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冷眼读人心
23954700000010

第10章 黑暗中的蝙蝠最容易被擒住

◎男女恋人之间的约会,时间定在晚上,地点定在黑暗的环境中,一般而言成功率最高。

◎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戒备心理是最低的。

◎恰到好处地掩饰缺点,远远胜过表现自己的优点。

突然接到朋友发来的请帖:我要结婚了。

很诧异,一个半月之前刚刚见过他,还没听过他有女朋友的事情,突然就说要结婚了。我想,朋友作为文艺青年,可能比较青睐闪婚。

在婚宴上,看到了新郎新娘,新娘身材高挑、面孔漂亮,单单在形象上,朋友就输了很多分。他们两个人的结合,真的应了一句古话:郎才女貌。

后来,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原来朋友和她约会时,由于白天两个人都在忙工作,于是约会全部安排在了晚上。两个年轻人,两次约会之后就已经如胶似漆了。

朋友的妻子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如果在白天,能看清外貌,绝不会同意。

朋友呢,也是这样对我们说,我这个文艺青年,有知识,长得也挺秀气,一定要找个很漂亮的、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脸上有个雀斑、痘痘都不行。如果在夜晚,看不清她的面貌,也不一定同意。

男女恋人之间的约会,时间定在晚上,地点定在黑暗的环境中,一般而言成功率最高。

说归说,小夫妻感情很好,大家有目共睹的。

一年之后,我再次收到一张请帖,兹为我儿拂晓举办满月宴,敬请光临为盼。

我想他给孩子取名为拂晓,正是幸福的写照。

生活中,年轻人初次约会,最好安排在晚上,到那种只点了蜡烛的餐厅饭馆,这不仅仅是需要浪费的氛围。

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经过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两个陌生人之间彼此都会根据对方的反应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特别是对不了解但又迫切需要了解的人。这时,人的内心是矛盾的,存在着一种戒备感的同时,又想尽量把自己好的方面展示出来,把弱点和缺点隐藏起来。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完全满足了内心的需要。黑暗的环境中,双方彼此看不太清对方的表情,戒备感会很容易消失,光线比较暗的环境,戒备心理是最低的。更多的是一种安全感,同时,黑暗的环境,也能够帮助自己把弱点和缺点隐藏,更好地展现自己。这种环境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黑暗效应”。

这种心理解释了为什么在灯光昏暗的酒吧、舞厅,陌生人之间比在普通场合更容易相互认识,甚至更容易产生恋情,因为太明亮的光线会令人不放松,从而提高警惕性和戒备心。

心理的缺点让人在黑暗的环境下,容易放松警惕,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掩饰自己的缺点。

沟通的场合中,想要更多地了解一个人,希望和对方交心,不妨试着利用一下“黑暗效应”,这样对方向你推心置腹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可以根据判断,对症下药,选择对方喜欢的话题,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学会利用“黑暗效应”,但同时也应该避免黑暗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黑暗的环境中,容易放松戒备,很容易将一些平时守口如瓶的秘密泄露出去。这对自身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人际关系中,根据“黑暗效应”,要学会在展现自己优点的同时,掩饰自己的缺点。很多场合中,恰到好处地掩饰缺点,远远胜过展现自己的优点。

比如,和别人进行商业上的交谈,你的产品质量好是优点,但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高则成了缺点。如果一下子将自己最贵的产品拿出来,因为价格非常高,别人可能会吓一跳,在心理上对产品的高价格耿耿于怀,随之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因此,你要先给他看普通的产品,等你跟他聊开了,他对产品的质量比较了解了之后,再给他看更好、更贵的产品,这时他内心就会非常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