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42

第42章 学生素质建设篇(7)

2.英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1 )突出能力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上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的需求,致力于提高教育的“社会相关性”(Educational Social Relevance),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才。后来,英国高校普遍认同“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 )”的思想,并开展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主张“产学研”的结合,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如约翰·哈威乔尼斯(John HarveyJones)所说:“我们都清楚只有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教育,而不只是考试成绩。我们国家与社会发展依赖于学校提供高水准的能力教育。”[5]

(2 )重视制度保障。1975年颁布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绿皮书,从政策上加强和鼓励高校与工商业的联系和合作。1987年英国《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重点提及高校职能,重视校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6]为了顺利实现“高等教育能力教育(HEFC )”的思想,1988年英国出台了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核心,采取校内教学与到企业中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培养企业急需的精通技术的中等人才。[7]2005年4月,英国政府发表了一份题为《技能:在商务中增强,在工作中提高》的白皮书,主张发展“产学研”合作,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知识经济社会中提升国家竞争力。

(3)支持体系完备。除了政府以外,高校和社会互动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社会各界,包括非政府组织、工商界、各大中小企业和大型网站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一般通过赞助基金和提供创业奖学金等方式进行。如英国壳牌技术创业项目是一项在全英范围内安置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实习的计划,发挥着提高大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作用。总之,教育部门或学校要与产业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在产学合作的宏伟计划中,而且在地方和学校的环境中,政府都提出要建立和扩展地方工商业和学校教育间的新关系。借此,青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有关工作场所的更好的知识和经验。[8]

3.日本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1 )注重制度建设。为推行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改革,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该审议会先后发表的咨询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各项建议。1987年,日本内阁通过了《关于教育改革的现行具体方案———教育改革推进大纲》。1991年日本政府召开第七次教育改革会议,回顾了教育改革推进大纲的实施情况,并决定1990年代以后的教育改革继续以“大纲”为基础。[9]1997年,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劳动省联合发表《关于推进体验式就业的基本思考》,明确了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把对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这也成为此后高等教育机构切实开展体验式就业的重要契机。[10]

(2)支持体系完备。日本支持体系完备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责任明确。学习指导主要由“各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部分组成。“特别活动”主要指有计划地组织的课外活动,当然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日本文部省在教学大纲中曾规定其目的是“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在谋求身心和谐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作为集体中一员的自觉性,培养齐心协力地建设美好生活的自立的实践态度和将来能正确生活的能力”。二是社会大力支持。社会教育在日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校外教育活动”。它不仅担负着对成年人进行继学校教育之后的终身教育,而且还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培养教育。因而,日本十分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11]

(3)内容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一是劳动教育活动。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总则中要求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从《学习指导要领》中所列举的几种具体形式看,多数都是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的劳动。二是就业体验活动。它体现并实践着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品尝职业工作酸甜苦辣,加深自我认识;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满足企业选拔人才的愿望和需求。[12]三是纪念性活动。日本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许多全校性的活动,其中有些是与全国性纪念活动、社区纪念活动和民俗纪念活动统一进行;有些则属于学校内部的活动。[13]

4.德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1)“双元制”教育模式。德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典型模式是教育的“双元制”。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同时也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与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这种制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践为主,注重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在整个培训中占到60%以上。具体看,在“双元制”模式下,德国专业实习受到高度重视。如工科院校规定学生参加实践或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六周;理工科学生在学完一至三年后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双元制”是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由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实施的三重负责制。

(2)重视法制保障。在联邦德国,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全国性的制度,最富有特点的是德国的义务民役制。联邦德国基本法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男性公民均有义务在武装部队、联邦边防军或民防部队服役”。1960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服民役代替服兵役法》,规定在联邦妇女与青年部下设民役管理局,义务兵役时间为一年。服民役者的待遇与服兵役者相同。服民役对于青年人来说既是一项义务,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经过15个月的服务后,青年们都认为从中收获很大,锻炼了洞察社会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另外,德国还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等,以规范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3)内容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安排中的实践活动。德国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二是课堂练习中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能力的作用。三是科技活动中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工厂参观、工厂实习、学校的科技节、企业在学校组织技术讲座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通过勤工助学,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性方面也会受到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的方向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当前,结合专业学习和教学计划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对于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由于实践前缺乏组织制度和实践后缺乏检查制度,加上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组织领导上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来抓,学校整体投入欠缺,经费不足,容易造成此类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制定合理的制度政策,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是促进活动进一步开展的重要对策,也是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14]2010年9月,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全市在校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实践时间必须达到4个月。这就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法制化。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保障社会实践的实施。如在美国不到3亿人中就有1亿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政府要求“不参加志愿服务的中学生不能毕业”,“各企业也要求员工参加志愿活动,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15]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这些法规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但是仍显不足。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必要的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专业化要求高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的设置情况,围绕专业和课题任务来组织、开展,从而使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1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应建立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设计多种多样的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并把握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只有以专业和课题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教育性、服务性和效益性的统一。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经受实践锻炼,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实现综合化,即必须建立社会实践的综合指导实施机制。第一,从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并予以实施;第二,开设社会实践指导课程并纳入考核体系;第三,建立社会实践辅导员制度,专门指导社会实践;第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确保社会实践机会,从而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实施。

3.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和服务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大学生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才能使自己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为此,高校应当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制、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深入社会的过程中了解这些社会问题的现状、原因,思考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从而形成对这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确认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化。在韩国,大学已将社会服务列为必修课,每学期安排48个学时左右,大学生必须在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从事服务工作,工作单位就献身性、诚实性、自觉性与工作态度等指标加以考评并给学分。“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改变利己主义充斥的校园气氛”。[17]墨西哥大学为大学生设立了必修课———《社会服务》。参加社会服务时,学生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热情地传播科学和文化,切实扶助贫苦民众。[18]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考评和记录学分。我国高校是科技人才密集和科技成果密集的地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服务社会,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双赢,实现社会效益、教育效益的双重目标,本身就体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4.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和多样化

(1)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系统化要求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国外,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实践”的全社会网络化运作。尤其是日本,在大学生体验式就业实施体系中,要求接受大学生参加体验式就业活动的单位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社会团体等各种机构。另外,接受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我国无论是高校、企业、社会,还是家庭,都做得还很不够。因此,必须形成完善的高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综合支持体系。

(2)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性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而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将更偏重于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更注意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社会实践形式具有多样性。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搞文艺演出,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组织小分队到农村去搞普法,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组织学生搞科技扶贫,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学生到工厂去,参加科研项目攻关,以解决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等,从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