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戴口罩的鱼
24347400000006

第6章 买蛋

小女出生不久,老婆奶水不足,小家伙似乎饭量挺大,如何填包她的小肚子成了我们两口子面临的一大难题。正一筹莫展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产妇奶水不足,可以适当给孩子喂些鸡蛋汁。不过,最好是山鸡蛋,虽然贵些,但山鸡蛋既无污染,营养又丰富,最适合小孩子。

我和老婆一商量,一咬牙,决定不管山鸡蛋有多贵也要给孩子买来吃。正巧居民楼不远处就是一个小型菜市场,中午下班后我便提着小尼龙袋奔到这里。果然有几家卖鸡蛋的摊点,但都不是山鸡蛋,心里很失望,很着急。这时有个好心的女商贩指了指市场东边一棵大柳树,说每隔两三天早晨,都有一个提着箢子的老头蹲在那里卖山鸡蛋,他卖的蛋最正宗,只是人有些固执。我心里想,管他固执不固执,只要有正宗山鸡蛋就行。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来到这里,却没看见女商贩说的那个挎提箢子卖蛋的老头。我只好耐心等待。眼看上班时间快要到了,心里急得直跺脚。这时,只见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人闯进眼帘,老人头上戴着一顶大斗笠,斗笠看起来有些年岁了,黑乎乎的,边上还缺了一个角。最让我欣喜的是老人手里果然提着一个箢子,上面还盖着一块白包袱。不用说,这就是那个卖山鸡蛋的老人。赶紧迎上去,询问了一下价格,老人笑眯眯的说:一口价,八角钱一个,少一分不卖。虽然觉得有些贵,可想到女儿天天饿得扁扁的小肚子,我还是一下子买了8个。临走时,老人招呼说:年轻人,觉着好再来买我的。哎——我随口答应着。

此后,每隔几天我便来买一次山鸡蛋。每次老人见了都远远地招呼:年轻人,来了?我便答:啊,早来了?虽然是很平常的一声问候,但在我听来是那么的亲切。一问一答中,便跟老人熟了,原来老人住在离这儿十几里远的山上。他和老伴在山上看山,家里养了二十几只母鸡。每隔两三天便下山卖一次蛋。

这样大约过了一个月。要不是那个青年男子的出现,也许我和老人的对答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是那个早晨改变了这一切。

那天早晨,当我再次来到菜市场时,发现在离老人不远的另一棵树下蹲着一个青年男子,跟前守着一个旧竹篮,一问原来也是卖山鸡蛋的,并且价格比老人的略低一些。虽然对青年男子的鸡蛋有些不放心,但我一来想到老人还没来,二来图便宜,便买了十几个蛋,回去找邻居一看,果然是正宗的山鸡蛋。这也是我头一次没买老人的山鸡蛋。

之后,虽然老人也在场,但我还是直奔那个青年男子的小摊。都说重行是冤家,但老人并不嫌弃我没买他的蛋,每次见了我都亲热地打着招呼:年轻人,来了?但我却为以前买老人那么多蛋,多花了许多冤枉钱而不开心。老人再和我打招呼时,我待答不理的。渐渐的,我和老人的一问一答在我的冷漠中消失了。

大约过了两个月,我一直都是在青年男子那里买蛋。小女也在吃山鸡蛋中一天天白胖起来,变得越发惹人喜爱。我和老婆天天乐得合不拢嘴。

这天早晨,我早早起来打算去买蛋。推开门,却发现在大门口放着一个竹篮子,篮子上盖着一块白布。我一看篮子有些熟悉,这不是那个卖山鸡蛋的青年男子的竹篮子吗?怎么在这里?我疑惑的揭开盖在竹篮上的那块布,看见篮子里有二十几只鸡蛋和一张写满子的字条。我拿起字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李老师,对不起,我是经常卖给您蛋的那个人。我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我孩子也和您的孩子一般大,我妻子也没有奶水,可我们没钱让孩子吃山鸡蛋。没办法,我便每次卖给您蛋时偷偷放上一个养鸡场的蛋。每次这样做我心里都很难过,觉得对不起您和您的孩子。这二十多个蛋全是山鸡蛋,算是我对您的一点补偿。另外,我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快要搬到那里去了。还有,巧买的比不过拙卖的。那个在树下卖蛋的老人的蛋您尽可放心,他的蛋虽然贵点,但绝没有一个是假的。

看着看着,此时,我的心里像翻倒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个啥滋味。

过了些日子,我再次出现在菜市场,出现在那个戴斗笠的老人面前。当老人的一声“年轻人,来了。”在我耳畔响起时,我突然觉得它是那么亲切,那么舒服,于是,我赶紧应了一声:啊,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