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57

第57章 研究生学位管理与建设(6)

三、对策与思考

(一)管理高层高度重视并加大对我校专业学位及相应导师队伍建设的投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高校理应充分认识这种新的教育形态对自身战略发展的影响,逐渐肃清传统认识误区,在政策保障、制度措施、资源投入、奖励资助、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厘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律,以高度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性应用人才的持续输送,逐步形成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多渠道整合资源,促进我校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的实质性转型

1.增强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选聘的灵活性,充实专任导师队伍

对实践经验丰富但学术科研水平略微欠缺的人员,可根据该专业学位类型的实际情况,酌情破格或先确定为副导师(与学术能力较强的导师相互补充、配合);对年龄超限但该类型生师比过大,且个人仍有余力指导的导师可采取返聘等方式继续任用。在不影响导师遴选制度整体公正性的前提下,适当增强专业学位导师选聘的灵活性,弥补我校具有丰富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的专业学位专任教师不足的缺陷。

2.通过引进与特聘制度,优化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结构

通过人才引进,吸引外部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兼具的优秀行业人才,培养成为我校具有献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职导师;进一步通过资源互补、平台搭建等方式,充分吸纳相关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担任专业学位外聘导师或任课教师。与此同时,扩大社会各界高级专门人才兼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范围,为专业型研究生实践、实习创造良好条件。

3.建立并完善专业学位导师培训制度,促进专业学位导师指导能力的完善与提升

加强对我校现有校内导师的专业化培训,着重加强其实践技能、行业规范、专业知识的培训,制订类似带薪培训、对外访学的措施保障,定期抽调、选派实践经历相对薄弱的中青年导师到基层职业机构与部门进行实作性培训、增强其具体的职业指导能力。对校外导师可以利用讲座、座谈、访谈等灵活方式,加强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和规定的了解,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掌握。

(三)强化监督,依托制度管理明晰专业学位导师职责

1.试行定期汇报制度[2]

针对目前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中授课时间零散、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建议试行定期汇报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期向导师汇报近期学习与科研情况,导师根据实时汇报掌握学生思想、学业的相关动态,给以点评、指导并制订下一步计划;其次,导师与导师组或学院以及研究生管理部门保持动态沟通,反映近期指导情况,包括指导次数、指导时间及发现的问题等。定期汇报制度,双管齐下,既确保导师随时了解情况、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同时加强了对导师指导情况的监督,为导师考评提供了依据。在实施中应力戒形式主义。

2.完善考核与竞争机制

为打破目前研究生导师聘任终身制的实际状况,应完善并强化对专业学位导师的考核。考核中应当注意考核指标与学术型导师的侧重点区分,着重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情况。同时,确保考核周期的合理性,避免周期过短(导师疲于应付,徒增工作量,无法安心科研、静心指导)与周期过长(导师责任意识淡漠、疏于指导、管理松懈)。再次,建议针对专业学位导师给予专项岗位津贴制度,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学生的违法违纪、学业不达标、严重学术不端、就业情况都应作为考评的参考,建立竞争机制,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四)切实推进与落实“双导师制”,搭建理论与实践贯通的平台

“双导师制”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校外导师的责任意识、参与力度与作用发挥。在今后的专业学位制度建设中,我校应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的责、权、利,激励其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于专业素质、业务技能、指导水平突出的优秀校外导师,应采取长期聘任的方式,使其享有与校内导师同等权利。此外,依托校外导师,深化与企事业、基层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拓宽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切实保障“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25,41.

[2]支戈壁,黄华.论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导师队伍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3]贺佐成.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差异[J].中国研究生,2007(1).

[4]姜澎.研究生培养启动结构调整,大学准备好了吗?[N].中国新闻网,2009唱10唱15.

[5]樊炳辉,爱琴,传江.科研究生导师工作几点思考[J].科学与管理.2010(2):17唱19.

(作者:杨蕾)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防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日益频发,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肩负着未来学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准与学术研究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探讨与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意义由此凸显。

一、概念界定与行为表现

学术不端行为,或称学术不当行为、学术不良行为。200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枟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枠中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09 年3月19 日,教育部发出枟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枠,列举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1]

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现主要包括:论文抄袭、剽窃、伪造或篡改实验或调查数据、学术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或多发、论文买卖、引文不当或不加注释、杜撰参考文献、通过非正当渠道发表低水平文章、文章署名搭便车等。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导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嬗变,实利主义渐成主导。学术研究逐渐异化为谋取资金、声名、职务、地位的筹码。从北大学术带头人王铭铭剽窃案到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失信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权力、金钱与学历、学术之间的寻租腐败滋生;部分学术刊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失去其学术交流平台的载体功能,沦为赚取版面费的工具。只要缴纳数量不等的版面费,就可以直接发表论文。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对身处其中的研究生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培养机制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单一与发展滞后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就课程与教学的角度而言,课程设置本科化,且仍然沿用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从学制来看,硕士研究生通常2~3年,除去公共课、学位课、专业课的课程学习时间,就业找工作占据的时间,真正用于文献查找、论文写作的时间所剩无几。加之,目前多数高校对研究生都有公开刊物论文发表的刚性任务,压力之下,出现以学术不端方式走捷径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从研究生培养类型上来看,随着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一个重要趋势。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用型研究生,其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与学术型研究生存在明显区别。但是部分高校的培养机制,依然采用原有的模式,摆脱不了以学术性为导向的“窠臼”,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不尽合理,针对诸如翻译硕士、软件硕士等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研究生类型,仍然以公开刊物发表学术文章为毕业授位的刚性指标,以学位论文作为专业学位申请的唯一成果形式,导致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主体中专业型研究生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当前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过分偏重量化考核的特点,重“量”,不注“质”,关注的重点在于发表了多少篇什么级别的文章。并且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优工作都直接与发表成果的数量与等级挂钩,强化了研究生片面追求学术成果数量的冲动,在学术规范与诚信意识淡漠的情况下,选择了学术不端行为。

3.学术规范制度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过程中,未能明确制订相关的学术规范制度,对学术规范的基本教育和养成性训练缺位,许多研究生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引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伪引、虚引、抄袭、拼凑等现象比比皆是,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诚信氛围。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各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面临空前的压力。仅依托研究生部(院)有限人力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明显力不从心。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又进一步掣肘了惩罚机制的健全与力度。囿于高校内部关系制约以及“家丑不宜外扬”的指导思想,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基本采取“软性处理”,大事化小。当预期收益大于行为成本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时,铤而走险就会变成更为理性的选择。而一个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治,就容易滋生侥幸或群起效仿的心理,逐渐导致整体诚信环境的缺失。

4.导师有效指导与示范效应的欠缺

导师及其导师组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之职,更肩负着“传道、育人”之责。导师的学术修养、学术态度、学术作风显著影响研究生的学术忠诚度。近年来,由于扩招数目激增,导师与其指导的研究生之间的生师比严重失调,导师超量指导各类型研究生的客观情况并不少见。而部分导师或因自身学术素质与学术水平较低,成为学术失范的“反面教材”;或因忙于个人事务抑或责任意识薄弱而忽视对研究生的指导,弱化了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以及学术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导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防治的第一道防线的缺失。

5.技术进步降低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为成本

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使得手工抄写成为历史,从客观上为文字的剪切、编辑乃至抄袭提供了便捷。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为信息与学术成果的共享提供了载体。“重金求购XX类课程论文一篇,要求举出实例”“十万火急求购毕业设计,要求本月上旬提交提纲,重酬重谢,具体事宜可联系QQ”。类似的网页与留言在网络上随处可见,更有不良网站专司此职,为论文买卖、代笔捉刀提供专门的中介平台,并名曰“论文工厂”。相比于潜心钻研、学术原创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查找复制、找人代笔更为方便、轻松,而网络的无形与隐蔽又为不端行为提供了庇护。

(二)内部因素

1.学术动机异化

在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多研究生仅将读研视为缓解就业压力、谋取优厚薪酬的跳板。入学伊始,考虑的便是怎样省时省力地应付学校规定的研究任务,以便获得求职的更多时间。即便从事学术活动,也是将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暂时工作,缺乏长远的学术事业意识,急于积累学术资本。然而学术的积淀绝非一蹴而就的“急就章”,非经艰辛的研究过程,无以获得真正的学问。

2.学术道德素质偏低

我国学术传统中知识产权意识与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位,使得研究生的道德素质与诚信意识普遍较低。具体到学术活动中,即体现为“拿来主义”盛行,不问出处,不加引注,据为己有。技术性过失有之,但更多的则是明知失范,仍故意为之。同时在利益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同辈中的越轨举动取得的好处激起了群体的效仿,集体无意识渐成风气,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日趋普遍。

3.学术研究能力匮乏

伴随研究生的扩招,素质参差不齐的学子不断涌入研究生的行列。先天的不足、学风的散漫,加之研究生培养体制及导师指导等外因的不力,导致许多研究生在文献查找、调查研究(诸如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数据处理、实证分析等重要的学术研究能力方面,欠缺系统训练,也就缺乏发现、研讨并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