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运筹帷幄的故事
23942800000009

第9章 从平民到将军的

东吴名帅:陆逊陆逊(公元183年~245年)字伯言。本名议,东汉吴郡吴县(江苏苏州)人。

陆逊出身于江东士族之家,二十一岁时到东吴孙权集团做幕僚,后升任海昌屯田都尉。陆逊在海昌期间,开仓赈济,劝督农桑,又招纳讨平了许多”山贼“,扩大了手下的部曲。

孙权很看重陆逊的才能和出身,任命他为定威校尉,并将其兄孙策的女儿许配陆逊为妻。陆逊向孙权建议当今天下大乱,群雄纷起,要成就基业非扩大实力不可。为此应先平定占据要害险地”作乱“的山越(古越地的土著部落),收取其中精锐的兵卒,扩充军队部伍。不久孙权派陆逊去”平乱“。陆逊领兵虚张声势,夜潜入山,鼓噪而前,一举击破了反叛的山越部族,其中身体强壮的强征为兵员,身体瘦弱的补充为耕户,由此得到了数万精兵。陆逊开始成为吴国的重要将领。

1.袭取荆州,崭露头角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国荆州主将关羽率军北攻曹魏襄樊。东吴驻守陆口,与关羽为邻的大将吕蒙欲乘机夺取荆州。他称病回到建业时,陆逊对他说:关羽高傲自负,只顾北进攻曹,却未戒备东吴,如能出其不意,定可夺取荆州。吕蒙因事关机密,当时未对陆逊明说。但他见到孙权后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推荐陆逊接替自己,督军陆口,观察形势,等待时机。孙权于是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进驻陆口。

陆逊到任后致书正在围攻樊城的关羽,祝捷贺功,表示仰慕钦佩之意。又提醒切勿轻敌,显出一片盟友之心。关羽阅信后,见陆逊恭敬自谦,心中大安,对东吴更不提防。陆逊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将荆州情形和夺取办法上报孙权。孙权即亲领大军潜行而上,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分为两路袭取荆州。吕蒙白衣渡江占领公安、南郡。陆逊则领兵进入宜都,又遣将乘胜直下房陵、南乡,秭归等地,前后斩获招降数万蜀军。孙权升任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收取荆州,对于扩充东吴的实力,加强与魏、蜀相抗衡的地位是十分有利的。但因此而破坏了吴蜀联合攻魏的战略格局,转移了吴蜀两国原来的战略打击目标,确是得不偿失的。

荆州是魏、蜀、吴三方面争夺的焦点地区。东吴孙权听从鲁肃联刘抗曹的建议,将荆州南郡借与刘备,形成了孙、刘联盟。刘备取得益州后即开始实行”隆中对“所制定的”荆、益两路,兵进中原“的战略计划。所以刘备出益州争汉中,而关羽则离南郡攻襄樊。关羽对东吴虽然态度傲慢,却是”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此时曹操正欲迁都,以避关羽兵锋,东吴如能协助关羽夺取襄樊,支持刘备北进中原,纵然不能一时灭魏,但必可趁势攻占屡争未得的淮南合肥地区。东吴以蜀为攻魏前驱,蜀胜,吴可乘机扩地;蜀败,吴亦可退保江东。若吴、蜀合力,则三国局势的发展会另有它途。可见这是最佳战略选择。

然而东吴除鲁肃有此战略远见外,其余诸将大都不愿联刘抗曹。鲁肃死后,他的继任者吕蒙即率先密陈主张夺回荆州的计策。吕蒙还在孙权与他讨论是否攻打曹操的徐州时说,徐州地势通阔,易攻难守,不如取荆州,”全据长江,形势益张。“陆逊与吕蒙见解相同,也是力主取荆州而自守江东,不愿联西蜀而进争中原的。吴蜀相争是曹操最欢迎的事情。在关羽北进时,曹操先是遣使劝说孙权偷袭荆州,后又将孙权答应夹击关羽的密信告知关羽。在关羽撤退时还下令不准追击,以坐观吴蜀相争。因此,袭取荆州固然为吴国争得了一个有利的战略门户,但也失掉了吴蜀联合、北进中原的战略良机,并导致了后来吴蜀之间的夷陵大战。

陆逊在荆州之役中崭露头角,成为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新一代军事统帅。

2.夷陵拒蜀,火烧连营

公兀221年七月,蜀国刘备为夺回荆州,报关羽被杀之仇,亲率五、六万大军东征伐吴。吴主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领兵五万抗拒蜀军。当时吴蜀界境位于巫县(四川巫山)一带,刘备大军东进势如破竹,直至獍亭(湖北宜都北)、夷道(宜都),与陆逊所率吴军主力相遇。蜀军在夷陵(即西陵,湖北宜昌东南)、犹亭间依山据险,扎下连营与吴军相持。蜀军前锋还在夷道将吴将孙桓围住。

刘备急于进兵,命将军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挑战。吴军诸将都要迎敌交战,陆逊认为其中有诈,不许出战。后蜀军果有伏兵从山谷中撤出。陆逊命吴军谨守防地,相持不战,甚至连夷道之围也不派兵解救。诸将都认为陆逊畏敌,十分不满,陆逊上书孙权说:夷陵是国家门户,若失此要害之地,则荆州难保,须坚守必争,不可放弃。刘备远离本土,深入险地,而且过去用兵,胜少败多,不足为虑。蜀军起初水陆并进,尚有威势。如今舍船登岸,结营扎寨,察其布置,又无他变。因此破敌不难。主上可高枕勿念。

吴蜀双方相持已近七、八个月时,陆逊认为时机已趋成熟,下令准备与蜀军决战。吴军诸将都说:起初就应当与刘备交战,现蜀军已深入五六百里,相持七、八个月,要害险地都加以固守,再行攻击必定无利。陆逊解释道:”备是滑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于是先派兵试攻蜀军一营,失利而回。诸将不以为然。陆逊却说:”我已有破敌之策。“当下选派军兵持茅草,点燃投烧敌营。

蜀营依山而设,首尾相接,火势一起便连成一片。陆逊即命诸将率领各部兵马,同时俱攻。蜀营处处起火,兵马溃散,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刘备退守马鞍山,陆逊督率诸军四面围攻,蜀军大败,死伤数万,刘备仅以身免,乘夜逃回白帝城。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在夷陵之战中,陆逊用兵之妙,不亚于赤壁之战的周瑜,其主要特点是:

(1)选择了势在必争的作战地域

夷陵是荆州的门户,蜀军东进的必经之路,正如陆逊所言:”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当初吴军主力若在建平、秭归等地迎战蜀军,一则蜀军是水陆并进,顺流而下,其势不可挡。二则建平、秭归等地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吴军后勤供应难以保障。而夷陵则是山区与平原交界处,若吴军再往后退,则地势渐趋开阔,防守不易,所以陆逊决定率军扼守夷陵,既可利用山险阻挡蜀军前进,又便于得到荆州的军资粮草,确是理想的作战地域。

(2)实行了避锐乘疲的作战方略

蜀军远征,利在速战,且顺江而下,可趁势直进。但刘备到夷陵后却放弃水路,舍船就步,依山扎寨,处处结营。陆逊看到了蜀军这一致命的弱点,故对急于求成的吴军诸将说:”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以卒攻“。只能观其变而”徐制其弊耳“。陆逊实行相持不战,徐制其弊的作战方略,转化了吴蜀两军的攻守态势,导致了夷陵之战的最后结局。

(3)显示了坚定冷静的作战意志

陆逊首次出任全军统帅,即抗拒由刘备亲自统率、大举东进、连战连捷的蜀军,而所属诸将又或是勋臣宿将,或是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陆逊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意志坚定,头脑冷静,知己知彼,临危不乱。蜀军虽强,可他善察其布置,观其变化,寻其弱点,击其不意。诸将欲战,他持重坚守;诸将不满,他不为所动;诸将不听调遣,他按剑直言:”偻以书生,受命主上……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陆逊坚定冷静的作战意志保证了他作战方略的贯彻实施,及至战后,吴军诸将才深为陆逊所折服。

3.董督军国,抗魏守土

夷陵之战后,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孙权出巡,则由陆逊”董督军国“。不久,吴蜀重修盟好,共约抗魏。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春,蜀相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五月,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奉孙权令,用诈降之策诱使魏大司马曹休率步骑十万进入皖地(安徽潜山)。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统御六师,摄行王事,迎战魏军。曹休虽已知晓,却自恃兵马精多,欲与吴军决一胜负。

吴将朱桓献计:曹休是皇室贵亲,并非智勇名将,此战必败,若在险阨狭道的夹石、挂车,伏下重兵,断其退路,可尽灭魏军,生俘曹休,臣愿率部前往,如得曹休,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孙权与陆逊商议,陆逊以为不可,他自率主力居中,命大将来桓,全琮为左右两翼,三路并进,大败魏军于石亭(安徽潜山东北)。魏军退走,吴军追至夹石,斩获万余兵卒和大批骡马车乘军资器械。吴军凯旋而归,孙权让左右侍从以御盖遮覆陆逊,赏赐御物上珍,殊荣无比。

石亭之战,陆逊不用朱桓”伏兵夹石,尽灭魏军,乘胜长驱,割据淮南“之策,甚为可惜。当时魏明帝曹叡继位不久,好独断专行,重用并无真才实学的曹休、曹真。而蜀相诸葛亮正处心积虑,筹划北伐。如陆逊用朱桓之策尽灭曹休十万魏军,割占淮南进逼许洛,与诸葛亮北伐之军遥相呼应,则魏国受两面夹击,势难兼顾。但陆逊只与魏军正面接战,未断敌退路,更不愿乘胜深入追击,所以虽然将魏军击溃,却未能全歼,也不曾扩地,大大缩小了作战的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失去了”万世一时“的战略良机。此后,魏国司马懿主掌兵权,而蜀国诸葛亮北伐接连失利,使吴国再无进逼中原的良机。

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执掌军国大事。孙权欲派兵渡海攻取夷州,陆逊上书说当今天下未定,应爱惜民力,跨海万里袭取夷州,风波难测而未必有利。现江东历年兴兵,民众饥寒损减,应该休养士民,放宽租赋,蓄积力量,以图发展。孙权不听,仍派兵而往,后来孙权又因辽东公孙渊斩杀东吴使臣,欲率军越海亲征。陆逊上书劝谏:现强敌在境而陛下乘舟远征,必导致邻敌乘虚而入,届时后悔无及,难道为了远在辽东之事而舍弃江东的万安本业吗?孙权接受了劝谏,停止了亲征之举。

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孙权任陆逊为吴国丞相。陆逊因参与”太子之争“屡受孙权责备,终于忧愤而死,时年六十三岁。死后家无余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