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
2453300000036

第36章 刘永好成功之道30

这次危机在将不合格乳业打回原形的同时,也使得像新希望乳业这样的优秀乳企开始浮出水面。经过七年的奶源建设,新希望乳业已经建立了11个奶源基地、10个直属牛场、15万头奶牛,年收奶量近40万吨。凭借前期积累的巨大优势,新希望乳业在三聚氰胺危机后,迅速上位,而刘永好似乎也离其鲜奶第一品牌的梦想变得愈来愈近了。

三聚氰胺事件后,新希望乳业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目标,那么什么是鲜奶第一品牌呢?是不是卖得最多的就是第一品牌呢?

如果是有毒的、有害的,卖得越多,受损失的老百姓就越多,怎么能成为第一品牌呢?

对于第一,做为食品型企业,一定要安全第一、奶源第一、质量第一、责任第一。第一不一定是在数量上卖得最多,但一定是做得最好的。而这一切,在三聚氰胺的风波中无疑都已经得到了证明,新希望乳业一贯地承载了新希望集团持续稳健、责任至上的文化理念和内涵。

三聚氰胺事件成为新希望加速品牌整合进程的催化剂,在整个乳业行业共同经历了这场大的洗礼之后,新希望乳业更加重视企业的品牌资源整合。花费上亿元对旗下11个子品牌进行整合,将只保留云南蝶泉、昆明雪兰、内蒙古非常牛、河北天香、安徽白帝等5个区域性品牌,而四川华西、杭州双峰等品牌将逐渐淡出新希望乳业体系,此外公司还将推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新希望”。品牌整合的目的就是要让乳业这个新希望集团业务板块中最薄弱的环节强大起来。

三聚氰胺危机爆发中期,继三鹿之后,蒙牛、伊利也陷入到了三聚氰胺危机之中来,抽检合格的新希望乳业及时做出了两大举措:一是积极帮助奶农消化奶,以减小奶农的损失。另一方面,面对三鹿留下的巨大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空白,新希望乳业适时推出了蝶泉婴幼儿奶粉,并承诺奶粉不涨价,满足广大工薪阶层的需求,成功树立了企业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而在市场营销的层面上,一方面,考虑到城市型乳业的特点,做鲜奶最大的销售渠道不是在现代渠道,而是传统意义上网点奶店的建设。因为现代渠道太长,周转速度太慢,而传统网点奶店的建设则正好能发挥出城市型乳业的特长,费用花销相对较小,对服务的要求较高。因此,新希望乳业确立了“增人、投柜、配车”,走社会化网络和自建网络双管旗下的策略。

另一方面,新希望乳业开始借势央视的宣传大平台,营造全国影响力。三聚氰胺危机之后,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以及央视八套的剧场中,一向低调的新希望乳业开始频频露面,在一线乳企集体失声的情况下,无疑表示了其已经开始了借机突围。

这也是新希望乳业虽然是首次登陆央视,不仅独家冠名了央视黄金强档,更是一举成为央视的合作企业。不难看出,新希望乳业借势崛起、杀入一线阵营的雄心。

在刘永好身上,有两项特质:第一,他非常非常地爱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方能不断进步,方能跟得上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的变化,有能力和知识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第二,他非常专注,主业一直专注于农业,并在这个领域内做深做广。中国有9亿农民,他帮助农民兄弟挣钱,然后再挣农民的钱。这两项特质最终成就了内地首富。

刘永好说他是幸运儿,因为赶上了这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以饲料起家,却做到了中国首富的位子,又赶上了金融和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不甘寂寞,多元化之手四处出击。刘永好游走在金融银行家、地产大亨、商业连锁巨头这些代表着金钱、权力的标签后面。这些年外界的关注点似乎更多地聚焦在新希望的多元化投资方面,比如民生银行、地产之类。

当媒体的镁光灯似乎已经快忘却他身后的那片起家的黑土地时,他却猛然回头告诉我们:他要做的是彻底改变中国农牧业的生产方式,用10年时间打造成一个世界级农牧业企业,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

在新希望的投资结构中,作为主业的农牧业牢牢占据着60%的比例,作为收益相当大的金融只占21%,房地产10%。在房地产和金融发展的大好时机里,加大投入在所难辞,但刘永好的定位只是战略性投资,不刻意做大。因为他还有更大的梦——建立一个现代农牧业帝国。

“每一个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欧洲,不管是黑皮肤、黄皮肤还是白皮肤,注定了你的生命也就是一百年以内。你既然知道生下来一百年以后,你就会走,你的生命价值在哪里?在于过程。”

“我觉得,做企业跟做人一样,生命的意义在于这个过程。”刘永好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的给自己制订目标,不断完成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欣慰。我们去旅游,不在乎到了终点究竟怎么样,而在于于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而在于整个过程中的享受。”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刘永好和他的新希望集团谱写了最为成功的故事之一。

“若干年之后有人提起刘永好的时候,你希望人们怎么称呼你?”面对《东方企业家》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刘永好沉思几秒钟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为现代农业作出一定贡献的企业家。”

不提房地产商,不提金融家,更不提富豪排行榜。尽管其中的任何一个称谓都会使访谈内容充满故事性甚至传奇色彩,刘永好还是对这些概念进行了针对性穿插和引用,而使用价值必定指向让这个中年男人再度兴奋的主题:农业。

是的,刘永好回来了。尽管刘永好一再声称自己从未“离开过农业”,但毫无疑问,这就是那个两年前还在幸福地抱怨“干一年房地产等于干十年农业”的“过客”房地产商;也是2007年上半年就从民生银行获益达到1.7亿元的第一大股东,而正是基于以上的成绩,使得他几年来一直稳定在中国各类富豪榜前列位置(2007年福布斯榜第12名、胡润榜第14名)。纵观针对中国企业家的富豪榜诞生以来的上榜富豪们,也仅仅只有荣智健能够保持这种稳定性。

1.面对困局

如果说20多年的经商路上不面对困局,一定是一句假话。在喜欢皱起的川字眉头的四川人中,刘永好并不能做到超凡脱俗。饲料行业从整体上应该说不是太景气,特别是粮食价格不断攀升,而每当粮价提高的时候,养殖业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作为饲料行业的“大哥大”,刘永好是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跟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刘永好的回答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我得说一下啊,专家都反对,这个麻烦了,那么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怎么办,这几年食品安全的问题成为中国普通百姓乃至官员,乃至全社会最最关心的问题了,瘦肉精的问题,孔雀食绿的问题,红心蛋的问题,反正这样的事太多太多。”

“现在有两个话题最热门,一个是肉价上涨,一个是食品安全。”作为中国最老资格、最具实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家之一,刘永好与媒体见面时谈到。

刘永好在2008年新一届政协经济、农业界别联组会议的发言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表扬。总理夸奖刘永好讲得好!

会上,刘永好向温总理谈起了猪肉涨价。他对总理描述,农村是“身强力壮去打工,精兵能人去创业”,有2.5亿人离开农村,他们从前是农民,现在却成了农业的消费者,农产品价格因而上涨。

现在中国有这么多人脱离了农村,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要对此认真研究。要做到研究在前,有所准备。

温家宝说:“刘永好同志讲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多位委员会后把这称作全场唯一的一次“点名表扬”。

刘永好谈到了他向总理的建言。与通常的统计数据不一样,刘永好认为,中国目前农村人口转移已经超过了2.5亿,这些人口已经转移到了城市。如此大规模的转移间接地影响着物价,特别是肉蛋类价格的上涨。

除了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之外,肉蛋类价格上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养殖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有2亿多小养殖户,但是现在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养殖行业,转而奔向城市就业,这就使得养殖户的规模下降。

当农村“身强力壮去打工,精兵能人去创业”之时,“老弱幼小留家园”则改变了农村人口的结构。在这种格局下,小规模的农业养殖继续弱小,而现代的规模化养殖企业没有跟上,这就造成了养殖规模与需求之差,使得农产品价格特别是肉蛋类产品价格的上涨。

进城的人口大约有多少?大约是2.5亿。这其中包括出省和在当地城市就业,以及在当地城市创业,和一起离开乡土约5000万人的家属。

总理认可了刘永好的2.5亿人估算。因为一般统计口径说的1.3亿是指转移出省的人口数。由于原来城市消费群体规模大约为5亿人左右,现在增加了2.5亿之后,使得农产品消费群体增长了50%。而从事生产的群体规模却在下降,那么由此造成的农产品供应缺口必须要靠现代规模农牧业来补充。

刘永好认为,应该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从种源、饲料、饲养、屠宰、加工到销售,形成产业链之后,就能够提高商品化率,降低成本,使得城市在得到丰富多样的农产品的同时,安全也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