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戴口罩的鱼
24347400000007

第7章 母子碑

1942年秋,天冷的格外早。坡里的庄稼刚刚收进粮囤,玉米秸秆不少还站在地里,干枯的叶子在秋风中哗啦啦响,凭添了不少寒意。

这天中午,在莲花山脚下一个不大的村子里,小宝和小华正在院子里玩耍。两人玩的是八路军捉汉奸的游戏。小宝头上戴着一顶小八路帽,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八路褂,皮腰带扎着,虽说赤着一双脚,可乍一看,威风凛凛,活脱脱一个小八路。那帽子褂子显然是用大人的衣服改的,还有小宝穿在身上显得略微有些瘦。此时,小宝手里举着一把木头手枪,威风凛凛地指着小华,说道:狗汉奸,谁叫你祸害老百姓的,不许动,动就打死你!个头矮小的小华,穿着黑色的打着补丁的破褂子,双手举着,一边笑着,一边嘴里说着:我该死,我有罪……

不许贫嘴,赶快交代罪行!

我说我说……

两个孩子都被各自精彩的表演逗乐了,忍不住咯咯笑起来。院子里那只掉了毛的老母鸡不知眼前发生了什么事,伸着光秃秃的细脖子,愣愣地看看小宝又看看小华,突然一低头,咯嗒咯嗒叫起来。

两个孩子笑得更欢了。

小宝,明天是我的生日,你来我家玩好吗?

好,我一定来,我不光来还要送你一份礼物。

什么礼物?

不说,保密。

那好,咱俩拉钩。

拉钩就拉钩。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啪啪啪——突然,村子西头传来一阵枪声,接着是密集的机枪声、手雷弹的爆炸声。顷刻间,跑步声,枪声、爆炸声、驴子的惊叫声响成一团。小宝愣了,呆呆地站在那里,接着咧着大嘴呜呜哭起来。是打仗了!别哭,引来鬼子,走,咱们快去找我妈妈!小华拉着小宝就跑。

正巧与迎面瞄着腰跑过来的一个女八路撞了个满怀。女八路手里拿着一把小手枪,左胳膊上的血不断往外涌,袖子都被染红了。

八哥牙路!八哥牙路!不远处传来鬼子一声接一声的喊叫声。

小宝,快,过来!女八路压低声音,急促地喊着,一把拉过小宝,快,把衣服换过来!女八路说着,迅速把小宝的军服脱下,给小华换上,正要往外跑,突然想起什么,一把摘下小宝的帽子,往小华头上一扣,哗啦啦,三下五除二,扒开猪圈旁的那堆玉米秸,一把把小宝塞进去,边塞边说:记住,千万不要动,不要出声!

刚藏好小宝,女八路整了整小华歪戴的帽子,这时,几把明晃晃的刺刀已经伸到了女八路和小华的跟前。

女八路挥枪就打,糟糕,没子弹了!女八路徒手和鬼子搏斗,寡不敌众,女八路被饿狼一样扑上来的几个鬼子抓住了。

八格牙路!一个手握指挥刀的鬼子军官满脸狰狞,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着:你的,总算捉到你了!死了死了的!翻译官点头哈腰,说,太君,她的,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鬼子军官围着女八路和小华转来转去,一双贼眼滴溜溜转。突然将指挥刀架在女八路的脖子上:不对的,刚才好像有小孩子哭,是不是还有小孩的……你的说!

女八路悄悄用力掐了小华胳膊一下,小华被掐疼了,哇哇大哭起来。

要西要西的,是这个小孩子的哭。翻译官点头哈腰附和说是的是的,是这个小八路的哭。

带走!鬼子军官指挥刀一挥,女八路和小华被带走了。一个鬼子兵随手抓住那只老母鸡带走了。老母鸡拼命挣扎着,叫着,叫声消失在村子那头。

鬼子走后,躲藏起来的百姓们回到村里。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他们发现了女八路和小华静静地躺在那里,已经被鬼子杀害了。

小宝拉着娘的手,哭着诉说了发生的一切。小宝的娘放声恸哭:八路大姐,你不该拿自己的孩子命去换俺的孩子,俺孩子的命不值啊……哭声感天动地,连老柿树上的乌鸦也闭紧了嘴巴,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三年后,抗战胜利了,村民们自发地在这里立起一座碑,那个手艺最好的老石匠用了两天两夜,用錾子一下一下刻下了“母子碑”三个字。

六十年后的一天,在莲花县的一本县志上,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1942年秋,由于叛徒告密,鬼子包围了驻扎在我县某村的八路军某连连部,危难关头,指导员张英把自己的孩子和乡亲的孩子互换了衣服,母子俩不幸被俘,壮烈牺牲。时年,张指导员25岁,孩子差一天就是七岁生日。

那个被救下的小男孩,就是我的大爷,那年他八岁。解放后,我奶奶在母子碑旁盖了两间草房,看守着这座英雄的墓地。奶奶去世后,我大爷先后两次放弃进城当工人和进机关的机会,在村里当了一名义务护林员,日夜看护着母女碑,直到一年前去世。按照大爷生前的嘱托,经组织批准,大爷被葬在了母子碑的一旁,实现了他死了要和他的兄弟和母亲埋在一起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