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别说你懂心理学
24736800000023

第23章 教育心理学:教子有“心”,自然有“方”(1)

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健全的心理结构来到世间的。孩子的成长要靠后天的构建,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教育者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个作用决不能局限于一个“爱”字上。没有教育意蕴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

詹森效应:教会孩子用平常心对待得失

詹森是一名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每次测试成绩都很好,但是他一到了赛场上就连连失利,根本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心理学家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詹森效应是人的一种浅层的心理疾病,就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

詹森效应在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大考中屡屡失利,细细想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但最本质的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久而久之,他们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赛场的特殊性,周围人群对他的深切厚望,使他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患得患失。被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最终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某报曾经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求救”邮件:我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想想3年前孩子中考时的情况,我不由得忧心忡忡。3年前,我的孩子在班级乃至学校都是佼佼者,但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心理素质较差,平时成绩很好,一到大考成绩就一落千丈,中考成绩“超低水平”发挥,只勉强考上了普通中学。孩子没办法面对这个现实,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消沉了许久。现在,3年过去了,我的孩子在这所普通中学表现很好,年年都获得“三好生”称号。如果正常发挥,孩子上本科甚至重点都没问题,但如果改变不了心理素质差的毛病,成绩难以预料。我们真担心,在高考那种更紧张的气氛中,孩子能否承受得住。真希望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

还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因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而按平时的考试成绩,他是完全可以进重点院校的。第一次高考,考数学时,有一道题他平时没见过,因此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以3分之差落榜。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又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但一进考场,他又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目,甚至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变得陌生起来,结果又以7分之差落榜……

上述两名考生显然陷入了“詹森效应”的怪圈,以至于小考“战果累累”,大考“一败涂地”。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在这方面对孩子加以关注。

孩子陷入“詹森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其实只要对症下药即可帮孩子改善这种状况。

放松+淡化考试结果+精力集中+积极情绪+肯定的心理暗示,可以解决自信心不足和消除患得患失症状。

1.放松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的过程,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从而使孩子放松身心。例如,让孩子玩一些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带他们去游乐园等等。

2.淡化考试结果

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适当地淡化结果,因为考试毕竟有偶然因素在里面,只要孩子有一个努力学习的过程,我们就可以适当地淡化结果。

3.精力集中

培养孩子精力集中,一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我们可从小就每天定时给孩子读书,陪孩子画画,跟孩子一起听录音故事,甚至做孩子的玩伴,与他做一些智力游戏,言传身教地训练他安静专心地做一件事,那么你的孩子也会认真、专注地做事。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打扰孩子。如孩子玩游戏时全身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我们切不可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

4.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著名心理学家法迪斯说:“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前,他们是从感情的氛围来下结论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忧虑、愤怒的地方,还是一个安全、愉快的地方?”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给孩子一种温暖的感觉,哪怕是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孩子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

5.肯定的心理暗示

在智力方面,我们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在心理素质方面,我们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的、自信的、勇敢的、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在健康方面,我们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并且会越来越健康,同时使孩子树立“健康光荣”的新观念。

总之,家长的平常心再加上适当的期待,才是治疗“詹森病”的良药。

心灵感悟

“退而求其次”不是在降低标准,而是选择另一种途径来实现梦想;如果你想争取好成绩,考上名牌学校就应该抱着“我只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接受”的心理。

蔡戈尼效应:调动孩子渴求度,让孩子念念不忘

蔡戈尼效应是指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当人们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这就是心理学史上著名的“蔡戈尼效应”——完成任务的动机会促使人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并且还会产生要完成它的欲望。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球赛枯燥乏味,球迷还是看到终场;电影无聊透顶,观众还是等到结束才悉数离场;手中的书如同鸡肋,我们仍然期待下一刻会有惊喜……

很多电视剧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甚为反感,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因为广告插进来时剧情正发展到紧要处,实在不舍得换台,生怕错过了关键部分,于是只能忍着,一条、两条……直到看完第N条后长叹一口气:“还没完呀?”

不得不承认,这广告的插播时间选得着实精妙。其实说穿了,就是广告商摸透了观众的心理,让你欲罢不能。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完成似乎就心有不甘。想想,记忆中最深刻的感情,是不是没有结局的那一桩?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没有买下的那一件?最近心头飘着的,是不是那些等你完成的任务?

其实,这都是一种被称为“蔡戈尼效应”的心理现象在起作用。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实验。

他给参加实验的每个人布置了15~22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比如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线串起来,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等等。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大致相等的,其中一半的任务能顺利地完成,而另一半任务在进行的中途会被打断,要求被试者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要求他们每个人回忆所做过的事情。结果十分有趣,在被回忆起来的任务中,有68%是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而已完成的任务只占32%。这种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被称为“蔡戈尼效应”。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这个未完成的任务一直压在心头;而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那么这种紧张的状态就会得以松弛,原来做了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记。

蔡戈尼效应说明,当心理任务被迫中断时,人们就会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从而产生较高的渴求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宝贵;而轻易就能得到的,就会弃之如敝履。

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孩子,不能让他的愿望过早地得到满足,得到了可能就不会再珍惜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股脑地将知识灌输给孩子,而应该分阶段地给孩子讲解,让他们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其实这也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是电脑的内存一样,而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则会有意地去遗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家长用知识的画笔去描绘。但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会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厌烦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有些家长喜欢连续不断地讲授知识,虽然这种精神让人敬佩,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却常令人不敢恭维,讲到哪里,孩子就忘到哪里。

家长如果谙熟蔡戈尼效应的特性,就不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微妙的心理机制应用到教育孩子上来,让孩子开心地学习。

按照蔡戈尼效应,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授知识还是讲述做人的道理,在讲到关键处不妨稍作停顿或者让孩子谈一下看法,这样孩子就会对知识或道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这个关键点产生深刻的记忆。事实上,突出关键点的方法很多,可以重复强化,可以详细阐述等,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戛然而止不再讲解,这使孩子的求知欲受到阻碍,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迫不及待的求知心理。他的求知欲已经被激发,这时候的教育效果就会比较理想了。

可见,蔡戈尼效应在教育孩子时有重要意义,家长应积极加以开发与应用。同样,教师在讲课时若能够运用蔡戈尼效应,也会提高讲课效率。

心灵感悟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蔡戈尼效应科学地解释了这一道理。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才是真正的教育。家长们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这将有利于孩子的一生。

角色效应:孩子应扮演他自己的角色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邀请一些不懂礼貌的孩子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变得有礼貌了。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在个性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角色效应”。

角色效应的形成首先开始于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现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偏差,老师往往用“好学生学习好”、“坏学生成绩差”来评断孩子,这使得他们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不能够正确认知和评价。他们会觉得自己学习差就一无是处,会厌烦自己的“角色”,而那些“好学生”则可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自我膨胀。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他们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行为,“坏学生”开始真正厌学,开始自暴自弃;好学生则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自身全面发展。这种最初的错误期待导致了孩子认知行为的恶性循环。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人推荐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给他讲解图书的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工作的时候,是像侦探一样吗?”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

“小侦探”这个角色让他兴奋不已,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请求担任正式图书管理员。

好景不长,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了,也转学了。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也会走着来上学的。”

可见,“小侦探”这个“社会角色”激发了小比尔·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扮演,使他长大之后,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有滋有味。

案例中的小盖茨,受到的就是一种积极的“角色效应”的影响,他在扮演侦探这种“社会角色”时,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期望,再加上父母对这种角色的“认可”,使他不仅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而且体会到角色给他带来的乐趣。这种积极的认知和期待成为激励他行为的内在动力,甚至影响到他成长的每个阶段。

根据角色效应,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游戏角色,让孩子扮演,从而让他学会某些知识或者规范。

例如,让孩子扮演“卫生员”角色,负责检查家里的卫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在扮演“警察”的角色中,学会坚强、机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扮演“科学家”的角色中,学会钻研并发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的“工资”,以及糕点、水果、饮料、文具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