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真
23957800000027

第27章 要认真,但不要“一根筋”

跳出认真的陷阱

认真与场合有关。不分地点不看对象的刻板认真,往往使人处于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制。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断了一条腿,瞎了一只眼。他想把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民瞻仰,就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那个画家很认真地画,画得很逼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相,怎么传得下去!”就把那个给辞退了。于日又请来第二位画家,这个把国王画成单腿跪下,正在闭着一只眼睛瞄准射击,这样既把他的优点全部显露出来,又把他的缺点全部掩盖了。国王看后非常满意。

认真永远都值得提倡,但是“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凡事有“度”,认真也不例外,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的一味“认真”,就成了“一根筋”,最后让自己落入尴尬的境地,吃亏的还是自己。

职场上这样的教训很多。

某公司宣传部职员孟君,在送阅一份内部参考材料给经理时,见经理提笔改动了材料中引用的某报纸的一段话。

“这句话不能改。”阿文提醒经理。

“为什么不能改?”

“这是引用报纸上的经典!”

“报纸也有错的时候!”经理瞪了他一眼。

“不用这段话也行,但改动经典肯定不行。”孟君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经理粗着嗓子喊道。

从此经理记住了一个小小职员对他的顶撞。每次研究晋升主管时,最具备实力的孟君都由于某种原因而败退了。

谁说报纸上写的就一定正确?就不能改?就算这位经理改错了,也不过是一份内部参考资料而已,无碍大局,无伤大雅。作为下属、又何必非要争个谁对谁错?就算最终证明自己是对的?又有什么好处?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权威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说法。而在一个单位里,领导者由于特殊的身份,很在乎下属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来事的重要“指标”。

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过于认真,伤害了领导的面子,恐怕自己的前途就会不妙了。

如果领导对你的责难是错误的,尽管真理在手,要澄清或纠正仍要讲策略。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表白。用工作中的表现来反驳老板,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认真”,还是少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