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2431300000034

第34章 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导师 (1)

上帝不是救世主,上帝不是虚无缥缈。没有上帝陪伴,你也可以点亮你的自性之光,你会看到积聚在你身上的,是那可以呼风唤雨、心想事成的巨大魔法能量。

因为有了你,这个世界才会有生机,一切才会有了改变。“我是自己的心灵导师,唯有我可以救自己”,这就是深埋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个自我的灵魂实相。25岁,释放你灵魂深处的能量,这也是我向你见证的最炫美最震撼的人间存有。

上帝的能量就在你心中

多年以来,你一直都以为,上帝是一个万能的存有,他存在于虚幻的世界里。在你的意识深处,上帝还是一个被世人寄寓了很多信仰的图腾。你只是好奇他的存在,也或者压根就无视他的存在。你从来都没有想过,上帝会距离你很近很近。

在别人的仰望中,你逃避对视上帝的眼睛。因为你不信仰任何宗教,你以为上帝也是一种宗教。事实上,你忽略掉了一点,你内心的上帝不隶属于任何宗教,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人,他只和你的灵魂有关联。

上帝就在你的心里,他是你灵魂深处那个可以控制你的恐惧,控制你的情绪,控制你孤独的万有实相。

上帝不是虚幻的,但他也不是随手可以触摸的。他存在于你的灵魂深处,你一旦赋予了心灵的力量,就拥有了上帝万有的神性。

上帝并不玄妙,你一旦发现他就在你的心中,你就会赋予身体一种大爱,你也能容忍身体的一切,看清恐惧和逃避,你就是在动用心的力量,和你的灵魂连接。这个时候,你就是和你的上帝在一起。

好吧,现在找个实例来证明这点。比如,你想要逃开阴影,于是你拼命地跑,结果那影子会如影随形。你要如何逃开影子呢?你早就知道,只要站在镜子前面,看清自己,那阴影就不见了。在你看清自己的时候,你不嘲笑你自己,不逃避看清你的缺陷,你对自己的缺陷,采取欣赏和接纳,在那一刻,你的上帝就出现了。

你会说,那一刻出现的是一种慈悲和宽容。是的,你的体会没错,这就是上帝给你的力量。你接纳了不完美,就是拿开外在世界强加在不完美上面的压力,就是给完美让路。

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就像是你手里拿了东西,走起路来不会那么快,如果你把东西放下来,你就走得更快。上帝出现的时候,就是你把你手里拿的东西,轻松地放在地上。然后你就可以轻松地走路,凭借你的兴趣点燃你的人生。

你可能会问:“手里拿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怎么会影响走路呢?”你问得很好。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要了解到的一点,你拿的看似是很多东西,其实只是一种恐惧。

当你行走在路上的时候,背囊里经常会装满很多不必需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你在恐惧意外。你觉得有必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带齐,免得遭遇困境。其实你不知道,在遭遇事情的那一刻,你带去的东西,都有替代性功能。这点从你们制造东西的同一性上就可以知道,但你还是重复地准备好那么多东西,那其实是在证明你不信任你的行程。

如果你不带那么多东西,你就有机会看清你的恐惧——原来我是因为害怕失去曾经拥有的,所以才会这样事无巨细。这时候你就释然了,你要告诉自己:“我信任我自己,我爱自己。”

你轻装上阵前行,就会走更远的路,看到更美的风景,体会更深刻的幸福。你把背负的东西,只要一件件拿出来晾晒,就会距离真相更进一步。你的恐惧也会慢慢被揭开,被自己看见。

你逐渐发现,当你拥有的东西越多,行囊中背负的就越多,你就越会负重难行。为什么?因为你的恐惧越来越重,你害怕失去,害怕落空。你曾经拥有的财富和权势,在前行的路上会成为一道恐惧的魔咒。你时时处处都想要扼住你的财富和权势,你的意识深处埋藏着最深的恐惧。

所以那些财富拥有者,经常会将自己的财富,捐献给世界。其实他们就是在选择放下,选择轻装上阵。同时也是通过放下,证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证明对自己能量的修炼和磨砺。对你来说,从你的行囊里,好好地寻找那些恐惧的来源,就会更好地信任你自己。

也许在感情的行囊里,你也背负着很多的恐惧。因为你生出来占有之心,在婚姻的承诺里,你自认为你和它在一起,才会获得幸福。于是你背负幸福的承诺,你的恐惧就会变成早晨的浓雾,时刻罩在你的心中。

你要知道,占有是你迷失的第一步。当你对你爱的人,生出占有之心,恐惧就出现了。这个时候,你就背负了恐惧的行囊。在你的心中,宽容和慈悲不复存在,你选择抱怨、监视、诅咒等手段,对待你曾经的爱情和婚姻。无形中这成了你痛苦的窠臼,钻进去容易,逃出来却困难,而要想逃出来,唯有看见你的恐惧。

你有权利使用你的心,启动你的心,让内在的上帝出来和你的恐惧说再见。你用逃避蒙蔽不了你的眼睛,反而会扰乱你的心。你要记住,从现在开始,25岁的每一天,都要觉醒你的恐惧,看清你的恐惧,想象你的恐惧到底是什么。一点点地从心中拿掉,并从恐惧中慢慢地走出来,你内心的上帝就会与你同在。

选择洞彻身边的一切

上帝就在你的心中,无论你处于各种境地,你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一切。即使你现在还很困窘,即使你现在还很无奈。但你要相信,你的选择会决定你能拥有什么。

你也许会说:“我无可选择。”那么你的无可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你选择的是逃避。你不愿意选择看清,就是选择一直待在原地。你承认你的懦弱,向你的困境低头,并且待在原地漠视你的能力。

也许你会说:“我无法选择,因为困境压垮了一切可能。”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选择的仍然是逃避,而且你为你的逃避,选择了理由,为你的选择人为地设置了障碍。你觉得你的力量不够强大,不足以挑战困境,于是你屈服于困境,并且将困境的程度夸大到与你的能量相抗衡,到了使你无能为力的地步。

也许你会说:“我很想作出选择,可是事实不容我选择。”这样的你,选择的还是一种逃避。你选择逃避的时候,还给自己添加了足够的借口和注脚。你习惯把你面临的事实,当做是对你的惩罚,你对自己经常说:“我除了这样,不然怎么做?我已经够努力了!”

你对自己不停地计较,觉得你付出的已经够多够用心。结果你没有得到超越,你仍然会执著地对别人说:“我没有办法。”看起来似乎对困境没有任何解决办法。但是,世界上的那些高山、大河,还有无数人工造就的天堑,都是如何超越的呢?为什么你要如此地推卸自己的责任,对自己自怨自艾呢?

因为你不肯选择洞彻你自己,洞彻你身边的一切。你逃避看清你面对的事实,你用你的卑微掩盖你对事实的洞察。你如果一味地选择逃避,那么在别人和你说话之前,你会振振有词地给你自己搜索一堆理由,振振有词地拒绝和别人沟通和交流,包括和自己的交流。

你看到别人做出的成就,就会添油加醋地对外界添加议论,你说:“你别看他成功,其实他是个傻子。”然后你会发现,在你莫须有的指责的同时,你会吸引来很多和你一样的人,都来集体声讨这个人,骂他是傻子,笑话他是傻子。这个时候,你的心里突然出现一些快意,你觉得自己真的很爽。

你安慰自己说:“何必要那些成就呢,像我这样平平淡淡多好。”你把有成就的人,当做是傻子,你觉得他们太小众了,不够大众,不够有说服力,所以你要找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来摧毁这些小众的成就,并忽悠起一大堆人来挑拨他的成就,摧毁他的尊严,破坏他带给自己的光环。

你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你在选择逃避。你不仅仅是逃避,还要坦然地逃避,给自己拉一大堆的所谓大众,来和你一起选择逃避。这一点,你是否意识到,在你选择忽悠大多数人来和你一起逃避的同时,你其实已经掉进了自己设置的旋涡里。这种旋涡,其实就是卑微,就是挑弄自我。

你听不进去任何有益的声音,你总觉得你够聪明,够智慧。你脑子里装满你自己的声音,而听不到那些智者的预言。你对你的人生规划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人生就这样几十年,平平淡淡才是真。”为什么你要这样?因为你想选择平平淡淡地拉一帮子人和你一起平平淡淡,这样你就可以踏踏实实地选择逃避一辈子了。

也许你对他人还会有艳羡,但你很快就把这种羡慕转化成鄙夷。你在鄙夷别人的同时,就是在逃避和自己相处。你鄙夷别人,说别人的成就是偷来的,是抄袭的,是小众的,是看不懂的,是听不下去的。你总可以寻找理由,为你自己找解脱。

你把智者的话,当做是深奥难懂的古书、天书。你说那过于小众,所以失去了价值。你安慰那些看不懂哲人忧思的大众说:“看他们那些玩意儿干什么?他们就是疯子,他们活在疯子的境界里,我们才是真的生活。”你尽量地标榜你的平凡、你的真实,你评价这些哲人们不够真实、不够生活化。

当你评价智者们是一堆疯子时,你就真的很高尚吗?你就真的很睿智吗?你能否参透,你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只是在选择逃避?你选择让你的人生暗淡,你以为暗淡才是大众化,你为你的大众化而自豪和骄傲。

可是你要知道,大众化和小众化,这并不代表幸福与否,也不代表你就可以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在智者的眼里,大众化或是小众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众的人们,总会活在他的灵魂里;小众的人们,总会活在自己的幸福里。

你阅读的这本书,也将是一本从小众到大众的书。将这种小众的大爱推广到大众,大众会接收到这些,推动一些人能够和自己的幸福连接,而每个人生活的超越,全都在于他是否能和灵魂连接。从上帝和你的内在交谈里,你会看到你自己,选择洞彻你的一切。

你知道你之所以拒绝倾听自己,是想选择逃避。你对别人评头论足,是想抬高自己,或者是寻找理由,让你自己心安理得地选择逃避。你的所有一切,概莫能外。你因为这个模式,才变得如此潦草,如此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