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认真
23957800000028

第28章 苛刻求全不是认真

鸡毛蒜皮的小事过于认真便显得固执,剑拔弩张的僵持则可能酿成大祸。要认真也要懂得包容,包容别人,包容自己。

认真的态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刻求全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我们在上一章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就可以让工作无限接近完美。但是,学过极限的人都知道,“无限接近”不等于“达到”,我们提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既然完美并不存在,苛求完美就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

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美珠有瑕”。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是没有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在自然,美在朴实,美得真切。而渔夫想得到的是美的极至,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消失在他追求过于完美的过程中了。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就如同缺失双臂的维纳斯,能给人无限的遐思,美丽也在这样一种遗憾和遐想中成为极致了。

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宜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就像工作,如果只发现其职业的不足与缺点,而不善于发掘它的闪光点和长处,就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块天地。

职场中,有些人总有这样一些表现:

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累得够呛,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般好……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强者,他们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害怕缺憾。完美主义的问题正是在于“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

很多人把追求完美与努力做到最好混为一谈,事事追求完美,时时追求完美。认为这样就会赢得老板的欢心和成功的曙光,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努力做到最好”与过于追求完美,两者有着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可以达到的、令人满足和健康的工作习惯;后者则是无法达到的、令人沮丧和神经质的,而且是极度浪费时间的一种工作习惯。

一个人一旦被“完美”俘虏,在工作时,他就不允许出现一点点小错误,一旦发现就不依不饶,耿耿于怀,甚至在很长时间内都为此寝食难安,最终伤害自己。

何飞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参加工作的第一天,上司就交给他一项工作,让他三天后提交方案。三天后,何飞来到上司的办公室,将他的工作结果提交上来。上司惊讶地发现,何飞一下子做了十多种可能的方案,且每项方案都因其存在的弊端,被何飞一一否定,有始无终。上司从中捡出一份,让何飞两天内彻底做完它。可是,第三天何飞仍没能完成。上司问其原因,何飞答道:“其中的小问题太多了,我根本解决不完它。”最终何飞因没完成任务被炒了鱿鱼。

在工作中,尽量将工作做到最好,而不是做到完美,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已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再多忧虑或担心也不会让你的最后成果更好的话,再做下去就会适得其反,一定要制止自己过分追求完美的冲动,以免陷入苛刻求全的陷阱不能自拔。

除了不要让自己过分追求完美,对别人也同样应该如此,特别是对于那些凭着自己的努力,已走上企业领导岗位的人来说,对下属或合作伙伴苛刻求全更是职场大忌。

我有位才华、品德都很出众的朋友,我们俩相识已有十余年了。初时我们同在一家公司打工,分任两个部门经理,后来他辞职开辟自己的天地,本以为以他的能力,他的公司定会很快上一个台阶的,殊不知,他做的一直都不顺利。

为什么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太苛刻求全了。

记得我们每次见面聊天,总在听他抱怨、指责别人,这些人包括他的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下属,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的缺点和不足,然后抱怨同这些人共事有多么困难,他总也找不到令他满意的伙伴和员工。

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也总在劝他:许多人并不是故意同你作对,只不过是个性、习惯的原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与人相处要尽量地看人长处,用人长处,不要老盯着人家的缺点不放,你又不是要找个道德楷模,等等。

说归说,下次见面依然如故,他的公司事业依然没有起色。

有不少优秀人才可能有着与我这位朋友同样的毛病。他们自视甚高,自律甚严,过分认真乃至较真,在他们眼中,周围的人身上全是毛病,他们在用自己的标准、好恶去衡量要求别人。他们不乏精明,但少了一份应有的糊涂和容人的胸怀。这样的人或许是做具体业务的好手,但绝不是好的管理人才;与他们可以成为好朋友,但要做整天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很困难,尤其是做他们的下属。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合作共事也一样,如果苛求每一个下属或合作伙伴都完美无缺,那么寻遍天下,也很难找到你要找的人,更别说组建一个团队,整合一批人,去从事某一项工作了。

学会包容吧,包容自己,包容别人。记住:苛刻求全不是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