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28

第28章 党性作风建设篇(1)

深化对求真务实的再认识

蒋文恬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用科学的理念、精神、方法、手段对待和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全党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活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部门也还存在不少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未能深刻理解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从而在行动中缺乏求真务实精神,未找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

一、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

求真务实是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它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这种内在统一性着重体现在:第一,它们互为前提;第二,它们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1.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互为前提

(1)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的产物。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这是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理论家和政治家都在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就中国而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央领导人都一直在努力探寻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和“**********”中违背求真务实作风、违背客观规律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人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以胡****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结晶。它是我们党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过程中,不断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求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的产物。没有中央领导人集体的求真务实精神,就不会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求真务实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又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科学发展离不开“求真”。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发展必须符合实际、符合规律,也就是符合真理。而搞清楚实际情况、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如果不认识规律、不尊重规律,随心所欲地盲目蛮干,最终是要吃苦头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惨痛的教训。

其次,科学发展离不开“务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历史上的“假、大、空”作风,曾经把我们国家的经济带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以来,正是靠着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和率领人民群众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才有了今天国富民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但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耳闻目睹的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都表明,“务实”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间还远远没有真正解决。所以,没有务实的精神、再好的决策,再好的思路,都只能是空谈,不仅不能对科学发展起到实际作用,反而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降低和社会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正因为如此,胡****同志才强调指出:“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分重要和紧迫。”[1]

2.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具有一致性

(1)二者有共同的实践品格。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都重视认识规律,把握本质,尊崇理论创新,并且看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倡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但倡导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都包含着要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

(2)二者有共同的制度诉求。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都要求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为保证。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解决各种问题都应该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共识。倡导求真务实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应该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朝着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实践。通过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其言行受到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真正在求真务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轨道上行进。

(3)二者有共同的作风要求。倡导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工作指向,就是把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主观世界的改造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倡导在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应有之意和根本特征。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求真务实也是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正确的政绩观必然贯彻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着求真务实的作风。

同样,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从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政绩观,就是要用实践的、科学的、全面的、群众的观点来看待政绩。

(4)二者有共同的评价准则。能否做到求真务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要以实践、群众、历史来作为衡量标准。

胡****同志强调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2]实践的标准着眼于实践运用、实践发展、实践检验,它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求真务实的作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思想具体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之中,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客观标准。坚持群众标准,就是要求各项工作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主体标准。所谓历史的标准,则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各级领导干部的业绩都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短期行为,这是历史的尺度。上述客观标准、主体标准、历史尺度又是内在统一的。

二、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求真务实而不是走过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

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对科学发展观本身要“求真”,也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准确,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大家对这四句话也都很熟悉。但关键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线路、方针、政策的时候,要把这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不能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避免盲目性。

可现实生活中,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比如一些单位,打着“为了长远发展”的旗号,在本单位的资源分配政策方面搞不恰当的倾斜政策,引起其他部门群众的严重不满。这种政策之所以会遭到反对,就在于政策的制定者没有把这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只注意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不仅发展的内容要全面,包括经济、政策、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都要发展,而且发展的主体也要全面,即各个部门都要发展。这也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这一当前特别突出的问题所必要的。在国际上,我国一贯强调,发展权是每个国家都应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按照这种逻辑,在国内或者同一个单位内部,发展权当然就是每个部门、每个职工应该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不要以为这是平均主义思想在作怪。同一个单位内部明显有失公平的倾斜政策实际上已经剥夺了其他一些部门、一些职工的平等发展权,这种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观和公平原则的政策遭到反对是必然的。如果领导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强制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行这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倾斜政策,可以肯定,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科学发展,还有可能影响本单位的发展。

2.领导带头,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人。这里的“人”首先是指领导干部。多年前就流行过这样的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果各级领导干部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老是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群众就会失去热情。没有了广大群众的真正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只能是一句空口号。

怎样才能做到领导带头、真抓实干?我认为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讲实话,看起来是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在一些干部那里却成了一个长期不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不讲实话,既使上级决策失去了真实的依据,容易在宏观指导上形成错觉,导致重大决策失误,还会使“假冒伪劣”现象从商品流通领域蔓延到思想政治领域,毒化、败坏党的作风和社会风气。出实招,就是制定的方针政策、提出的办法措施,要合乎实际情况,对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有实际帮助。办实事,就是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脚踏实地做工作,保证所做的每项工作都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群众检验。求实效,就是做工作、办事情必须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必须合乎群众的需要,能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而且其结果都是能够切实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

3.要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客观、清醒地认识本地区、本单位所处的“方位”******同志讲过:“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3]正确的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的基本前提。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通过正确的调查研究来认清本地区、本单位所处的“方位”,这是拟定发展蓝图、作出正确决策的依据。

4.要切实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实践科学发展要做到求真务实,既需要内在的努力,也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从现实来看,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中很多都是由不完善的体制机制造成的。前面也谈到了,制度问题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解决各种问题都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胡****同志也特别强调:“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4]应该说,这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朝着求真务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