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渭河的明天: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集
23974400000035

第35章 渭河水资源评价和整治方向

潘家铮

我们组14位专家这次随政协钱正英副主席来渭河考察学习,收获和启发很大。很多资料还有待回去后深入消化,再提出看法。昨天我们开了个小组会,大家初步交换了意见,今天我把多数同志的初步看法归纳汇报一下,不妥之处请其他同志补充、修正。

通过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渭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到省里和地方上的同志们,为开发渭河流域进行了不懈的、艰苦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和科教方面的进展更是喜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建成10多万处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着深层次、复杂和迫切的问题。就水利方面而言,渭河流域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和北方其他缺水地区有共性,即多年来的发展是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这种做法今后难以为继,现在就应扭转,我们高兴地看到,省里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行了渭河流域综合整治的规划研究,初步提出了各项意见和措施,走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渭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扼要地讲,就是流域内水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流量锐减,为了保持发展速度,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相互争水,形成不合理的配置和低效利用,使生态环境恶化,包括地下水过量超采,形成大漏斗,河道萎缩、河床淤积、防洪问题激化、水质污染,不少地方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另外,渭河流域还有个特别的情况,就是受下游三门峡枢纽的影响,渭河下游段河床抬高,形成悬河,防洪负担日益沉重,这些灾害隐患必须解除。

所以,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渭河及关中地区的建设成就巨大,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和急迫的。省里提出要对渭河流域进行综合整治,全国政协把这作为重要提案进行专门考察,中国工程院在西北水资源咨询项目中将渭河流域作为重点研究之一,都是十分正确的,把这个整治工程作为国家项目研究和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讲几个问题:

一、渭河的水资源评价和整治方向

据资料统计,陕西境内渭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包括过境水量)约115亿立方米左右,人均约600立方米,亩均约400立方米,按一般标准衡量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本地区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今后还将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将加快,水资源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增长。据介绍,现状本地区就缺水,许多城市缺水现象确实存在,预测到2010年缺水量将更大。专家们讨论后认为,水账还需进一步弄清,总的影响是预测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偏高,但未考虑或较少考虑生态环境用水。例如:不考虑冲沙用水和水土保持用水,合理基流量也偏小,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我们认为本地区属于相对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其次,本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极大,来水量与需水过程很不协调。相对而言,本地区调蓄及供水能力不足,现在的一些管理体制不利于节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因此,又具有工程型和管理型的缺水性质。

第三,本流域治理力度很小,城市、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渭河,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又具有污染型缺水性质。

但是,也应指出,本地区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是降水量较大,不是干旱地区,只要妥善、高效利用本地水资源,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水治污,再适当调一些外面的水源,解决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是完全可能的,这比某些干旱区域或海河流域要好得多,对此,我们应有信心,重要的是要选择正确的治理方向和措施。

总之,专家们认为,总的讲,本地区是相对缺水地区,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污染型缺水因素都有,但资源型缺水并非最主要因素。而且能外调来的水量毕竟有限,也非短期内能实现。因此,我们完全同意王副省长提出的综合整治渭河的一些原则和指导思想,就是要立足于本流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要以节水为前提,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农业、工业、城市用水都要大挖节约潜力。具体讲,农业方面的节水灌溉,陕西虽已走到全国前面,但仍大有潜力,灌区也不宜再过多地发展;工业方面的用水增长过快,必须抓紧产业结构转轨,积极发展耗水少、产值高、有地方特色、地方优势的产业;在城市生活用水方面,指标太高,应降下来,采取有效政策,利用价格杠杆大力节水,要结合治污,大大提高城市、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总之,必须改变我们的规划思想,以供定需,不能以需定供,还要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逐步走向统一管理、合理调配、科学使用水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修建必要的调蓄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一定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希望不要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工程建设上。

关于节水、治污、生态、农业、城市、工矿方面的问题,将由另两组汇报,我这里不多说了,下面再就工程布局方面来谈点看法。

二、跨流域调水

上面说过,适当地由外流域调入一些水量是合理和必要的。调水有三方面来源:西部引洮入渭、南部引汉入渭、东部引黄入渭及其他一些较小的调水工程。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以引洮入渭较为合适、可行。

洮河多年平均径流48.21亿立方米,现状用水和预测的发展较少,尚有较多余水入黄。洮河与渭河上游相距较近,因此引洮入渭是可行的,具体有两类方案:一类是与甘肃在建的九甸峡枢纽工程结合起来,利用其取水口、总干渠输水入渭河。优点是可以利用九甸峡水库进行调节,并可利用部分在建工程,问题是要加高九甸峡大坝,加宽渠道,该工程已在施工,牵涉面多。另一类是在九甸峡的上游另找坝址,筑坝引水,用独立的隧道输到渭河,例如在岷县以下筑低坝引水,经24公里输水隧道汇入渭河支流沙榜河。

我们的初步看法:从洮河适当调10亿立方米左右水量入渭,是合理的、可行的,鉴于九甸峡已在施工,拟以上游独立隧洞引入渭河为宜;在调蓄方面,可在陕西境内利用新建及现有水库进行调节,24公里隧洞目前已不是什么难题,调水后对九甸峡的发电有一定影响,应该仔细研究运行方式,减少影响,并给以必要的补偿。建议该工程在水利部领导下深入研究方案,促其早日实现,从源头上增加水量。

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实施后,还可引黄入洮、引洮入渭,进一步增加入渭水量,作为中期、远景水源。

引汉济渭工程是在拟建的汉江黄金峡枢纽引水,建抽水站,扬程400米,然后通过79公里引水线路(其中穿秦岭的洞长39公里),汇入西安黑河上游。黄金峡多年径流量81亿立方米,拟调水12亿立方米,在水量上看是可以容许的。远期还可以引嘉(陵江)济汉(江),增加向渭河的调水量。这个工程规模及投入较大,可作为中远期向渭河补水的方案。建议继续做好前期工作,并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规划中留出济渭的12亿立方米水量。

还有一个较小的水利工程——引红济石,是引褒河水到石头河,规模不大,但能缓解一下水资源的短缺,专家们对此都是赞成的态度。

引黄的问题。在古贤枢纽建成后,由古贤引黄河水到渭北高原地区,这需结合古贤水库的兴建规划来实现。据了解,近期内尚不能很快修建。

此外还有“引嘉济渭”的规划,需建长引水线路和高扬程提水,工程难度及投入很大,近期内难以实施。

综上所述,跨流域调水以引洮入渭最为现实可行,值得加快研究,包括经济方面的研究,争取早日实现。

三、流域内的工程建设

陕西省已规划研究了许多流域内的调蓄、引水和防洪工程,除已开工的外,我们认为较重要的有小水河水库工程及东庄水库工程。

东庄水库工程位于泾河上。据资料,坝高160.5米,总库容15.16亿立方米,采取蓄清排浑措施,可长期保留调节库容7.8亿立方米以上,能对泾河来水进行调节,年提供水量7亿立方米,并有显著防洪作用,是陕西省唯一的最大的待建水库。

东庄水库工程已研究数十年,由于建库后泥沙淤积问题较为复杂,一直未能兴建。经过最近较深入的研究试验,认为建坝对下游泥沙的作用是正面的。现已将项目建议书报计委、水利部。

专家们认为,东庄水库的泥沙问题很复杂,建库的效益主要是灌溉、供水和防洪。我们认为有一个重要前提:东庄水库的运行,必须保证有利于下游泥沙的冲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发挥灌溉、供水、防洪效益。否则就弊大于利,蹈三门峡覆辙。必须注意:在多沙河上修建大库,消减了洪峰,有的时候是要产生副作用的。据资料介绍,这一问题可通过调水调沙得到解决,我们希望在审批和实施时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做到有利无弊。

小水河水利枢纽,规划在宝鸡峡上游建低坝,引水到支流小水河,在小水河上修建水库进行调蓄,可为下游灌溉提供8000万立方米的水,为下游城市增供1.6亿立方米的水,在引洮入渭工程完成后,还可参与调蓄引洮水量。

专家们认为,这一工程是合理和可行的。对兴建时机,有的专家以为可以早建,有的建议可与引洮入渭同步建设,可在下一步审查中确定。

除了上面讲的东庄和小水河水库外,本流域内规划的其他调蓄和防洪工程较多,我们只考察了一小部分,所有这些工程(包括下面提到的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应统一纳入综合整治规划中,已批准的要保质保量完成,待建的要实事求是地做好研究设计工作,一定要顾全大局,有利无弊,按照基建程序进行。

四、渭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

渭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渭洛河防洪续建工程、南山支流综合治理工程、335米高程以下陕西移民的防洪保安工程以及河道疏浚和清淤工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些工程都应该纳入到总的治理规划中,实事求是,精心设计,一定要做到有利无弊,按照基建程序办理。上面这些工程都属于治标的性质,渭河下游的情况变坏,是潼关淤积高程在1964年后不断增加,而且居高不下,以及黄河、渭河的来水来沙量变化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深入地研究在新的形势下,采取什么措施降低潼关的河床高程。例如,小浪底工程建成后,三门峡枢纽的运行方式如何加以改变,以及以后增加冲沙流量的问题,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小浪底水库已经建成,一般年份下,三门峡水库的防洪、防凌、春灌等任务都可以缩减。有条件更有必要重新研究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包括它的改建。过去定的一切措施都可以重新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来降低潼关的河床高程。据了解,现在水利部和黄委会已经将治理工程作为重点开始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弄清问题的基础上,如果确认潼关河床的淤积高程与三门峡运行方式有关,而改变它的运行方式,或废弃电站,再次改建,只要能够解决潼关高程问题的话,是应该决策,坚持进行的。建议作为一项紧急任务深入研究,工程项目组也可以对工程的一些重大原则进行研究,提出建议,供国家决策参考。

最后建议,必须进一步抓紧进行的工作。第一点,我们感到目前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比较分散,各地区、各部门都有他们的设想和要求。我们建议将现有的各项规划、各种建议、各种要求加以集中、综合、扩大、提高,提出一个渭河流域综合整治规划,把水资源的情况,工农业、城镇发展的要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节水、防污、结合等等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上下游、各部门统一考虑,科学安排,切实可行的总规划,作为指导今后治理工作的一个总方针。在做这个总体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我们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泥沙是长期存在的,治污和保护生态是绝对必要和非常艰巨的。要坚持以供定需、实事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快使水资源增长达到零增长,不可以走老路,即使是我们的那些传统的规范做法。第二个建议,抓紧研究以后降低潼关河床淤积高程的措施和方案。第三个建议,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的实际水量急剧减少的真正原因。第四,对引洮入渭工程做进一步的论证落实,取得甘肃省的理解和支持,报水利部审定。第五,建议调查研究由于管理体制问题影响节水和不利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情况,依据改革政策,供省领导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