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行即修心
24739700000028

第28章 宽忍:宽恕众生,怨欲如尘(3)

那一次,林达与丽娜共同负责一个来自国外客户的关于新产品市场推广方面的新闻发布会,因为事前林达对客户提供的新产品的资料做了详尽的了解,她提出的一个推广方案就得到了客户的赞赏,客户要求要与她单独见面。当时,林达也能感到丽娜的尴尬,想去安慰她。但是她后来又想,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丽娜应该是不会介意的。

但是,第二天上班后,林达听到所有的同事都在小声地议论她。后来,她才得知是自己的好朋友丽娜散布的谣言,说自己昨天与客户在酒店交谈彻夜不归。看到同事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林达感到十分揪心。随后,这件事就成为其他同事茶余饭后的谈资……林达当时感到受到了屈辱,痛苦极了。但是她又相信:是非止于智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会证明一切。随后一段时间,大家也都觉得丽娜所说之事经不起推敲,也就没人再提起此事了。

林达在无意之中被卷入了“是非”之中,但是她不予理会,最终谣言也不辩而散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相信“是非止于智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将谣言搁置一边不予理睬,这样才不至于让谣言扰乱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最终也能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

很多时候,流言只是一些无聊的人在无聊的生活之余的谈资而已,本身并没有什么恶意。对于这些随口而出的评价,我们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即便是偶然从他们身边路过听到,也可以一笑了之,没有必要将之放在心上。

而一些带有攻击性的恶意的流言,大多是在人们不平衡的心理作用下产生的。对于这样的流言,我们更应该一笑了之。因为别人忌妒你,说明你比对方优秀,一个优秀的人是没有必要与一个不如自己的人计较的。再者,这些带有攻击性的恶意的流言,是对方故意让你伤心难过的,如果你真的为此而伤心、难过,岂不是正中了对方的下怀。为此,对于一些恶意的流言,我们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对于一些子虚乌有,且已经对自身的名誉造成了重大损害的流言,我们则可以考虑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追究,即便是借助法律武器,也没必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一切都是人之常情而已。

另外,一些流言如果真涉及自己的言行有失,也应该及时注意并加以改正,将之看做一个完善自身的机会,切不可为此而陷入极大的精神压力之中。

同时,如果你是个胆小懦弱、害怕“众口铄金”的人,要想自己不为流言左右,最好是谨言慎行。如果你是个开朗乐观的人,就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浪费自己的时间了。因为你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每个生命个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独立的。

总之,路是你自己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没必要太去在乎别人的看法。任何人的看法与建议都不能从实质上改变什么。真正懂得对自己好的人,是能正视流言、有所取舍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更为真实、快乐和惬意地活着。

感悟人生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万千世界,芸芸众生,从无限长远的时间以来,因为迷失了本心本性,所以只能被外在的事物劳累地牵着鼻子走。

7

宽容是洗涤烦恼的灵丹妙药

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一日傍晚在禅院中散步。突然看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道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去了。

见到此状,老法师也不作声,悄悄地走到墙边,慢慢地移开椅子,就地而蹲下来。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法师的肩膀跳进了院子中。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自己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见状,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想着这下该被赶出寺院了,十分难过的样子。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师父没有厉声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气说:“夜深天凉了,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小和尚听了很受感动,从此再也不敢违反寺规了。

故事中的老法师发现小和尚违反寺规,如果对其大加斥责,可能就会生出许多烦恼出来,小和尚最终可能也会被赶出寺院,痛苦自然少不了。而他以宽容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情,就使双方都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果你都以宽容之心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就自然会忽略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过失,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态扩大而加剧彼此之间的矛盾,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事实证明,不懂得宽容的人,只会使烦恼和痛苦殃及自身。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会使自己处于极为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也不容易感受到快乐。

哲学家说,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良的结晶;心理学家则说,宽容是家庭生活的一剂调味品,此言极是。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别人的错误、过失,聪明的做法就是宽容待之。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宽容自己,是在解脱自己。倘若人与人之间没有宽容,恐怕我们的生活将会充满仇恨与报复,人们也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

一位幸福的老妈妈在其60周年金婚纪念日的当天,向前来祝贺的朋友道出了保持幸福婚姻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的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的婚姻能够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条,我都会原谅他。”

这时候,人群中则有人问:“那你列出的这10条错误是什么呢?”

老妈妈听了,笑了笑说:“老实告诉你们吧,这60年来,我始终没有将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情,冒犯了我,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就会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的错误都是我可以原谅他的那10条错误中的一条!”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人与人之间都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如果我们都能像老妈妈那样,学会去宽容和忍让,你就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将会时刻围绕着你。

当然了,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它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的基础上的。对于别人的过失,我们在宽容它的同时,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批评与帮助,便可以避免对方以后犯下更大的错误。

具有宽容的心,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我们在学会宽容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宽容自己。当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也不必为之痛苦,只要能从中汲取教训,便可以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只有宽容地对待自己,才可以让自己心平气和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能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因为宽容中包含有理解、同情和谅解,夫妻之间如果没有宽容,再坚固的爱情地基也有动摇的时候。生活需要宽容,欢乐之花离不开宽容的灌溉。学会宽容,人的心胸就会变得开阔。当你被人误解,或者你误解了别人时,宽容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抚平一切伤痕,调和一切苦楚。

感悟人生

宽容是大度的弥勒佛,能够包容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征服一切,才能收获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8

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平事

慧缘法师是唐代著名的法师,他曾独自一人在寺院后的山岩洞上修持了10年,后来又回到了承天寺,每夜都会在寺里通宵打坐。

有一天,大殿上功德箱里面的钱突然丢失了,法师无疑成为众人怀疑的对象。因为在他回寺之前从未发生过此类的事情,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每夜都会在大殿内打坐,如果是别的盗贼前来行窃,他应该知晓才是。但是,当寺院住持当众说这事的时候,慧缘法师并没有任何的反应,所有人都认为偷功德款的人一定就是慧缘了。所以,全寺中的众僧人以及和尚、居士无不对慧缘法师另眼相看,都向他投来鄙视的目光。

但是,慧缘法师处在这种人人怒目相视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心平气和,若无其事。他既没有站出来喊冤叫屈,向众人申明一切,也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受委屈的情绪,与平常没有两样,每天按时去吃饭,每晚还是照样去大殿打坐。

终于,在七天后,寺中的住持才揭开了谜底:原来功德款根本没有丢失,这是住持在考验慧缘法师,想知道他在山洞中住的10年修炼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没料到他竟能在遭遇冤枉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常态,以一颗平常心去生活,为此,全寺上下无不由衷地对他产生了崇敬。

我们常说,“要快乐地生活就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尚可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当你面对各种利益纷争的时候,还能够保持心平气和吗?自己如遇到被冤枉、被暗算等这些不平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还能优哉地宠辱不惊吗?

冷静、宽容、理智、积极、平和,这几个关键词就是我们面对不平事时应该具有的态度。生活中的事情不是样样都能尽如人意的,我们就应该像慧缘法师那样,心平气和、宠辱不惊,既要看得破,又要忍得过。与其在追求是非公论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不如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不是任人摆布,而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就如你无缘无故被疯狗咬了一口,难道你非要返回来对疯狗咬一口心里才舒服吗?道理就是如此。

历史对飞将军李广的评价相当高,唐朝诗人王昌龄曾写诗赞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纵然李广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看来,世人都为李广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惋惜。而李广自己面对这种不公平,又是什么想法呢?

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他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忽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在做上谷太守时,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异常勇敢,置个人生死于外,战斗非常勇猛,以力战为名。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皇上爱其才,恐亡之,把李广调到上郡做太守。

后来,李广跟随周亚夫在“七国之乱”时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战功。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李广将军印,李广不识时务,竟然接受了。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宫时,希望李广能支持他,这一点汉景帝刘启很明白。李广自以为立下战功,梁王授给将军印,这是对他的奖赏,他还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结果李广此举触怒皇帝,未受到丝毫奖赏。李广因此非常不满。

又过了几年,屡建战功的李广数次未能封侯,于是向王朔抱怨道:“自从汉朝北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将领都封侯位列三公,然而我却没有封侯,这真是不公啊?”

一直没有封侯的李广在参与卫青大将军的漠北之决战时,他请战当先锋,但卫青了解李广,知道他急于封侯,想最后一搏取得战绩,在他这种急于求胜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所以,卫青很理智地拒绝了李广的请战请求,让其从侧路袭击。于是,李广奉命从侧路进攻,但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以至让单于逃跑。

发生了这样的事,卫青就责怪了李广几句。李广想到长久以来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又想到自己此番失利,顿时感到一阵悲凉,然后引刀自刎,死得很悲壮,拔刀自刎。李广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无论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

李广在面对人生的不公之时,缺少了达观的心态,致使自己含恨而终。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人和事,不妨要记住冷静、宽容、理智、积极、平和这几个关键词,这就是我们面对不平事时应该具有的态度。

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如果人在不平事面前不能保持心理平衡,也就是对人对事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对健康也是影响极大了。《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百病都是生于气。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类的70%~90%疾病与心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人的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就容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症,这样也就意味着人会死得更快。所以,心理平衡,人的身体健康是最为重要的。谁能在不平事面前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就等于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总之,当我们遇到不平之事时,不要事事苛求公平,也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唯一可取的做法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成熟自己的观念与言行,并用极为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生活、工作。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来改变这些不平事,那就要尽力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任何事都保持一颗平常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种种矛盾与心结也就能自然打开了。

感悟人生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只是红尘一梦。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生命自然会天高、云淡、风轻。

9

不必争一时之气

池塘里住着一只乌龟,天气大旱,两只大雁经常来池塘喝水,于是它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后来池塘也干枯了,乌龟没有办法,只好决定搬家。两只大雁建议它和它们一起去南方生活,乌龟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