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
23945000000018

第18章 你的压岁钱去哪里了

关键字:理财;月光族

我国过春节时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传统习俗。那么,你每年收到的压岁钱都去了哪里呢?是买玩具了还是买学习用品了?是攒到储蓄罐里了还是存到银行了?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选择。其实,不光是过年有压岁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们手中平时也有了或多或少的零用钱,但是,这个钱去了哪里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中国小男孩和美国小男孩在“六一”儿童节的活动行程。

中国男孩:13岁,某小学

过节收入:爸爸和爷爷给的200元。

使用情况:早上和小伙伴一起去学校参加活动。先去商店里,花20多元钱给好朋友买了个小礼物,坐出租车7元钱,中午和几个同学去肯德基会餐,每个人花30多元,下午学校放半天假,买几本心爱的漫画书奖励自己,又付20多元,打车到家门口的超市旁,再买一些零食带回家,花去30多元,剩下的以后再用。反正很快就会花出去,所以,也就没必要存银行了。

美国男孩:13岁,某小学

过节收入:妈妈给的100元。

使用情况:花1元钱坐公交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家里带了食物,参加中午野营活动。途中经过商店下车,挑了个小伙伴喜欢的礼物,花了10元。下午回家,经过玩具店,仔细看了价格标签,花了40元买了个很久以前就喜欢且不易损坏的玩具,以便将来不要时可以低价转卖出去。经过银行时,把剩下的40多元存入自己的账户。从5岁到现在,他的账户上已经存了1万多元了。准备用来学习基金、股票知识,并拿出一部分进行投资。这些钱不停地累积之后,将成为他上大学的费用。

美国人认为,理财教育是孩子成长中关键的一课,因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不能从小掌握理财之道以及学会适当处理投资事务,便会逐渐被淘汰。因此,理财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坚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长大后无论是事业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能更合理地运用资源。在西方教育中注意针对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按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培养理财观念,学会挣钱和节俭。我们可以大概参考一下美国制订的对孩子们的理财教育课程。

3岁:辨认钱币,认识纸币和硬币的币值。

4岁:知道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并明白无法拥有所有的东西,必须做出选择。

5岁:能看懂价格标签,并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比较商品的价格标签与自己拥有的钱,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可以通过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赚钱。

9岁:可制订简单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积攒零钱,以备大笔开销使用。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较长的开支计划。

12岁以后: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社会、家庭的实际情况与美国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这里,并不是要同学们按照上面的规定执行,而是主要想让同学们树立起一种理财观念,了解一些国外的理财知识。

日常生活中,如果同学们把每年的压岁钱、零用钱等全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父母到银行办理开户,或是到银行存钱时,也不妨一块儿跟上父母,亲身体验了解一些基本的开户、存款以及提款的流程,知道银行的日常业务以及金融术语,并慢慢养成记账的习惯。

当然,理财并不是要教大家“吝啬”,成为“守财奴”,理财最终的目的是要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明白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为了钱丧失最基本的道德、人伦底线,一定要做一个理性的“财迷”,钱最终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被钱奴役,成为钱的奴隶。毕竟,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是“钱”所不能代替的,比如亲情、友情、快乐、健康以及帮助别人得到的感谢等。

小时候主要注重的是理财观念的培养,而成年后则进入“实战”阶段,需要真真切切与理财打交道了。

你听说过“月光族”吗?这是个近几年才被创造出来的新词语。它与月亮、光线什么的天文、物理知识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月光”就是每月赚的钱都被用光、花光,“月光族”当然就是指这一类人了。“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的一代,他们与上一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注重自我享受,追求生活品质。当然,“月光族”中也有因为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基本开销的一类人。“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储蓄族而言的。“月光族”的口号是:挣多少,花多少。他们表面的生活看似风光无限,令人羡慕,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危机。比如工作上由于某些原因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怎么办?比如家里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万一需要看病怎么办?而自己也将面临结婚买房、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怎么办?哪怕是自己准备出国旅游开阔眼界都需要一大笔钱怎么办?难道还要靠父母资助继续做“啃老族”吗?

也有人说了,我不会每月花光光,每年还能剩一点儿钱够零花。这总可以吧?这种情况其实也很类似“月光族”,平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还好,但是“风险抵御系统”很弱。

通过理财要实现抵御意外事故、财富累积增值的目的。此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代家庭呈现出“4—2—1”(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结构,更应及早制订适宜的理财计划保证自己的父母和自己老有所养。

事实上,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生的大事,对理财要严肃而谨慎地去看待,甚至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应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投资计划,如股票、基金、黄金、古董收藏等。这样的资金“分流”可以帮助你克制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许多理财专家都认为,一生理财规划应趁早进行,以免年轻时“花钱如流水”,老年后却捉襟见肘。当然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经验不足时先从小额投资开始,以降低投资风险,达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无财可理,只要有经济收入就应该尝试开始理财。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现在每月拿出500元的资金,在银行开立一个账户,暂时不管利息,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12万元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数目更不小了。

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快乐与满足。合理、正确地创造财富,不要被金钱所役、所累是每个人都应持有的态度。“贫穷并不可耻,有钱亦非罪恶”,要靠“积少成多”、“钱滚钱”地逐渐累积、平稳妥当的理财规划逐步实现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