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18

第18章 研究生招生工作与管理(6)

5.培养方式的选择要做到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在学科导师集体指导的优势,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对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选课计划、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生的理论课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和自学、seminar (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分析报告、研讨等多种方式学习;重视文献阅读、文献利用能力的培养,夯实研究生学科理论基础,强化这一科研训练的必要环节。各学科应列出研究生必读的经典文献,提出阅读和考查要求。要求每位研究生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实践能力培养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应进一步丰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及时进入论文研究状态。论文环节应侧重对研究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学术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的教育,要求研究生认真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倡和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培养方式。

6.学位论文要做到研究的科学性与审查的严谨性相结合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既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做好选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现状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选择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研究课题选择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但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做好开题工作,学位论文正式撰写前,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验方案、预期成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学位论文审查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三是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同时,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盲审评阅、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毕业。

(作者:郝明君)

浅议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学工作的关系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在培养各种层次和规格的人才中,本科教育是第一位的,它是大学工作的核心和主体,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大学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实现高校三大社会功能的重要平台。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深化,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搞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来说,都是十分重要。

一、本科教育质量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生源,只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的涌现,研究生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本科教育的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我们非常欢迎教育部进行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工作,以此督促各高校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我们也希望全国高校都不断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选拔、培养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二、本科教学质量是推动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动力

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包括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是学科建设的一项任务。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对学科建设水平的检验。在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后,对存在的问题,应当也必须从学科建设方面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对改进、推动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客观上反映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而在学科建设中,只有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学科研究方向,才能保持学科旺盛的生命力。

三、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对本科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学科是高校的基本元素,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是学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实践。它也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加强学科建设本身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载体,不仅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二)学科建设是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本科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学科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单元,也是本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学科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该学科专业本科教育的质量。学科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的是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学科水平是开发课程的决定性因素,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基本上取决于学科水平。强大的学科决定强大的课程,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作支撑,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三)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营造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

通过有计划的学科建设的实施,重点建设、培育扶持一些学科专业,构建富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体系,从而实现了以学科为依托的本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具有一定学科特色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有利于本科人才的培养。

(四)学科建设也可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

通过学科建设,学校学科点数量不断增加,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得学校的办学实力得到逐步提高,从而扩大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学科专业的学术影响力,这有利于稳定和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借助学校知名度及专业影响力的逐步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生生源,改善学校本科教育的生源质量和生源结构,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搭建学科平台,推进科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如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的建设,一方面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为本科生搭建实践平台,促进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深化,对本科教育有着显著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一)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思想对本科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直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务,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因此,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有研究生培养的大学校园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念将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将渗透在大学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本科生教育过程。

(二)研究生治学的示范效应有利于良好学风的营造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本科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同时,通过研究生的各种讲座和各项学术活动浓厚校园的学术氛围,这些均对本科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三)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优化学校资源,改善本科生的办学条件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办学,它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生进行的教育,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较为先进的科学研究的试验条件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学习条件,由于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在培养院系的兼容,本科生的办学条件也会因此而改善。

(四)研究生教育积极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是高深的理论与尖端的技术、学科发展前沿,这就对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在学科专业基础和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研讨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都将迫使教师通过加强自我学习、进修学习和科学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

五、充分发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引领作用,自觉为本科教育工作服务

(一)加强学科建设,为本科专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本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为构建学校本科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构建师范本科学科专业体系,以及应用性的非师范本科学科专业体系

根据学校“十五”学科建设规划,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以教师教育为特色,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师范大学,为此,学校在“十五”期间,通过高校资源整合和院系结构调整,积极申报和建设了与此相关的30个本科专业,使得我校的本科专业达到55个,其中师范专业23个,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的所有学科,非师范专业32个,涉及艺术、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应用型本科专业,一个师范与非师范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本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

2.提升本科教育的层次,积极申请和建设硕士学位点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增强本科专业的发展后劲,力争学校每个学院各本科专业都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支撑,学校积极支持、引导和帮助各学院申请和建设硕士点。经过“十五”时期的三次学位授权审核申报,我校的硕士点达到45个,硕士点一级学科达到5个。在2000年以前,我校仅有中文系、数学系、地理系、经政系和历史系5个单位能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到2007年止,全校共有政治与社会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学院、化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能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及硕士点的建设为相应的本科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学科基础,有力地支持了本科专业的发展。

3.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成效,积极开拓本科专业的发展空间

学科建设,尤其是硕士点的建设,为拓展本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相当一部分本科专业都有相应的硕士点的支撑,部分本科专业是在相应硕士点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我校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的建设与发展,为我校一系列本科师范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诸如“人文地理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特殊教育学”等硕士点的建设,培育了其相关本科专业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我校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面和发展空间。

4.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十五”以来,学校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重点、形成学科特色、加快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学校开展了市级和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对我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扶持。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使得我校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逐渐显现,带动了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学术知名度逐渐提升,学校的学科整体实力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大大提升。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对我校本科生生源质量和结构的改善,以及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