽。这种左袄衫袖口窄小,且腰间系丝带或短裙。
东海列岛渔村,自古以来,直到清朝、民国时期,乃至20世纪50年代前期,渔民冬季穿的多为粗布大襟衫,开左衽,为夹衣,初春、秋末为单衣;就连棉袄,也是左衽大襟式,棉背心,则是左衽大襟无袖;
而夏季,大多为对襟无领无袖衫。
襟上以布质纽襻。裤子则为裤腿肥大的龙裤。腰系市质“撩樵”,即为腰带。而渔妇服饰,除了左衽大襟衫和“兑裤”外,一般均在腰际系一条长及盖膝或短至膝上的裙裾,俗呼“布褴”。这种服饰,十分明显地展示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人服饰遗风。它们虽然根据海洋生产的特点和生活的需要做了不少改造,但主要特征未变。
东海渔民喜爱的十字裆龙裤,就是吴越古风在渔民服饰习俗上的集中体现与发展。清末民初,渔民中盛行用蓝色或青色斜纹花其布料制作十字裆龙裤。这种龙裤,裤腰两边用七彩丝绒绣上“八仙过海”图案,或是绣上观世音菩萨的莲台祥云,或是绣上青松白鹤,还有黄龙飞禽等图样;腰身前后裤子上,再分别绣上“顺风得利”与“四海平安”等祈求平安丰收的字样。
明清两代及民国早期,渔船上的服饰穿着还有等级分别。如春汛、秋汛,渔船上不管是船长,还是船员都穿单裤,但到夏汛,船长穿长的薄质布料裤,而船员则穿短裤。
这是因为船长一般只管操舵等,下网、拔网和起鱼货等任务都是船员承担,海水、鱼腥容易沾湿沾污衣裤,故而船员大都穿短裤。随着时代变迁,渔民服饰习俗上的这种差别也渔民的船只渐渐消失。
3.饮食习俗
民谚有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食俗正是“吃海”的例证。
山东省长岛县渔民,每年春季鲜鱼上市,家家都要“腥腥锅”,除熬鱼吃之外,多喜包大如拳头的鲅鱼饺子、鱼包子、鱼丸子和鲜鱼面。其中的鲜鱼面是渔民传统饮食的典型食品。煮鱼开锅,将面条与鱼同煮,出锅之后鱼、面、汤同食。
这种做法与这种吃法,非渔村中人莫能为。从前海岛内缺少蔬菜,副食多用海产品,当地习惯制作干鱼、鱼米、咸鱼、鱼酱、鱼肠酱、鱼子酱、蟹子酱、虾酱等。
连云港地方渔民在船上吃饭的规矩,更具有典型的渔民饮食风俗特点。上船后第一次吃鱼,必须把生鱼先拿到船头祭龙王海神;做鱼不准去鳞,不准破肚,要整鱼下锅。
最大的鱼头必须给船长吃。吃饭时从锅里盛出一盘鱼放下之后,再也不许挪动这一盘,挪动意味“鱼跑了”,对海上生产不是好兆头。向碗里盛饭要说“装饭”或“起饭”,因为盛饭的“盛”字,方音近“沉”,要忌讳。吃饭用的筷子要说“篙子”,因为筷子的“筷”字与船成碎块的“块”字同音。饭菜装好以后,不准先于船长动口吃饭。吃饭时只许蹲着,不许坐下。在同一个航次中,第一次坐在什么地方吃饭,以后再也不许换地方,否则,会被称为“离了窝”,认为对人对己都不吉利。
吃饭时,只准吃靠近自己的一边,不准伸筷子夹别人眼前的鱼菜,否则即被称为“过河”;发生这种情况,船长要夺下他的筷子扔进大海,认为这样才可以帮他躲过一次“过河”的危险。吃过饭要把筷子扔在舱板上,最好使之向前滑一滑,取意“顺风顺溜”。在海上几乎顿顿吃鱼,每顿吃鱼都不许吃光,必须留下一碗鱼或鱼汤,下一次做鱼投入锅内,这意味着“鱼来不断”。所有吃剩下的饭菜,一律不准倒进大海,要聚集在缸里,带回陆地后再行倾倒。
连云港夜景4.居住习俗沿海民居多就地取材。中国北方沿海居民多住海草房。从前北方海中多生细长的海带草,被海浪冲卷上岸,成堆成簇,渔民常用来披苫屋顶。每幢房用草达吨重。房顶苫得极厚,坡度很陡。苫成之后,为防风揭,还常用旧渔网罩起来。
这种房子,不仅外观特异,实用上也有许多特点。因为苫草很厚,隔热隔寒,确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海草耐腐烂,苫得好的房子可保50年不漏。精工苫成的百年不坏的老屋,也常可以见到。至今在中国北方沿海渔村,如山东半岛荣成一带,传统的海草房还有不少,有些已经面临倒塌,而有些则尽管已是陈年老房,却依然顽强地矗立着,诉说着历史。
以船为屋的情形,旧时在河北、山东、江苏各地沿海都曾有过。当时的景况十分简陋,大多将一般的船只略加改造,居住其中。真正集船与屋于一身,且又延续至今的,是海南三亚等的水上人家。水上人家的船虽然有大有小,但都具有功能类似的船舱,如“生活舱”、“储藏舱”等。作为居室的是生活舱,是渔民休息、活动、做饭的场所,集中在渔船的上层和中层。有的大船的生活舱面积大,还可以隔成两三个小舱。有的人家拥有两条渔船,赶赴渔场时,两船并航,到了预定地点,一条船捕捞作业,另一条载有女人和孩子的船,则驶进附近的海港守候。如此一来,留守的船就渐渐地转化成了水上住宅。
5.海商民俗
所搭海商货船,一般都是各地商人所建立的商帮的商船。中国的海上商帮多以自己的家乡籍贯为帮名,如北方的牛庄帮、锦州帮、天津帮、登州帮、胶州帮,南方的福建帮、广东帮等,这是独特的中国海商民俗。这些商帮往来贩卖货物,并且往往在常到的港口城市建立会馆,作为商帮的基地。有些商帮的会馆,发起建造的海商们为了表示对所要建造的会馆的重视,不仅匠作师傅和工人要从家乡原籍请来,即使是一砖一石,也要用船从其家乡原籍运来。如此,就增加了南北往来海上的行旅人员的数量。清朝时期,福建泉州地方的商人在山东烟台修建福建会馆,前后费时20多年,所有石料、砖瓦、木料,都从泉州运来,一切雕件与塑件也都在家乡做成,由船队运到北方组装。
这一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些商帮、工人航行的规模,也可以想象到其受风俗影响的心理。
渔家的海洋习尚1.婚姻千里异风,百里殊俗。然而,在我国北方沿海,特别是在长山列岛、庙岛群岛、渔家的习尚大致是相同的。
自古以来,男婚女嫁,均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双方父母同意后,由媒人往来双方之间,议定彩礼,然后男方到女方“下佥送婚贴(旧订婚礼式)”和商定婚期。
结婚前一天,新郎乘花娇带乐队去女方家过宿,此谓“亲迎”;翌晨,新娘盛装,头蒙遮羞布,亦称“蒙脸红”,由其兄长抱进花轿,民间谓之“抱轿”;到男家下轿时,由新郎之父或叔伯,以筛子遮住新娘头,新郎在前,新娘随后,到天井香案前“拜天地”,正堂拜祖先。
拜毕,新娘执帚扫地三下,旁人代念喜歌:“一扫金,二扫银,三扫骡马成了群”,然后,始入洞房坐床。
旧俗坐床时,新娘不卸妆,不吃喝,戒便溺,否则被人视为不祥之兆。
三天后,夫妻同回女家,俗谓“瞻舅”(回门)。为趋吉避凶,在女家停留的时间,以回日确定,一般回避砖瓦雕件“一、四、七、十”和“二、五、八”,多选择“三、六、九”回门。如逢一“瞻舅”,须在女家至少住两宿,逢三才能回来。俗曰:“瞻舅”回三,养儿做官。如逢九“瞻舅”,一般都当天回来。俗曰:“瞻舅”回九,两家都有。
盖头的来历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
2.丧葬
旧时习俗,殡俗普遍实行土葬,葬式简繁不一。一般在病人咽气之前,将“寿衣”穿好,抬至堂屋咽气瞑目,男谓“正寝”,女谓“内寝”;其后,通知至亲,此谓“报丧”;亲属省容后,始将死者装进棺里,此谓“入殓”;入殓后,在家停灵三天,死者子女穿孝服,戴素冠,分早、午、晚三次,去土地庙前火化纸扎的牛马轿夫和若干纸锞,此谓“送盘缠”;第三天早饭后,子女最后一次到土地庙火烧纸钱,此谓“辞庙”。“辞庙”归来的子女忌进家门,男性跪在预先扎好的杠架前(放置灵柩用的架子),女性站在街门旁,同时放声大哭,民间谓之“号丧”;继而,将死者灵柩从厅堂抬出来,放置杠架上,捆扎停当,杠子头(请来抬灵柩的指挥者)一声喊“起”,搀扶孝子的人,立即将预先放在灵柩前的泥盆摔碎(俗称摔“辞盆”和“起灵”),抬杠的人随即将灵柩径直抬至茔地;
掘墓穴前,或僧道或“杠子头”用雄鸡冠子血染镢刃,于墓穴地轻刨三镢(俗谓“破土”),然后众人始动手掘墓穴。墓穴掘成后,将灵柩安放于内(俗谓“落葬”),死者子女在墓穴两边各抓三把泥,扬在棺上(俗谓“抓土”);继后,众人动手将棺埋好,垒成椭圆形的土丘,子女叩拜与死者告别。从“辞庙”到“落葬”的全过程谓之“出殡”。
此外,当“起灵”之后,家里让人将死者生前用的枕糠取出,同死者卧榻上尘土扫聚一起在街头上焚化;
死者的子女从墓地回来后,先在街头围绕焚枕糠处左右各转三圈(俗谓“圈火”),再到门前预放的水盆前梳三下发,磨三下刀,磨三下斧子,然后方能进家;进家后有僧道焚香念经,是谓“镇宅”或谓“净宅”。
出殡三天后,死者子女要到墓前重新修坟墓,俗称“圆坟”。自死者去世之日起,每隔七天,子女到死者墓前烧纸,以示悼念。直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此谓“烧七”。
一周年称“期年”,两周年称“小祥”,三周年称“大祥”。至此,子女始脱孝服。出殡后,子女着素装,戒艳服,帽檐、衣领、腰带、鞋袜均以白色为标,以代替孝衫孝帽。
穿“孝”的时间长短,以与死者之间关系亲疏而定。孝期分三年、两年、一年、半年和三个月不等。如亲生子女服孝三年,亲侄服孝两年,其他按亲疏关系类推。
3.海洋节会
在中国沿海各地和岛屿地区,海民社会最看重的节日,除了与内陆地区一样普遍的春节、中秋等“常节”之外,还有其独特的、隆重的祭海节会,各地的名称均多不同,多称为“祭海节”。
祭海,就是沿海各地及各岛屿海民社会对海神、海中水族及精灵、打渔人和跑船人的亡灵等进行的祭祀活动。祭海举行的时间,一般都是春季鱼汛来临、开始出海捕鱼,休渔收网,以及民间信仰中海洋神灵的诞日、升天日等纪念性日子,仪式隆重,演变成为节日。渤海南岸的山东半岛,大多为谷雨节前后鱼汛来临、开始出海捕鱼时祭海。
在北方沿海,有的叫“谷雨节”,如山东荣成;有的叫“祭海节”,如山东即墨周戈庄;有的叫“渔灯节”,如山东蓬莱;有的叫“海灯节”,如辽宁旅顺等;中国南方沿海则多叫“开渔节”,如浙江象山的开渔节、舟山群岛的开渔节等。
在山东半岛东端的荣成石岛、青岛海洋节俚岛等大一些的渔村码头,节日活动除了祭祀各种海洋神灵外,大街小巷挤满了踩高跷、舞龙、耍狮子的人群。入夜,各个海口灯火通明。
旧时当地商家和渔行出面组织,向各行各业筹资举行盛大的“放海灯”仪式。以后的几天,各村都要组织吃大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划拳猜令,直喝得昏天黑地,还要请戏班唱大戏,最多的连续唱四五天。
“娘娘保平安,龙王保发财。”
渔民们尊奉的神灵并不完全统一,但虔敬之心是一样的。渔民们把自己海上生涯的平安和收获寄托于对海洋的信仰崇拜之上。
祭海活动在我国沿海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华人华裔社区十分普遍。
除祭海龙王、妈祖娘娘外,还有盐神、涛神、大禹、秦始皇等,还有不少地方的渔民要祭船、祭渔网、祭船桨等。这些名目繁多的祭祀活动,构成了海洋民俗文化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