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56

第56章 研究生学位管理与建设(5)

围绕社会人才需求趋势与学科前沿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及时修订、完善,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删除低层次课程内容,合并相近课程,积极推进综合型、交叉学科及研究型课程开设。组织前沿科技讲座,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使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并且掌握最新学术动向,促进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清晰而明确,为今后的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有利条件。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激发学术创新动力与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我校现阶段硕士的主要教学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同时由于教师与教学资源条件所限,大班授课的情况占据多数。这种课堂讲授一对多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形成了一定制约。建议逐步增大小班研讨授课课程的比例,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促进师生之间带动兼互动的课堂氛围的形成。研究生阶段,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不应仅是传授知识,更应具有针对性地鼓励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创造欲望,培养其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在接受严格学术训练的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做到积累专业知识与开展科研创造活动能力并重。

(三)增设学术规范相关训练,增加实践历练的机会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我校图书馆的信息教育优势,通过开设专门的文献检索与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枠的课程与讲座,从题名的拟定、关键词的标引、摘要的撰写、参考文献的标注和著录等具体环节着手训练,逐步培养研究生学术规范写作的能力,掌握主要的文献查找的方法。

此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与较快的提高,需要参与广泛的调查研究。应大力拓宽实践基地的建立与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此环节工作的意义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尤为重要。

四、进一步强化学位论文审核约束机制

(一)严格开题管理

我校目前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内(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内)完成枟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枠,并于第四学期结束前第十八周召开开题报告会。开题工作的时间进度十分明确,但对选题、文献查阅、研究方法、研究价值等实质性内容的考量还有待细化。个别学生对开题报告的撰写不够严谨,曾出现过直接沿用往届同学的版本,导致出现题目与内容大相径庭的谬误;开题论证工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开题撰写、导师签字、开题论证等环节工作时间上存在前后矛盾,未能切实起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的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应当要求在开题前举办专题讲座,介绍经验与方法,避免失误。同时,通过调动各培养学院与导师,严格督促硕士生在学位开题前完成符合要求的文献综述,将参考文献篇数和外文文献所占比重进行明确规定。开题论证小组结论中应对选题角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作出具体阐述,以利于学位论文后续工作的推进。

(二)重视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研究生合理安排论文进程,总结学位论文前期的已有研究成果,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后期工作重点和方向。我校要求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通常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的第十五周前完成,因此中期检查工作应安排在第五学期期中前。此项工作在我校学位论文具体管理实践中较为薄弱,导致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的随意性较大,前松后紧、甚至急就拼凑的现象大量存在。今后应当将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考核的责任与权限主要下放给各培养学院及导师,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检查,在研究生中期自查报告的基础上,由学院提交中期检查综合报告,对本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检查不合格者的处理意见给予具体说明。研究生处随机抽查,并最终公布检查结果。

(三)全面推行预答辩

预答辩是在学位论文送审和正式答辩前,依照答辩程序预先进行的模拟答辩。预答辩是对论文进行质量审查的一个有力措施,其实质是对学位论文的最后“会诊”与专家指导。由于预答辩并未直接关系研究生学位的授予与否,因此预答辩专家往往能更为科学、公正、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保证正式送审与答辩的学位论文具有更高的质量。我校通过个别学院的率先试点,收到明显效果,今年拟全面开展。预答辩工作的实施对于学位论文进度的合理安排以及导师指导方法的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强化论文送审与答辩的规范性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对学位申请者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一次综合考评,也是确保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最后的监控环节。我校学位论文送审,采取学院送审和校学位办抽查送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论文均要求实行“双盲”评审。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学院自行送审部分存在一些问题,如匿名工作未完全落到实处,导师圈定评阅专家、学生本人负责送审等现象均有发生。今后学位办可考虑在不断扩充与完备评阅专家库的基础上,学院送审部分也由学位办按比例直接指定评阅专家。因此建立信息完备而客观的评审与答辩专家库至关重要。校学位办应认真汇总并详细记录专家的有关资料,包括师德、诚信和学术态度等声誉方面的内容。对于治学态度不严谨、信誉不好等有不良记载的专家,应从专家库中予以剔除。专家库信息应适时更新。从答辩环节看,由于答辩委员会的构成决定权完全下放院系,“人情关”的现象比较明显。答辩过程中,尽管学位申请人对答辩委员的问题往往无法正面作答,不了了之,但仍能全票通过。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统一操作和监督,使答辩环节真正起到对学位论文的最后实质性审查的作用。

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导师在学位论文质控中的主导作用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每一位导师的学术风格、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甚至是为人处世的方式对其指导的学生影响深远,贯穿于整个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始终[2]。因此一支精良的导师队伍是吸引高素质生源的前提,也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数量能够同步发展的关键。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指导能力与责任意识。目前导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在我校也不鲜见。诸如生师比过大,导致师生交流时间有限的“放养”状态;遴选为导师后,自我提升不足导致知识结构老化、学术能力停滞不前;或者忙于过多的行政或者学术经济活动,无暇有效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等。

在今后的管理实践工作中,应着力制订具体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实现遴选与动态考核并重。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培训机制,导师上岗前组织相关的导师培训,让导师掌握研究生培养规律,熟悉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了解与研究生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每学年结束后,协同学校科研、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对导师的科研与教学业绩进行测评,敦促导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同时挂钩指导研究生的学业与学术工作状况进行联动考核。如连续两年出现所指导学生因培养环节或学位论文不过关未能取得学位,可考虑给予通报及暂停招生等处理。

参考文献:

[1]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枠, http://www.chinadegrees .cn/xwyyjsjyxx/xwbl.

[2]周立伟.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陈芳,陈旭.硕士研究生学业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黑龙江史志, 2008(5).

[4]刘宝存.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作者:杨蕾)

关于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我国硕士层次专业学位至今已有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目前已扩展至39个类别,博士层次专业学位增至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类型进一步多元化。全国各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压缩,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却逐年加大。

我校顺应趋势变化,因势利导,实现了硕士专业学位的跨越式发展。相继获得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工程硕士(计算机软件与技术)、工商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八个类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各专业学位领域不断拓展,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参见下表)。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Professional Degree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是一种为社会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旨趣的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类型[1]。相比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对象应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培养过程注重实践与学术的统一、学位论文成果形式具有显著的多元性与应用性。内在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指导方式、实践过程、论文撰写等培养环节,具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诸多特点。同时,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导师及导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挑战。本文结合实际,拟从我校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对策思路,为解决导师队伍建设滞后于专业学位形势发展提供管窥之见。

二、现存问题

(一)遴选标准与方式有待改进

遴选是现行研究生导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实质是导师获得资格准入的“门槛”。遴选标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我校现行的导师遴选办法除对申报者的年龄、学历、职称有明确限制外,对学术成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也有相应要求。这样的制度安排对强化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没能跳出学术型导师选拔的“窠臼”。部分实践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老师往往因无法逐一满足对应条款的要求而无法通过遴选,致使我校专业学位专任导师的数量相对于迅速增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明显欠缺。

(二)专业学位导师的专门性、应用性不足

由于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导师队伍中,依托原有学术型导师兼任相关类型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工作的情况十分普遍。从具体数据来看,我校现有校内专业学位导师247 人,其中学术型兼任专业学位导师190 人,所占比例约为76%。由于自身工作学习经历、传统指导模式以及原有的能力结构所限,部分专业学位导师实践经历与经验相对不足,对具有明确职业导向性与应用操作要求的专业学位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加之目前专业型研究生存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前者学制仅为两年,专业实践所占时间比重大,在校学习与接受指导的时间十分有限;后者属于业余攻读,培养方式较为弹性,师生见面次数、指导频率受制于多重客观条件,因此对导师依据不同类型,研究培养规律,制订、改进指导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过程学术化明显

由于成熟培养模式的缺乏,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泛“学术化”成为共通的问题。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观念误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属于研究生教育的次生层次,不应成为指导重心所在)、能力缺陷(理论探讨、学术不足、科研能力强,从业经历与实践技能不足)、指导模式陈旧等问题的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并未体现出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独有规律与特点。从学位论文成果的形式上分析,尽管我校获得学位授权的八个专业学位类型,其教指委均明确提出研究论文、项目、实验报告、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及指标要求,但截至目前,我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采取研究论文的传统形式,且论文选题与学术型研究生基本雷同,并未突出其鲜明的实践性、操作性。

(四)“双导师”制亟待强化

随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实施,教育部在2009年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双导师”制由此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须环节。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我校始终致力于校外导师的选拔以及实践基地的建立,目前已有校外兼职专业学位导师91人,各类型专业实践基地数十个。但由于校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明晰,其实际指导的力度与贡献尚不明显。加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校内导师的具体参与和指导不够,致使这一亮点环节并未显现出应有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