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真
23957800000014

第14章 没有认真就没有执行

执行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这样的企业里执行观念是深入人心的。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执行意识如果下属不能认真执行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等。

员工的执行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急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将好的思路落实于具体执行时间表上,导致好的思路和策略形成空谈;安排工作不到位,执行任务拖拖拉拉;执行过程敷衍了事。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漏洞,再好的策略也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

有位老板说:“我的思路已经到位,关键是下面的员工跟不上。总部制定的策略、计划,总是不能在分公司得到认真执行,分公司总认为总部的方案不好,叫他们自己出方案,他们又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也没有任何专业性,让你没办法批准。刚开始我以为是我们做计划的方式有问题,后来采取了参考下面人如何做计划的民主做法,还是不行。整个公司的效率非常低,真是头痛,基本上所有分公司都是这样。”

成败关键在执行。员工缺乏认真执行的精神,将会直接导致在贯彻企业经营理念、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削弱了管理者、员工的斗志,破坏了工作氛围,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利益。长此以往,它将会断送企业的前程。

所以,每位员工都必须提高自身执行力,认真执行老板和上司制定的策略、计划。在这方面,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身边调来一位入伍不久的小战士当警卫员,这个战士名叫赵国如。为了迎接北上的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必须消灭阻拦在前面的国民党军队。

这一天,徐向前作完战役部署,便让警卫员赵国如给第4军军长许世友传达一项命令。徐向前将命令口述了一遍,让赵国如复诵,赵国如觉得只要把基本意思说明白就行了,不用逐字逐句地背,因此有意无意地将“拂晓前必须到指定地点”的“必须”二字给漏说了。开始几遍,徐向前只是皱皱眉头说“重来”,几遍下来,他见赵国如还是毫不在乎的样子,便严厉地批评道:“你是干什么吃的?我又不是外国人,你听不懂中国话呀!传错一个字也不行!红军的军规你知道不知道?”赵国如这才明白这件事丝毫马虎不得,便认认真真地一字无误地又复诵了一遍。

赵国如一路赶往第4军军部,遇到几个一起入伍的老乡连招呼都没打。

见到许世友军长,准确无误地传达完命令,许世友问:“徐总指挥的命令你一字没添,一字没漏?”

赵国如答道:“一字没添,一字没漏。”

许世友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喝杯水,赶回去吧!记住:传达命令不是说书篇子,添油加醋是不行的。”

赵国如一边喝水一边回答说:“还敢添油加醋呢!因为复诵时漏了两个字,总指挥差点枪毙我呢。”

赵国如又匆匆赶回复合。徐向前总指挥这回赞扬他执行任务速度快,对他和蔼地说:“刚才你真乱弹琴,传达命令可以不严肃吗?一个字说错了,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和千百名红军战士的生命,也关系到革命的大局,这可是军队所绝不允许的事情。小鬼,我骂了你是不对的,我检讨。可是你如果传错了命令,误了大事,我认得你赵国如,军法可不认得你赵国如,枪毙怕还是轻的哩!记住,小鬼,对待任何革命工作,没有认真就没有执行,一定要认真负责!”

没有认真就没有执行,强调的就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个细节。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队伍正是认真做好了战略、战役、战斗部署的每一个细节,正是认真地将群众政策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中去,所以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最终也迎来了解放全中国的胜利。这种凡事认真执行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保持到今天。

现在企业组织中的优秀员工,必须具有这种精神,在执行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关注细节,做到认真细致,尽善尽美。一定要记住:执行大意不得,一个细小环节的纰漏,往往会摧毁一项宏大的事业。

也许你听说过下面这个故事。

1845年,一场关乎英国命运的战役爆发了。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决心拼死一战,以捍卫自己对英国的统治权。战役开始的当天早上,理查专派一名马夫去为他喂饱和备好战马。

马夫领命之后,直奔马棚,牵出那匹曾为理查三世立过赫赫战功的千里马。这匹宝马好似早已与主人心有灵犀,眼神里杀气腾腾,浑身充满了战意。喂料、饮水、配鞍……一切准备就绪,马夫突然发现马掌还没有钉。眼看战斗打响的时间马上就到了,马夫急匆匆地牵着马来到铁匠铺催铁匠快点给马钉掌。

铁匠翻拣了半天为难地回答,“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铁片已经用完了。”

马夫急得团团转地叫道:“敌人正在逼进,我等不及了,有什么你就将就用什么吧。”

铁匠不敢再多嘴,赶忙从一根铁条上弄下4个马掌,钉了3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了。便战战兢兢地对马夫说:“还得需要点时间砸两个钉子。”

“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你没听见军号响吗?凑合一下就行了。如果晚了国王会怪罪到咱们俩头上的。”那铁匠只好凑合一下。

激烈的战斗打响了,理查三世一马当先,率领部队冲向敌队。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便掉了,战马跌翻在地,把主人从背上掀下来。

还没等理查从地上爬起来,那匹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见国王倒下了,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敌人的军队排山倒海般包围了过来。

理查三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不一会儿,敌军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马,马,一马失社稷!”莎士比亚的名句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告诫后世人执行中的一个小疏忽往往会带来非常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将“认真”二字贯穿于执行的始终,始终一丝不苟地像红军战士那样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像理查三世的马夫那样事事“将就”、“凑合”着过的员工,迟早会误了公司的大事,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