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25

第25章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策略(5)

2.导师队伍需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迈进

地方师范院校导师队伍参差不齐主要反映在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比如在我校导师数量的扩张没有跟上招生规模的发展,导师数∶全日制研究生 =1∶7,个别专业甚至大于1∶20的比例。部分专业,导师队伍呈现老、中、青断层严重,由于客观原因,对已经遴选的研究生导师缺乏后续管理和淘汰,导师队伍在学校基本实行终身制。又由于我校工作、生活、学习、科研与重点大学相比条件不足,资源有限,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较弱,长江学者、******有突出贡献专家更是凤毛麟角。由以上不难看出,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导师队伍还处于量的扩张阶段,难以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3.培养质量的保障需管理机制的改革

我校研究生培养管理试行院校两级管理。研究生处对全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学院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单位承担着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具体工作任务,配备了教务秘书和班主任具体从事研究生招生、学生管理、课程学习、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各环节工作。研究生指导教师作为与研究生的一线接触者,成为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中的主力军,因此我校在实行院校两级管理的同时强调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经过对20多年研究生培养管理经验总结,我校制订了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文件,促进了学校研究生管理机制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机制改革必不可少。例如从研究生奖学金指标与金额的分配、科研及学术成果创新的奖励、科研成果与社会生产力的转换,学术对实践的指导等都需要我们改革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以科学的机制来管理,促进管理效益的提高。

4.培养质量需充足经费作保障

地方师范院校相对于部属院校来说,研究生培养经费较少且经费来源渠道较少。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支持学科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添置、设立奖助学金、加强实践,改善师生生活、学习条件等都受到了制约。例如我校在有限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业务经费中,开展研究生科研奖励,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开展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这些在经费的支撑方面都受到了制约。

二、积极探索对策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1.务实基础,弥补生源质量不足

针对地方师范院校招收的研究生中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占有一定比重的情况,在进校后的培养中应强调培养环节,狠抓基础。导师应在为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之前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以及包括研究生对今后的职业定位等信息,然后结合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为研究生量身定制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例如,针对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生,导师应在第一学年要求其补修本科主干课程,并加强考核;在培养环节上强调中期考核,对专业基础弱,学习研究能力差的研究生实行分流淘汰。又如当导师了解学生对继续深造读博士有很强烈的需求,在个人培养计划中应强调课程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并在培养中重点强化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明确导师权责

在努力改善学校科研条件的同时,地方师范院校要着力建设良好的软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针对导师队伍不足的情况,建立导师组制度,吸引优秀中青年教师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充当导师助手。到企业聘请骨干来担任专业学位导师,并定期召开导师培训工作会,将导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主要承担对研究生学术与人格品质上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学术机会、学术条件和学术环境,并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等负有引导、示范和监督责任。同时也要赋予导师与责任相匹配的权利———选择权与淘汰权。

3.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重视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课程设置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校在做好自主设置授予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以来,及时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修订中强化研究生基础理论、重视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以一级学科为平台,二级学科为修订单元,贯彻一级学科下宽口径培养的思想,同时体现二级学科自身的特点,使研究生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同时,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以及论文选题等进行合理安排。

结合我校师范院校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公共选修课“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公选课得到了研究生的好评,通过课程学习,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教师资格证的考取,为将来走上讲台增加了就业尺码。为增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我校还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由外籍教师任课,实行小班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促进机制改革,向管理要质量

研究生培养机制影响管理水平,管理水平又直接作用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机制改革包括科学合理地设置奖助学金体系,招生指标分配机制、导师遴选制度等。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联动、协调与配合。例如我校研究生培养学院一直缺乏科研秘书岗,这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水平。通过开展教务秘书座谈会,通过到学院实际调研,我校以期设置正式科研秘书岗,以实现专人专用,高质量地保障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珺.关于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7).

[2]韩国防.构建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科学,2010(3).

[3]佟福锁.论职能部门管理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12).

[4]徐翠华.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作者:陈宁)

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

为了顺应世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年限和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9年多,在这期间取得了很多改革实践经验,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理性看待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改革,以便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总结实践经验,使改革进一步深入。

一、学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

(一)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发展历程看,学制改革是必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 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 1955年正式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期间中断,于1978 年恢复。当时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借鉴苏联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吸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学制为3年。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科研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1998 年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 .8 万人,到2006为止已有研究生110万人左右) ,入学渠道的多元化,培养类型的多样化(硕士研究生有了转向实践型和应用型的划分),学科间的差异性以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度关注等,我国在研究生培养学制方面进行了学制改革。

1998年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发的枟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枠提出,“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在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2002年6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出枟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枠,提出“逐步推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取消对研究生培养年限的统一规定,实行弹性学制,鼓励硕博连读。”

弹性学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制和选课制为基础,以导师制为支撑,对学生修业年限不作统一的严格要求,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分段完成学业,只要学生在一个弹性化的期限内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数及相关条件要求,就可以毕业或获得相应学位。在2002年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两年制的培养模式。

(二)学科间的差异性和硕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带来学制改革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现在高等教育和人才需求的形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国教学科研类人才日趋饱和,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急需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根据新的形势重新定位,原来相对独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渐区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学术型硕士是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是实际部门的高级应用人才,如农村金融硕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培养类型的多元化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必然带来学制改革。

另外,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发展的水平是不平衡的,人才成长的周期也必然不同,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毕业年限要求也应有所不同。

(三)学生素质差异和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必然要求学制改革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不仅在于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更在于后天家庭环境、学习和生活经历等的多样性。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培养类型增多的情况下,学生来源趋于多元化(跨专业、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等占一定比例),不同来源的学生之间素质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素质之间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学生能力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完全同步。要求起点不同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到达终点,一方面对跨专业的研究生不公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更快成长,甚至还可能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和造成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在弹性学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行调节学习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而基础较差和跨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不至于匆匆忙忙赶在3年内完成学业。

另外,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个记忆力和理解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相对最佳期。人在这个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意识。科学上称这个时期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通常为25~45 岁,其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在没有实行研究生弹性学制的条件下,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假设从小学开始一直不间断地上学读书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其毕业时为26或27周岁,但目前的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往往很难有科学创造,要经过几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从而有可能错过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而国外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大学审议会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年限做了更为灵活的规定,允许一些优秀的硕士生将2年的学习期限缩短为1年,在1年时间内修完课程,取得硕士学位;英国有科学硕士和哲学硕士两种硕士学位,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为了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能与国际接轨,为硕士研究生做出创新性成果提供时间保证,也必然要求硕士研究生进行学制改革。

二、理性分析学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学制改革走出尴尬境地

(一)学制改革遭遇尴尬境地

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教育专家已经认识到: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已是大势所趋,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已有许多高校进行了学制改革(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取得了很多改革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尴尬。

笔者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如今有些院校实行的弹性学制其实是硬生生地将研究生的培养年限规定为2年,来实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这样做其实有悖于学制改革提出的弹性学制的初衷。不少导师认为现今研究生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一个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的现象很正常,根本无暇因材施教,致使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有些导师花费过多精力从事科研、创收,对教学敷衍了事,他们又如何能在2年之内带出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对2年内能学的知识感到迷茫,学习任务重、所修课程数量不足,质量下降。因为第一学年只能学完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本专业经典原著研读根本没有时间。第二学年上半年一开始就要考虑毕业论文的开题和写作,考虑实习和找工作,同时还要修一年级没有学完的专业课。另外有些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体制也显得与学制改革不太相容,例如研究生选课自由度不高,只能限于选修本校课程,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弹性学制遭遇尴尬境地,并无真正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