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24231600000018

第18章 宝山受招安,仁奎想革命;为利争都督,为难犹不决(2)

1911年11月,同盟会派来林述庆、李竟成领导镇江新军起义。张仁奎告诉李竟成,徐宝山正是李竟成的远房亲戚,由李竟成出面,更容易劝服徐宝山。

徐宝山见自己的部下差不多都已经倒向革命阵营,终于决定响应革命。

徐宝山在11月3日来到镇江商量“光复扬州”。但他反复向李竟成提条件,言明:“大局稍定,我绝不愿为官,但求于盐务稍占利益。”徐宝山对革命讨价还价,显然只关心自己私利,根本不是真心参加辛亥革命,这也为他后来叛变革命埋下了伏笔。

1911年11月7日,徐宝山还在镇江和林述庆、李竟成讨价还价时,革命党人在扬州的“坐探”孙天生已经到扬州缉私“定字营”发动起义,自任都督。

扬州的盐商和豪绅大多与徐宝山勾结已久,担心革命后自身利益受损,盐商方尔咸暗中给徐宝山通风报信。

徐宝山向来把扬州当作自己的地盘,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一方面,徐宝山立即答应同盟会“组织军政分府”,另一方面马上组织起二百多人的“决死队”连夜渡江,激战两天两夜,杀害了孙天生。

11月9日,徐宝山在扬州表示拥护共和,成立军政分府,自任为军政长。

也在这两三天,张仁奎不遗余力地帮助林述庆等人策动镇江新军缉私营起义。他们希望和平光复镇江,避免流血牺牲。

11月6日,林述庆、李竟成和当地同盟会会员杨邦彦在镇江城外盆汤巷三益栈会合。他们在张仁奎的帮助下,分头进行革命的联络策动,对当时驻防镇江的其他部队如守备炮台的千人巡防营、千人新水师营、徐淮巡防营二营等进行说服动员,支持或参加举义,最大限度地孤立驻防旗营四个营近二千人,为迫使旗兵投降作了保证。

第二天,林述庆、李竟成和杨邦彦主持召开了包括张仁奎等起义将领和当地士绅二百多人参加的特别会议,革命得到全城各界人士的响应。

当晚,林述庆在镇江城外京岘山上策应。

张仁奎和杨邦彦以镇江军政府名义向清军京口驻防副都统爱新觉罗·载穆发出最后通牒,逼迫载穆弃械投降。

11月8日一早,张仁奎就给林述庆带来了载穆已接受投降缴械的消息。杨邦彦留在城内接受旗兵缴送枪械。

当天中午,镇江城门大开,李竟成率队先行入城,收缴旗营武器和道、府、县衙大印。下午1点,林述庆率起义新军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镇江城来。开进城的队伍中最为显眼的是严承志率领的一支三百多人的女子队伍。城内,沿街全部挂起白旗,以示除旧布新,街上贴着安民告示。老百姓纷纷涌到大街上,燃放鞭炮,欢呼共庆。

就在11月8日,林述庆宣布镇江正式光复,不费一枪一弹,没有流血牺牲。镇江军政府宣布成立,林述庆任都督,都督府设在过去的道台衙门。

11月10日,镇江军政府开始对外办公。

11月底,江苏革命势力组织江浙联军收复南京。张仁奎任扬州第二军第二十四旅旅长,奉命追随江浙联军总司令徐绍桢光复南京。

那么,这位徐绍桢是什么人物呢?

辛亥革命爆发前,徐绍桢非但不是革命党,跟康有为这样的立宪派也没什么关系。徐绍桢最初是文官出身,还当过十几年的幕僚,满脑子忠君思想。

1905年,清廷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兵36个师,从日本考察军事回国的徐绍桢受命编练第九镇(相当于师),官兵总数9044人。

当时号称劲旅的北洋六镇,一般为12500人左右。

徐绍桢性子温和、驭下宽容,广招新青年、知识分子,又鼓励官兵了解讨论时务,第九镇成了革命党人聚集的地方,各级军官都是军校高才生,装备也十分精良,军容风纪比其他新军更好。前文中提到的林述庆,就是第九镇的一名军官。

徐绍桢目睹清政府的腐败,也十分痛心,他对革命党人抱着同情的态度,见官兵讲座时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08年,徐绍桢发现三营士兵龚士芳笔记上有反满词句,也只是责骂了几句。遇到上级责办革命党,徐绍桢也对自己的下属多有保护。这么一来,就得罪了他的三个顶头上司:江宁将军满洲镶白旗人铁良、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南提督张勋。

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就开始怀疑新军有异心。

张人骏等人打算扶植张勋,削弱徐绍桢。

首先,铁良上书朝廷,要求“补足”张勋的江防营,他还奏请募集巡防营12个,这样一来,南京城的旧军编制足有15000人,已超过了第九镇驻南京部队的一倍多。

接下来,张人骏逼迫徐绍桢将第九镇司令部迁往距离南京城65里的秣陵关,将原先驻扎在江北浦口的江防营总部调进了南京城。

这时第九镇驻镇江的三十四标二营已经在当时任管带的林述庆领导下起义了,三十五标、三十六标不久也跟进。

革命党人游说徐绍桢,希望他率领第九镇起义。但是,徐绍桢忠君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始终不肯决断。

徐绍桢犹豫不决,张人骏却推了他一把,张人骏一声令下,收缴了新军大部分弹药,还趁机带走平射炮六门,机关枪六挺。而张勋在北极阁架设大炮,炮口毫不客气地对准了新军。

10月30日,徐绍桢无奈之下,主动带领司令部搬到秣陵关。

徐绍桢手下的将士们都不甘心受江防、巡防这些杂牌军的侮辱,纷纷把马刀、刺刀开刃,准备突入城中拼命。

双方剑拔弩张,徐绍桢夹在朝廷和下属之间左右为难。

张勋的大炮又在火上浇了桶油,唯恐天下不乱。其目的就是逼反徐绍桢而最终消灭徐绍桢。

11月4日,张勋派遣两名满族军官以求见为名行刺徐绍桢,未能得手。

徐绍桢性命受到威胁,这才不得不决定起义。

徐绍桢率部分三路进攻南京城,但因子弹太少,守军工事十分坚固,多次进攻无果。直到11月9日,革命军弹药用尽,只得退往镇江。

第九镇第一次进攻南京失败后,徐绍桢亲自到上海找沪军都督商议对策。而这位沪军都督,就是大名鼎鼎的青帮“大”字辈、龙头大佬、同盟会元老陈其美。

陈其美在1909年加入同盟会,接办上海天宝栈,成为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的骨干。也在这期间,陈其美加入了上海青帮。

1911年11月3日,同盟会的陈其美与光复会的李燮和、上海商团的李英石共同领导上海起义成功。上海光复后,为了推选上海沪军都督,三方势力争执不下。

11月6日护军都督推选大会,陈其美有意隐瞒李燮和,不让光复会的代表参加。会上,李英石和陈其美争当都督。同盟会代表提出,上海的革命始终是在同盟会领导下进行的,陈其美当居首功。商团代表则声称,李英石指挥商团打败张士珩,军功卓著。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同盟会会员黄郛拔出手枪,站起来嚷嚷,说陈其美先进入上海制造局,立下第一功。这时在场的商团军官也拔出了手枪,说陈其美进制造局后即被拘捕,后来是李燮和指挥会党和商团攻下制造局的。

眼看着剑拔弩张,情势危急,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难道就要这样破裂了吗?

原本站在墙边的青帮弟兄刘福彪这时突然高举一枚手榴弹,大呼:“攻打制造局,陈先生吃了那么大的苦头,都督非选陈先生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这么一来,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会场外面的商团团员闻讯赶来,干脆架起了机关枪,打算拼个鱼死网破。

李英石眼看事情闹僵,再争下去恐怕两败俱伤,只得站起身来,不无愤慨但又无可奈何地说:“论资力和功绩,陈英士(即陈其美)先生担任沪军都督当之无愧,我投陈英士一票。”

李英石既如此说,其他人再没法争执。

陈其美走上主席台,说了句“各位兄弟,当不当这个都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现在火种已经点燃,接着就该烽火燎原,大家选我当都督,我自知责任重大,我会权当鞭策而为之,难辞其责、身不由己”的谦辞,就这样陈其美当选了沪军都督。

第二天,各大报刊纷纷报道了陈其美担任沪军都督的消息。

李燮和在吴淞听说此事,怒不可遏,但又无法挽回,一怒之下,李燮和把部队全部调到吴淞,自任吴淞军政分府总司令,宣称隶属武汉黎元洪大都督,不受沪军都督管辖。

徐绍桢来沪向陈其美求援。这让陈其美心花怒放,刚刚离去了李燮和,正愁自己人马不多,这徐绍桢就送来了一哨人马,这真是天助我也。陈其美自然高兴万分。于是,陈其美增援解救了徐绍桢,徐绍桢也万分感激。

陈其美早有意扩张胜利果实,当即与江、浙各省起义将领集会,议定组织江浙联军,攻取南京,以推动东南各省的革命发展。会议推徐绍桢为江浙联军总司令,司令部就设在镇江,总兵站设在上海。

11月15日起,各路革命军陆续集合于镇江及其西南地区,共计一万四千多人。

联军的作战方案是兵分五路,先驱逐南京城外清军,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体部署是以淞军为右翼,攻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浙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向朝阳门、太平门进攻;江苏军为左翼,经淳化镇向雨花台进攻;林述庆率领镇江军为预备队,随中路前进,攻天堡城;沪军担任警戒;海军配合陆军进攻,掩护、运载陆军登岸。徐宝山率领扬州军与张仁奎所率镇江军一部进攻浦口,断敌退路。

其实,当时的战争形势十分复杂,各派势力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而在战略上又缺乏宏观的目标,甚至作战意图都不明确,许多人不知为什么打仗,不知道怎么打。更甚者,各路人马都有保存实力的思想,不配合,不支援,不掩护,又各自为战,其战况打得不十分理想。釜底抽薪者有之,隔岸观火者有之,趁火打劫者有之,背后插刀者有之。总之,这场仗的胜败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也有一些奋不顾身的勇士,革命者血染疆场。这与保守派、临阵脱逃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当时革命者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