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26

第26章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策略(6)

(二)分析原因,制订措施

1.灵活把握弹性学制特点

有些院校硬生生地将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规定为2年,对学生选修课加以过多限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灵活把握好弹性学制的特点。弹性学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一方面,弹性学制下的教学计划,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兴学科的出现,结合我国教育传统、学校学生特点、学科特色,不断调整;另一方面,教学安排也并非完全按部就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基础和时间安排,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甚至跨院校选择有关课程,选择任课教师,选择学习时间,选择上课地点,选择教学方式。②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在弹性学制下,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有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任意选修。对于学生选修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均可重修重考或另修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在公共事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每年开设70多门研究生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并且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选修由其他院系开设的相关领域的课程。③修业年限的弹性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学生可以中途休学创业或参加工作,可以延长修业年限等。国外绝大多数研究生院都对研究生的修业年限作了弹性化的规定,短到一至两年,长到十年八年,甚至数十年。④与导师制相配套。实行弹性学制,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各不相同,需要导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安排学习进度。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导师和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及时规定了导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确定了导师的角色定位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2.结合我国教育传统,借鉴国外硕士研究生

结合国内本科生学制改革的经验,我国各高校可以在保留自身研究生教育特色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例如,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在实行弹性学制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导师角色定位为:①“指导者”———参与确定研究主题和方法,提出意见;②“联系人”———提供、收集所需资料,帮助安排实地调查工作;③“顾问”———帮助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④“教师”———提供研究技巧;⑤“指导员”———详细列出有关研究过程的反馈信息、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与时间安排;⑥“评论员”———设计调查方案、对撰写的文章以及数据资料做出解释;⑦“自由的提供者”———赋予学生作出决定的权力,并且支持学生的决定;⑧“支持者”———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与学生就学术观点进行讨论;⑨“朋友”———热情给予系统的非学术性的反馈;⑩“审查员”———让学生大胆假设,用于探究,并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和学术心得。除了学术规范之外,导师的基本角色是帮助学生挖掘他们的学术潜力。借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关于研究生导师角色的定位有助于改变导师“大包大揽”“一包到底”的角色定位,使导师明确自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职责和权利,有助于在弹性学制下对研究生的培养。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可以采取与国外联合办学的形式,使国内研究生教育水平提高更快,使我国学制改革也与国外全面接轨。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大学教育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弹性学制以及与之配套的学分制、选课制、绩点制、导师制引入到本科教育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例如,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和延长修业年限,并明确规定申请的程序和要求,灵活机动地为学生办理停学、复学和离校手续;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选修课的范围,学生考试不合格,可以重修,等等。本科的学制改革经验有利于在保持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改革。

3.循序渐进地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改革,逐步摆脱路径依赖

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或研究生已经接受的一种培养制度,不论三年制这种制度是否合理,教育家、学校管理者、研究生已经习惯了,所以当学制改革为弹性学制后,社会、学生、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认同,这是很正常的。为此,一方面如一些研究型的大学,研究生规模较大,有的与本科生在校人数持平,有的甚至超过本科生,其中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已占较大比例,就可以考虑缩短学制的试点。一些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少,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尚不丰富,就不要急于进行试点。另一方面,在学制改革中理工类专业依据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不要搞一刀切,可以保留以往实行的3年学制。第三,实行弹性学制,应凸显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过渡性”,需要把对硕博连读生的中期筛选和对普通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工作统筹考虑安排。

参考文献:

[1]周叶中,胡甲刚.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1).

[2]刘挥.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改革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 2006(5).

[3]徐丽生,李宁生.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 2005(6).

[4]贺斌.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与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

[5]曹健.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5(2).

(作者:陈宁)

英语教学理论及应用方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枟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工作条例枠指出: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一级学制。发展研究生教育,完善研究生制度,是独立自主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拔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社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使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国家对外语人才,特别使高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对外语师资的要求都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高等师范教育和相关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校外国语学院从1999 年开设课程教学论硕士点的英语教学理论及应用方向,开始招收研究生。从2002年起,新增列的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开始招生,英语教学理论及应用方向归入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4年学校又新增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参照全国多数院校的做法,我校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学理论及应用方向(简称为英语教学方向)又调整列入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

一、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对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都使得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制定其教育发展战略的时候,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目前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里,外语都是一门主干课程,从小学生到博士生都要上英语课。掌握一门外语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言,绝大多数学校开出的外语课程都是英语课。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开发思维能力、拓展视野、发展个性而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如何教好英语、学生如何学好英语,这就是英语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找到解决的途径,既要有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又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

我国的近代外语教育自1835年马礼逊纪念学校招生算起,已有近17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外语教学已经形成一门的学科,它有着自己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外语教学要研究这门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科的理论水平。外语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该领域研究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需要研究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教育规律。它既要研究外语教学的规律,又要研究教育的规律,还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外语教学已经成为涵盖众多领域的学科之一,它不仅综合了各种教育哲学的理论,而且不断地从语言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这些领域汲取养分。这就使得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并且也促进了外语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使外语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标,概括来说,就是要研究教育系统中外语教学方面的理论,要解决外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理论问题。

首先,要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要真正弄清语言学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语言是什么。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但绝不是一种简单的交际工具。它还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象征。语言本身又是一种结构极为严密和复杂的系统,能适应人类各种不同的交际需要。因此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要研究外语学习的本质,还必须研究外语学习者个人以及各种可能影响外语教学的因素。要研究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策略以及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还要研究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和其他环境因素对外语教学过程的影响,等等。

其次,要研究外语教学的目的、环境和实施手段等问题。研究外语教学的目的,要结合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政治和经济需求以及学习者个人的学习需求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外语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了解了社会和外语学习者个人的需求,了解了外语学习者的特点等才可能制订出科学的外语教学政策以及外语教学大纲,并选择切合学习者和实际教学环境的外语教学方法。外语教学的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考虑如何实施。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都是外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要为所有这些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指导。

第三,要研究外语教学的方法。教学法原来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外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既涉及一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问题,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外语教学法既要研究外语教学中如何贯彻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更要研究符合外语学习规律的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应研究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等问题。虽然最近十多年在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已从研究如何教转移到研究如何学,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始终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外语教学的相关学科及课程设置原则

外语教学这个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科学体系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它对其他相邻学科的依赖发展到逐渐独立。它既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同时又从其他相邻学科中汲取营养,推动本学科的发展。李庭芗( 1983:3 )认为英语教学法“要依靠多种有关学科对它的推进它受多学科的影响,并从多学科里汲取滋养”。他提出与英语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有英语、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辩证唯物论)等。夏纪梅( 2003:14 )指出,外语课程设计“分别涉及语言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交际学等学科范畴。”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对外语教学理论影响最大的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

现代语言学是外语教学理论体系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一般来说,应用语言学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定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的是把语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其他科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应用语言学要解决的问题多少与语言有关,但往往又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例如为少数民族创造文字既牵涉语言学、符号学,又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这就意味着英语语言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性的。应用语言学在学科之间起了黏合作用,导致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的产生,从而科学而又系统地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具有其特定的内涵,是指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的教学或者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