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穷非足
24204200000002

第2章 No.02

“陪我去小卖部。”

“不去。”

“我请你。”

“走!”

还记得那个昏昏欲睡的课堂,炽热的夏天燃烧着珍贵的青春,教室窗外的老榕树趴着些许贪婪而又懒惰的蝉的叫声伴着每一个无聊的四十五分钟。

在那热的流油的毒日当头,一根五毛钱或是一块钱的棒冰,或是刚刚冰好拿出来还冒着冷气的汽水,就能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的滋味。

回忆着课间时男生女生嬉戏的打闹,还有班级成天出入秀着恩爱的早恋小情侣。

不禁感叹当年的我们是多么的简单,感情也是单纯。可以为了仅仅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表情,就对对方产生好感。

后来大了些才知道,

这种好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喜欢。

毕业,离开的不仅仅是学校,还是童年和最珍贵的自己。

现在每天为了太多的生活琐事和人际关系而烦恼的你,当在街道上看见一个个稚嫩的学生骑车结伴回家,也会不会怀念以往也跟他们一样的自己。

这些学生中,总会看到有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边骑车边交谈,说的不过是听起来很普通的常话。却能勾起我们多少藏在大脑深处内封存的记忆。

他们似情侣,又少了什么。

这时会不会回忆起曾经那个校园恋人?

这份感情或许是暗恋,或许已经分手,或许还在一起。

不过这都不重要,因为当初的对方还值得被怀念,被想起。

我听过一句话,

当初青涩的我们的喜欢才是真正的喜欢,不像现在是为了喜欢而喜欢。

已经忘了是谁讲的,不过听起来好像说的很对。

嗯,是对的吧。当初有青春、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有用不完的力气和激情。

现在,随着岁月飞速的流逝,逐渐变得成熟,那股使不完的冲劲也已被眼前的生存困难淡化。早就没有了想要轰轰烈烈谈一场恋爱的冲动,只想找个看的顺眼的平淡的过完这一生。

“好男人都是别人家的”是从什么时候听到的?又是什么时候心底慢慢开始认可?

人们有一个很大的自虐心理,总喜欢拿别人的最好与自己的最差做比较,也正因如此才会有攀比的存在吧。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记忆:

小时候父母总对自己说邻居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认为自己哪里都及不上别人。

叛逆期时想起来这件事,总觉得心里亏的慌,甚至有过几次故意挑事然后冲父母吼,

你们站在父母的角度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可是以我的角度看,别人家的父母也比你们好!

不知道这些话曾有多少少年说过,有多少少年想说却没说。

俗话说,人比人比死人。

借口!

全都是穷人没本事还打肿脸充胖子的借口!

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会这么觉得这句话吗?

嗯,我也是,直到现在有时候我仍会这么认为。

总是听到那些只会讲大道理还非要装作一副成熟的样子的人说自己家很穷没别人家境好。

接着就会莫名其妙的冲你发火,一直重复自己家穷没别人家境好这句话。

然后不论说他什么他都会用这句话当做错误的原因。

好像他穷怪别人似的。

遇到这样的人是不是会很烦呢?

这种人也是因为穷才会这样吧,

上帝啊,你瞧瞧!

这些被穷都快折磨疯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