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心理学
24736800000018

第18章 职场心理学:心态是工作中的软实力(4)

这是选择相处的人的时候,链状效应产生的巨大作用,从另一个侧面看,自己在职场中,也要懂得隐忍,既然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的消极感染,那么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表现出自己的失落面,因为这样也会让别人对自己避而远之。

杜伟强是从一家大型企业被挖到公司的职员。

在这家中小型企业中,杜伟强更是受到了礼遇,同事们很敬重他在大公司的工作经验,而且,杜伟强的确见识广博,言谈风趣幽默,让大家很佩服。

只是后来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杜伟强的人气指数迅速跌落。一次部门征集方案,杜伟强和一个叫温信青的同事一起递交了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各有千秋,领导便开会讨论这两个方案,经过激烈的争论,一个星期之后,杜伟强的方案因为投入成本过高而被淘汰,温信青的方案被决议为通过的方案。

这让杜伟强非常地尴尬,因为他非常看重结果。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大家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杜伟强的方案没有通过,也不能证明杜伟强的能力不足,相反,杜伟强的才华已经得到展示和关注了。

于是这件事情只有杜伟强耿耿于怀了,大家原以为他是大公司来的同事,应该有足够的气量,但是杜伟强却认为这件事情让他很没有面子,于是平常和同事闲聊的时候,就经常主动提起这件事情。

而且,在不断抱怨的同时,他还披露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温信青是大领导的亲戚,之所以领导采用温信青的方案,可能和领导徇私情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自己的方案在保证后期公司获利方面的准备是做得非常完备的。

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杜伟强的心里非常畅快,他感觉自己的立场很公正,而且,在同事中也会形成一定的号召力,更让同事们吃惊的是,温信青居然是大领导的亲戚?

毕竟温信青在工作中很低调,从来没有摆过架子,平易近人,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对杜伟强的评价低了,觉得他不像是拿得起放得下,能够做大事的人。反而对温信青产生了好印象,况且,温信青是大领导的亲戚,自然更不好轻易得罪他。

过了没多久,同事们觉得杜伟强虽然来自大公司,但是心胸、眼界狭小,在利益面前,杜伟强也没有一定的胸怀,于是很少有人再去请教杜伟强了。

杜伟强终于发现,他的抱怨将自己完全暴露在同事面前,以至于原来所拥有的光环和神秘感都被撕破,他的抱怨不但没有改变局势,反而把自己推入了被动和可怜的处境。

职场生存,是更现实和智慧的一场表演,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糟糕的形象会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无能。请不要抱怨现在的工作有多么的辛苦,你每天又比别人多做了多少事情。

其实,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又比别人收获了多少的快乐,比别人多学了多少东西,你的能力,也相应比别人多得到了一些锻炼,你又比别人离成功多迈进了一步!

在办公室,要注意把情绪封锁起来,闲聊会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专业形象,因为办公室毕竟不是你畅所欲言的场所。

相反,如果身处办公室,能够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少一些暴躁、愤怒和抱怨,大家会愿意靠近你,自己也会有好运气。你的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平时也不多话,偶尔聊天忽然觉得他生活得已经可以用超然来形容。他喜欢生活中很多有情趣的事情,办公室里尔虞我诈对他来说跟小孩子的游戏一样,看看就好,从不介入或者放在心上,平时努力工作,节假日享受放松的自由,不为名利所累,这才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被人追捧的高人。

有什么事情要主动地解决,和老板交流对你没有坏处,但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老板还是喜欢有想法的人。

相信自己,塑造一个积极的形象,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而且能给别人带来积极的氛围。

心灵感悟

如果人们懂得了链状效应的作用,就应该有意识地回避和颓废、懒惰的人在一起,以免受到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应选择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以共同促进和发展。

拆屋效应:不要拒绝看起来很难完成的任务

拆屋效应的由来,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有关。1927年,鲁迅先生作了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文章,其中有段话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因此,这种为了使较小或较少的要求得以满足而先提出较大或较多要求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之为“拆屋效应”。

其实不光中国人这样,这是人类的共性。人们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时,会不自觉地启动两种心理机制,一种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另一种是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在心理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又正好与内在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化接纳。

在难题面前,人们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对于不能完成的任务,很少人会愿意去接受,而且很多困难,容易在人的心理上被放大。人们在听到比较困难的问题或被人提出难以接受的要求时,一般都会先拒绝。但是如果别人降低问题的难度或要求时,人们就会犹豫。如果再次降低,人们一般就会答应了。一方面是不好意思再拒绝,另一方面是感觉这问题与要求自己也能解决或满足。

在工作中,人们也常常会有这种心理。当老板布置个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时,一般大家都会打退堂鼓。“难度那么大,很难完成的,根本就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大多数员工都会这么想。而如果老板把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就会有人接受了。但是,虽然现在的老板大多都听过这个效应,明白这个道理。相比之下,他们还是会更加欣赏那些敢于接受难题,敢于挑战自我的员工。

何楠刚进公司不久,对工作时刻保持着极大的热情,而且还任劳任怨。她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肯定。

这一年,欧洲总部的领导要来公司视察,于是公司高层决定重新装修办公室。何楠正好负责协助策划这个装修方案。由于以前在小公司里负责过装修事宜,所以她提出了一个又省钱又可行的方案,领导很满意。但是要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像纸上写的那么简单。

要为公司省钱,就不得不节省各个员工的办公空间,这肯定会得罪不少人,而且要在不影响公司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来完成装修任务,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完成了,也是出力不讨好。所以,同事们都用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只有何楠,当经理问她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时,她一口就答应了。别的同事都笑她傻,说她真是年少无知、天真烂漫。

装修项目开始实施了,与各部门协调时的确碰到了很多麻烦,也听到了很多抱怨,但是最终何楠还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本来经理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何楠竟如此漂亮地完成了,于是他立马对何楠刮目相看。没多久,就升了何楠的职。其他同事们再也不敢小瞧何楠了。总经理也开始关注这个有胆有识的新人,决定好好栽培以备后用。

只因为接受和完成了一个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使何楠的职场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在职场上,要想比别人职位高,要想比别人升得快,就得敢于挑战别人不敢碰的“烫手山芋”。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当领导分配下来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时,你要敢于接受,但说话时也应注意分寸,不要说得过于肯定。要这样说:“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有点难度,不过我会尽全力的。”这样即使你不能完成,领导也不好说什么。当任务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实在是无法完成,就要及时与领导沟通,让领导知道你的情况,以便调整工作要求或更改执行方案。这样既不影响工作进度,也不会给公司造成损失,而且也能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面对工作中的任务,无论大小、难易,在公司需要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那么每一个任务都可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罗萍是一家连锁餐饮集团公司的普通营业员,因为平时工作表现好,曾多次被评为最佳店员。有一次这家连锁店里突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食客在进餐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众人一时纷纷怀疑是食品中毒,甚至有人拿出电话通知报社和电视台。在这关键时刻,罗萍镇定自若,一面指挥其他店员打急救电话,一面竭力安抚顾客,保证不是食物中毒。她告诉大家,食物绝对没有毒,并冒险当场吃下很多饭莱。为了防止谣言扩散,她还请求大家等待急救车的到来,由医生评判。

不久,急救车过来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大家,“中毒”的顾客实际上是典型羊角风发作,不过凑巧赶在进餐时罢了,大家尽可放心。一场危机就这样过去了。

由于罗萍勇敢而机智地避免了一场危机的上演,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赞扬,不久,她就被升为店长。

一个年轻人要想成功,在关键时刻必须要像罗萍那样能够挺身而出,这样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职场中每一个任务都是一次机遇。如果你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勇于负责,在公司和老板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那么随着工作中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你也必定能够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心灵感悟

首先给对方一个承受的心理极限,然后再给对方提出一个稍微小的要求,那么对方多半会因为这种压力差的对比而接受。这就好像给对方提出两个选择,而对方则往往会因为这种心理误区而被牵住鼻子,选择较为容易的一个,却忘记自己其实还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