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心理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懂得人类心理背后的秘密。中国古代兵法强调: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现代生活中,这一兵法也大有用武之地。因为,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言谈举止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雪中送炭定律:远远胜过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定律,是指人们会对在自己处境危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的一种心理,这种心怀感激会让人印象深刻。人们能够忘记一些平常的帮忙,但那些在特殊时期接受的帮助会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韩信的故事大家已耳熟能详,韩信谢漂母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至今。
在韩信还很落魄的时候,有一天,他来到城下钓鱼,有许多老妇在河边冲洗丝絮,其中一个老妇看韩信很可怜,就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老妇都按时来给他送饭,直到冲洗丝絮的活都做完了。韩信对这位大娘说:“吾必有以重报母。”(《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的意思是说我将来一定会报答你的。
韩信封为楚王后,并没有忘记当年给自己饭吃的漂母,派人四处寻找,要赠与千金。应该说,帮过韩信的人肯定不只漂母一人,也可以说在帮助过韩信的人当中,漂母所付出的物质的东西其实也不多,但是,漂母是在韩信最为落魄潦倒时向他伸出了援手,这使得韩信无法忘记漂母对自己的恩情。
周瑜在三国争霸之前的人生并不顺意。他曾经仅仅是袁术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居巢长,一个无名小县的县令。
在那个时候,地方上发生了旱灾,连年颗粒无收,很快就酿成了饥荒,加之战争不断,粮食成了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居巢的百姓由于缺乏粮食只能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不少人,同时饥饿也使军队失去了战斗力。作为地方父母官的周瑜看到如此情形,心急如焚,苦思冥想,还是空无对策。在这时,有人献计道:“附近有个财主鲁肃,他不仅家中富足还乐善好施。他家肯定会囤积很多粮食,我们不如去跟他借吧。”
周瑜没办法,要救百姓于水火,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他即刻亲自带人去拜访鲁肃,片刻寒暄之后,周瑜直奔主题说:“实不相瞒,小弟此次冒昧造访是需要大哥帮忙,借我点粮食救济周围的百姓,不知老兄是否肯出手相助?”
鲁肃看到周瑜英气逼人,神采非同常人,便知他日后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他听到周瑜的相求便朗声笑道:“这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我怎会不帮老弟呢?”
鲁肃家共有两个粮仓,每个都藏粮三千石。鲁肃亲自带着周瑜去看粮仓,并对周瑜说:“不要在我面前说借粮了,就当我送你一仓好了。”一听此言,周瑜及众人都震惊了,在如此荒年粮食可是生命之本,它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鲁肃的话深深感动了周瑜,两人由此成为莫逆之交。
后来周瑜果真飞黄腾达,做了众人敬仰的将军,但他依旧记得鲁肃在他最困难时所给予的帮助,于是他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使鲁肃也有了发迹的机会。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都可以落得人情,可两者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把一个人从火坑里拉出来,也就犹如你在沙漠中给了别人一杯救命的水。就内心的感受来说,你给一个富翁送一块面包和给一个即将饿死的人送一块面包,在他们的内心所产生的反应会一样吗?富翁不会在乎你的面包,当然就不可能对你产生感激之情,可在即将饿死的人看来,你就是他的救命恩人。
小林和小张是同窗好友,在他们毕业多年后,小林都说他始终无法忘记小张给他的1000元钱。因为当时小林的母亲生病了,急需钱动手术,可小林的家里又非常穷,他的父亲向所有的亲戚都借了钱,但依然不够。小张在得知小林的事情后,就把自己省下来的1000元钱给了小林。这1000元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小林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后来小林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但逢年过节,他都会记得给小张发去一条问候的短信。
为什么有的人会苦苦寻找自己的恩人?可能这位恩人的确是帮了自己很大的忙,也有可能是别人的一个举手之劳,但是在接受者看来,这种举手之劳实际上就是莫大的帮助。所以,当一个很小的举动成为莫大的帮助时,接受者就会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去寻找帮助过自己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报对方的恩情。
心灵感悟
人们对雪中送炭之人都怀有特殊的好感和感恩的心情,帮助别人分忧解难,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
瓦伦达效应: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
“瓦伦达效应”以美国著名的钢索杂技演员瓦伦达命名,来源于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的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曾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上场前一直强调这次表演失败的结果,不能够完全地专注于走钢索本身。”
后来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并将其总结为:任何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专注于该事情的本身,不要考虑与该事情无关或者相关的其他事情。
瓦伦达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意无意地出现,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能够证明这一点。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个人大脑中的图像经常会像实际情况本身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也就是说个人大脑中呈现出什么样的想象图片,生活中便容易向着该图片的方向发展。
例如,当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飞时,他的大脑中便会出现将球打飞的情景,最终使球完全飞出场外,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瓦伦达心态与个人成功的密切关系。
根据瓦伦达效应,人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心理学影响力。现实生活中,在做某件事情前,人们如果太过在意事情的结果和周围人的言谈,就会疏忽事情的本身。我们的心每天都被各种无形的压力和欲望压得透不过气来,身体的健康也日渐下滑,在这样的身心负荷下,人们越是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就某件事情,越是容易南辕北辙,偏离预定轨道。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作为东道主的所有中国人都希望中国可以夺得首枚金牌。这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将在女子10米******中诞生,所以,作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10米******冠军得主和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杜丽,可谓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愿望与梦想,她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2008年8月9日的第一个比赛日,杜丽在现场啦啦队的助威声中打出了第一枪,经过预赛和决赛的十几轮较量,杜丽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发挥失常,不仅没能摘下北京奥运会的首金而且无缘奖牌。
杜丽流着泪对媒体坦诚说:“压力太大,比赛感觉有些紧张,而且对手的发挥确实不错。”赛后,作为国家射击队的主教练王义夫说:“杜丽的失常可以理解,首金的帽子太大了,谁戴上都会觉得晃荡。”王义夫相信杜丽有这个项目上的夺金实力但作为心理因素至关重要的射击比赛而言,心中的压力会让比赛的变数很大,结果很难预料。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生活中的多数时候,人们在面对各方压力时往往表现得难以从容面对,所以,经常会出现失误和失败的现象。正所谓:“专心致志,方能成功。”集中精神、专注于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情,对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反之,则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而所谓的“集中精神”便是时刻让自己沉浸在想要做的事情当中,不要提前思虑该事情可能导致的结果,也不要想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去什么样的影响,更不要出现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
对于这一点任何人都适用。例如,高三的学生在高考前如果经常担忧自己在考场上会不会碰到很多不会的题目,就很容易陷入混沌状态,发挥失常,高考失利。
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思前顾后、三心二意,更不要提前在心里预测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只要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便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既然专注于事情本身会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力,那么生活中人们该如何调节自己,让自己时刻处于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中呢?
佛教中常说:“平常心是道,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也就是说,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凡事都做最坏的打算,但不能凡事都想着最坏的状况。此外,应该学会精神转移,在做压力大的事情前,让自己忙碌起来,可以认真地听音乐、打游戏,也可以做其他必须集中精神的事情,这样你的大脑便没有空闲的时间过度思考与该事情相关的事情了。
心灵感悟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思前顾后、三心二意,更不要提前在心里预测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只要一心一意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便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蔡戈尼效应:掌控自我,享受平衡生活的乐趣
“蔡戈尼效应”是以著名的心理学家蔡戈尼命名的,该效应主要说明人们容易走入极端,过分地强迫自己,试图一气呵成地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后被人们总结为:人们天生具有办事有始有终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欲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内心便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驱使其忽略其他的事情来继续该项工作,直到欲完成的动机得到满足。
为了进一步解释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蔡戈尼在1927年曾做过如下的实验。
参与实验的人员被分为甲乙两组,他们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中甲组顺利演算完毕,乙组则在演算中途被下令停止演算。实验结束后,他让甲乙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最终的结果是:未完成演算的乙组对该项数学测试中的题目记忆程度,明显优于完成测试的甲组。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未完成的东西,心理会产生深刻的留存记忆,让人们对此久搁不下,直到完成后才能够得到满足,放松自己。
蔡戈尼效应让人们深刻地懂得:虽然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完成的欲望和冲动,这利于人们做事情时的善始善终,但如果内心的这种驱动力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和平衡,人们便会因此走向极端,产生忧虑、焦虑、不安、难以入睡等精神上的困扰,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董嘉祥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律师,在他心中,当事人的事情永远是最重要的。每次当他接到一个新的官司时,他总会拼命地工作,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在他眼里几乎没有双休日,一年到头休息的时间可以数过来的屈指可数。
有两次,同事们邀请他举行集体活动,但他头都不抬,只说了一句“我很忙”,便继续工作,同事们只好摇摇头离开了,以后无论公司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再也没有人叫他了。高中同学组织聚会,起初老同学打电话邀请他时,他总以工作繁忙拒绝对方,后来班长亲自出面请他,他才去参加聚会,可就在大家还没吃完饭的时候,他急急忙忙地和几位熟悉的同学说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便匆匆离去了。
后来有一次,他正好外出,想让同事帮忙打印一份文件给上司,可他拨打的好几个电话号竟然都是空号,他不记得是他存错了号码还是同事换号没有告诉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人后,对方还不情愿地说:“好吧!”便把电话挂断了,他在一刹那感到自己非常孤独。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否则便易出现画蛇添足、物极必反的作用,例如,你看见同事衣服的扣子开,只需提醒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帮人家扣上,那就过了头;领导出现了失误,发现后暗示一下便可以了,如果非在众目睽睽之下提出,就过了头;超市中有免费试用的香水,喷几下便可以了,如果非要将整瓶香水喷完,就过了头……这些生活中的常见事情,足以说明生活需要掌握一个平衡性。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现代人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同时也给人们带去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在过度的忙碌中,失去了兴趣、爱好,失去了与朋友相处的时间,错过了与同事交往的机会,同时,他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望,在欲望驱使下,事情一日完不成,人们便一日得不到解脱,对于这一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够说明,倘若你正在写博客,写到一半的时候,你的家人忽然叫你去吃饭,你会本能地答应道:“等一下,马上就好。”或者星期天你已经准备好出去玩篮球,忽然儿子从房间内跑出来,吵闹着让你陪他去放风筝,你多半会说:“好儿子,听话,你看爸爸都换上了球服,准备出去打球了,咱们下周再放风筝吧!”蔡戈尼效应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学会放松自己的生活,平衡自己的内心
世界,不要让忙碌的工作扰乱了自己的生活,不要让一气呵成的不满足心理摧毁了你的健康。生活经验还告诉人们: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危险因子的信号,这些逐渐完成的驱动力将会主宰你的消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