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41

第41章 学生素质建设篇(6)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和权利,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给大学生以各方面的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德育教育为先,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从整体出发,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部署好、操作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帮助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理论的科学体系,帮助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2]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转变,将说教式教育与隐形渗透的教育方式相结合,由单一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由公开教育转变为渗透性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建立危机干预体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科学完备的校园心理素质教育体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模式,对待存在心理危机倾向的个体以及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个体进行密切的全程的跟踪与关注,并且要有效及时地进行危机干预。[3]

2.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尊严、情感、利益诉求等的满足与发展,还要注重围绕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的时事、身边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教育方法,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并非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包含了大量情感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师知识权威观念,摒弃填鸭式的说服、灌输教育方式,尊重和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和交流平台,加强师生交流对话。并且教师应该尊重和接受学生,坦率待人,努力营造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因此,必须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掌握新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教育载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联系实际。一是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解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惑。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现状,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广大学生应从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做起。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社会,在活动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舞台,调动了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团中,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团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4]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除教室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学生宿舍这一阵地,积极强调学生辅导员进宿舍这一重要思想政治教育途经,加强学生宿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营造,在宿舍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寝室文化建设。如开展“寝室美化大赛”“学习型寝室”“特色寝室”等活动,并在宿舍中开设党员学习室;选拔大学生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宿舍楼长、层长、室长,充分发挥他们在宿舍集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党建工作人员、党的组织、宣传工作、民主监督、组织生活进宿舍,提高学生宿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从辅导员的选拔、竞聘、任用、培养等方面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鼓励科研,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拨出专项经费,对优秀课题、优秀论文给予经济支持和表彰,支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与专业思想政治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也可以适当由辅导员担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做到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力作用。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兼任班主任和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并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和教学工作量补贴。

第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通过独特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亲和力,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功效。利用心理咨询的信息交流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利用心理咨询非强迫性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可接受性;利用心理咨询合理宣泄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性。[5]

5.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着力建设好校园网,积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

互联网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并影响着教育和文化领域,高校应因势利导,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占领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这一新的领域,抢占网上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适应网络传播和网络教育的新方式,重视网络工作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正面教育功能。[6]

同时,校园网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7]

参考文献:

[1]江广华,陈春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及有效模式研究[J].思政园地,2011(1).

[2]侯宗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 (1 ).

[3]王娇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革新[J].德育,2011(1).

[4]张志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5 (2 ).

[5]王浩.运用心理咨询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6]杨晓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 (2 ).

[7]石立宁,韩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10 (12 ).

(张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宿管中心,助教)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改革方向探析

黄晓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

胡****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根据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与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一,有利于提高道德素养。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提高组织纪律性,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第二,有利于拓展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大学生主动扩展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学习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第三,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开拓思维空间,产生创造灵感。

2.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第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高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第二,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结合市场的变化对专业和课程设置作出及时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检验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过程,检验的正向结果将激励学校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3.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第一,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自身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了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第二,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就业能力,丰富了就业手段,提高了就业率,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推动了全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国际比较

1.美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1)重视法制保障。美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制保障。美国部分州专门通过法案支持甚至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毕业。1989年布什总统亲自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1990年,他又签署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提供基金的议案。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提供基金的法律。在法律的保障下,有的州拨出专款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划,同时还建立一些大学或跨地区的全国联盟,以指导、协调本校或全国的社会服务活动;有的州成立了为学生服务的学习监管机构,负责服务学习的指导和评估。[1]

(2)支持体系完备。由于受到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念的影响,在美国,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和家庭,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美国把“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进行决策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之一。[2]美国企业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非常重视与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以“产学研”为形式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合作。除了政府支持、企业支持之外,还有宗教机构支持、媒体支持、社区机构支持、民间机构支持等。并且美国大学生社会服务的经费、风险由政府、社会和学生分担。[3]

(3)内容形式多样。美国高校除了普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外,还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一是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美国高校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二是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美国大学注重让学生参加反对战争、反对种族歧视、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和平、环境保护、能源保护、选举和竞选等活动。三是校企联合实践活动。哈佛大学以重视社会实践闻名于世,“我们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学院式的,不如说是现实主义的。这对培养真正的经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方法是实践第一,理论第二。”[4]四是公民体验教育活动。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在1975年发表的报告中,要求组织学生到裁判所、警卫局、法律事务所等机关,亲自体验现代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