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人生哲学课
24738600000018

第18章 做事有技巧,成功有秘诀(7)

北大教授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我国古人也有一句话:“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事业尚未成功,生活不如意,就是因为他还没有认真对待自己,就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要知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没有能力做大事,又不愿意做小事,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人生哲理诤言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认真去做。不要轻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认真踏实、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如果马马虎虎、三心二意地做事,那么永远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就来。

3.做大事请先从小事做起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

曾国藩曾在《曾国藩家书》里写道这样一句话:“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这句话说的是读书、种蔬菜、养鱼、养猪的这些小事情都要常常训练,只有常常训练才能切实做好这些事。不仅如此,其实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只要想做好大事,首先就要从小事做起。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做事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

达·芬奇从小就喜欢画画,父亲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便决定培养他,于是就把他送到欧洲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拜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费罗基俄是一位非常严格、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

达·芬奇开始学画画的第一天,费罗基俄老师别的什么都不让他画,就让他画蛋,并且让他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然而,达·芬奇画了一天就感到厌倦了,但老师却一直让他画蛋。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他画了一天又一天。

终于有一天,达·芬奇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就迷惑不解地向老师问道:“老师,每天这样重复地画一个蛋有什么用呢?我不想再这样画同一个蛋,我要画别的。”

费罗基俄老师望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要想做一个伟大的画家,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画蛋就是锻炼你的基本功啊。你仔细地看一看, 1000个蛋中没有两个蛋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蛋,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你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差别,就能锻炼你手眼的协调力,做到得心应手。”

老师的一番话让达·芬奇顿时醒悟。从那以后,他更加认真地学习画蛋,每天都画蛋,努力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三年以后,他终于找出绘画的技巧,最后取得伟大的成就,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费罗基俄老师不仅给达·芬奇深刻的启示,而且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小事做起,都必须从基础起步。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基础牢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我国有一句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鲁迅也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做大事者必须先从小事做起,如果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去做大事。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件要一件一件地做。纵观众多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都是从做好小事开始的。因为没有小事的积累,哪来大事的成功;没有做小事的经验,又怎么能做得了大事呢?成大事者无不是从小事点滴做起来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也非常重视做好一件小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基辛格博士在诸事繁忙之余,仍旧坚持让自己的下属培养重视细节的习惯。一次,当他的助理呈递一份计划书给他数天之后,该助理问他对其计划书的建议。基辛格和善地问道:“这是否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计划书?”

助理吞吞吐吐地回答道:“我相信再做些改进,必定会更好。”

基辛格什么也没说,便把那个计划书退还给了助理。

过了两周以后,助理再次呈上了自己的计划书。几天后,基辛格把助理叫到他的办公室,问道:“这确实是你所能拟定的最好的计划书吗?”

助理后退了一步,喃喃地说:“或许还有一两点能够再改进一下……或许需要再多说明一下……”

助理拿着那份计划走书出了办公室,准备要研拟出一份所有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一定承认的“完美”计划书。

从那以后,助理日夜工作,三周以后,他终于完成了计划书!他很得意地跨着大步走入基辛格的办公室,把计划书呈交给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像往常一样问道:“这确实是你能做到的最完美的计划书吗?”

助理激动地回答道:“是的,国务卿先生!”

基辛格说:“很好!这样的话,我有必要好好地读一读了!”

从故事中可以知道,基辛格虽然没有直接告诉他的助理应该做什么,可是他却通过这种严格的要求来训练自己的下属如何完成一份合格的计划书。而完成这份合格的计划书就需要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想做一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想让自己一下子就取得成功。这虽然不是坏事,但是,只想做大事情,却不愿意做小事甚至对小事不屑一顾的人不可能做出一番大事。

实际上,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在刚开始时都十分难做,都没有可循的模式,但只有按照步骤进行训练,用自己的意志来克服各种困难,那么就会渐渐地形成一种习惯,因此也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需要对小事进行训练,做好事,那么做大事时才可以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人生哲理诤言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小事情”组成的,没有“小事做好,实事做实”的态度,就只能是空谈。所以,做大事请先从小事做起,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4.没有恒心,什么事都做不好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鲁迅

很多人都认为小事简单好做,因此,在做小事时,他们都是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做一件事,不管事大事小,如果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到底,也是做不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乐羊子的人。有一天,他告别妻子去外地求学,临走时,他信誓旦旦地对妻子说:“有一天,我一定会衣锦还乡。”说完,就朝妻子挥了挥手。

然而,外乡学习的艰辛,求学的清苦,使他感到很乏味,在书塾待了一年后终于决定弃学返乡。

乐羊子进门时,妻子正在织布。当她看到乐羊子时,惊喜之情跃然于脸上。不过,惊喜之情很快就被诧异所取代。当她看到乐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装,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她似乎猜到了什么。

妻子什么也没说,只拿出一把剪刀,来到织布机旁。只听见“咔嚓”一声,织布机上织着的一匹布一下子碎成了两段。

乐羊子大叫道:“真是太可惜了!这是一块图案精美的花布,只差一点就要完工了。”

妻子说道:“这本是一块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断了它,它便成了一块废布。”

乐羊子难过地低下了头。

这时,妻子又语重心长地说道:“求学的道理也是一样,若能坚持到底,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坚持,只管停下来放弃攻读,就会前功尽弃,如同这块废布一块,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乐羊子低头不语,他感到羞愧不已。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打起行装,决定回到书塾去完成学业。

故事中乐羊子的妻子在教育丈夫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事切忌半途而废。如果一个人想做大事,但又没有恒心,往往半途而废,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执著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品质,很多失败者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缺乏执著的精神,缺乏坚持到底的恒心。他们在做事时,往往缺少耐心,缺少毅力,很难坚持一直做下去。相反地,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他们一旦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就会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直至成功为止。他们因为拥有执著的信念,最终取得了一番成就。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去做某件事情,那么终有做成的那一天。

李白小时候聪明伶俐,悟性极高。然而,他却十分调皮、贪玩,经常逃学。

一天,李白像往常一样,偷偷地从学校跑了出来。他到处瞎逛,不知不觉来到了城外。温暖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路边的花草随风摇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李白望着眼前的一切,感慨道:“如果每天待在学校里读书,岂不浪费了这么好的天气?”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条小溪边,清清的溪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望着那些小鱼,心想:“如果我是一条小鱼,该多好啊,那样的话,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了。”

就在李白想得正出神时,一阵磨刀声传进他的耳朵。他抬头一看,看见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婆婆,正在溪边的石头上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感到十分好奇,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

老婆婆抬起头来,望了望眼前这张幼稚的脸庞,笑着回答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绣花针?”李白听了十分惊讶,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又问了一遍:“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老婆婆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是啊。”

“可……可是,铁杵这么粗,怎么可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李白结结巴巴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老婆婆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来说:“你有听过滴水穿石、愚公移山的故事吗?他们都可以做到,我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婆婆拍了拍他的头,又说:“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说完,便蹒跚着离去。

李白望着老婆婆离去的背影,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立刻跑回学校去,开始认真学习。从那以后,他每天都特别认真地学习,再也没逃过学。终于,在他不断的勤奋努力下,他终于成为了唐朝著名的诗人,并享有“诗仙”的美称。

不管是做小事,还是做大事,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放弃,那么,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不可能做成功。

所以,不管是做小事,还是大事,我们都要有“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信念,都要有坚持到底的恒心与毅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地前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哲理诤言

伏尔泰曾经说过:“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是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取得一番成就,那么就必须有恒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5.一生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成功

我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教书。我这一辈子只做好了一件事,也是教书。如果有下辈子,下辈子还教书。

——陈岱孙

古语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世上看起来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但真正能够做的事却很少。因此,一生做好一件事,只要是真正做好了,那么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怨无悔了,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下面有这么一则故事:

在一次作家会议上,一位年轻男作家看到身边的一位女作家衣着十分朴素,且言谈举止也十分矜持,便问道:“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我只是写点小说,不敢妄称作家。”

于是,男作家断定眼前这位谦虚的女士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学青年而已,于是摆出了一副傲慢的态度:“那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小姐你呢?”

“我只写过《飘》这一部。”女作家的回答让那位自傲的男作家羞愧得无地自容。

故事中的女作家就是玛格利特·米切尔,她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只写出一部小说《飘》,但是《飘》自出版以来,这部厚达1000多页的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截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小说已被译成27种文字,在全世界的销售量也逾2000万册。相反,那位出版过339部小说的男作家却无人知晓了。

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过,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凸透镜!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他可以像聚光镜聚光一样将自己所有的资源和能量聚焦,那么他无疑会加速自己成功的步伐,从而创造生命的奇迹。

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是的,一生做好一件事,认真地做好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事,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活得十分有意义。下面有这样一则故事:

法国马赛有一位名叫多梅尔的警官,他这一生唯一干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那就是缉捕一名罪犯。52年前,当多梅尔看到那个小姑娘无辜惨死的眼睛时,他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桩案子。

当时,他并没有想到这会成为自己矢志不渝、奋斗终生的目标,他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警官应该履行的职责。

然而,随着案情的一步步深入,作为一名执法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再也不能淡然处之了。因为他感觉小姑娘那双无辜惨死的双眼正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他。在那一刻,多梅尔将缉捕罪犯立为自己的终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