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执行重在到位
24741800000020

第20章 执行到位的三大保障(4)

孙武说:“解释不明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个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之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能认真操练,再也不敢儿戏了。

孙武治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奇效,是因为他让这些女兵明白了什么叫“热炉法则”。

当你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时,就会立刻受到烫伤的惩罚——这是现代管理学中有名的“热炉法则”:火炉是烧红着摆在那里的,任何人都知道不能去碰触;如果有人敢去碰触,那么必然要被烫伤;烫伤在时间上是即时的;烫伤在对象上是普遍的。以上四点隐喻表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证制度的贯彻实施,必须处罚以身试法者。

我们不防参照“热炉效应”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确保自己执行不偏差。“热炉”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一)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我们经常用制度对照自己的行为,事事提醒自己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二)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必然性原则。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天条”及规章制度,什么时候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没有例外。

(三)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实时性原则。你一旦触碰,就马上会受到惩罚,决不拖泥带水。公司的规章制度也具备这个特征,当时违反,现场就会受到惩罚,不会拖延。

(四)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一家合资企业根据“热炉规则”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在第一次实施中就遇到了难题。一位中方女员工由于本人的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按规定应该惩罚,但中方管理人员战战兢兢,不敢决断,因为那位女员工是外方经理的妻子。在中国文化中,人情重于原则,主管人员觉得实在难以拿经理的妻子“开刀”。但如果不处罚,以后员工就不会服从,员工本来就觉得这种铁面无私的规章是摆门面的,如果真的实施起来,会得罪人的。在人情与原则的冲突中,主管把情况汇报给经理,没想到经理对他汇报这件事感到很惊讶:“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你直接按规章办不就可以了吗?不用请示我了。”主管如释重负地走出了经理办公室。

火炉是不讲情面的,谁碰它,就烫谁,一视同仁,对谁都一样,和谁都没有私交,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

万物都有规律,万事都有规则,每个人的行为都要或多或少地受到规则的约束。在工作中,自律和他律是一对矛盾。高度自律的员工感觉不到规章制度对自己的约束,因为自律越多,他律就越少。这种自律条件下的自由感,会让员工觉得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当企业中的所有成员都有了一种自觉精神之后,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就会发挥出超强的执行力,使企业胜人一筹。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懂得自我约束,做自觉遵守纪律的“标兵”,服从上级的安排,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细节:细节到位,执行才到位

“中国不缺少雄才大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种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执行。”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的共识。要想执行到位,应该学一学在细节处下功夫。

现实中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意把小事、细节做好的人太少。一个做事不追求精益求精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到精益求精,就必须注重细节。

要提高执行力,就要树立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作风,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

※不可轻视“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于1979年12月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的惊人观点。他的演讲和观点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之所以影响深远,发人深省,就是因为其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每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细节,都可能影响着事情的结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很多时候的确是一些细节错误。对许多工作来说,如果在细节上做不到位,执行上偏差一点点,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差别。不仅会让你最终一无所获,还会让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蒙受巨大的损失。

在精细化时代,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所产生的结果往往会被不断扩大,它们已不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四十年前的一天,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收到“环大西洋”号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这是该公司最先进的一艘远洋轮船。可是当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紧急赶到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摩氏码。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轮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个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港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事以前也出现过,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来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有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的过程。

如果不是私自买这台灯,如果发现救生阀施放器有毛病后尽快修复,如果消防设施能及时更换……时光不能倒流,如果有“如果”,打死他们也不会再这样粗心大意。

为了永远记住这次刻骨铭心的海难,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把这张纸条上面的内容,用葡萄牙语密密麻麻地刻在一块高5米、宽2米的碑石上,并让它立在公司的门前,让全体员工永远记住,那是一段关于责任,让人心情沉重的往事。

一点小疏忽,就造成了一场惨重的海难,这个教训让我们看到了细节的重要性,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警示:对待工作与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小细节的疏忽,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工作中,我们都看到过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细节成就了很多人,也毁了很多人。可以说,粗心大意,不拿细节当回事是丢掉机遇、酿成失败的罪魁祸首。在当前激烈竞争的职场,任何人如果有马虎的习惯,处理事情往往是得过且过,认为没有必要事事都太较真,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而大好的前程也就可能因此而被葬送。

要想做好现在的工作,就必须对工作中的细节给予百分之百的关注,将每一个细微之处做到最好。养成注重工作细节的习惯,不仅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做事,还能培养执行中的认真精神和责任感。

※每个环节都执行到位

企业界流行一个口号:“细节决定成败。”要想成就大事,获得成功,必须重视细节。对细节的把握尤其体现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个细节没有做好,可能就影响到整个执行过程,最终影响到执行的结果。

某设计公司派市场推广部门的王峰参加竞标会,王峰早早地就把公司资料准备好了,同事小赵说把资料放在塑料自封袋里吧,以防弄湿或者弄破了,王峰说没事,不用那么麻烦,谁知道参加竞标会的那天早上,王峰在接待大厅喝咖啡的时候不小心把杯子碰倒了,咖啡将放在桌子上的资料浸湿了,还留下了一片片的黄渍。可是竞标马上就要开始了,来不及去公司再重新打印,王峰只好将资料简单地晾了一下,便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匆匆地进了会场。

在竞标现场,王峰通过自己熟练的介绍和幻灯片操作赢得了招标方的青睐,招标负责人让王峰将本公司的资料上交。王峰赶快从包里取出来,这才发现,材料上不光一大片黄渍,由于没有干,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东西的划痕,上面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了。王峰努力地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看着这份伤痕累累的资料,招标负责人不禁皱起了眉头,但还是收下了。那份折皱的资料放在一叠整洁的资料夹里,显得十分刺眼。

一周过去了,王峰依然没有得到招标公司的回复。他着急了,忍不住打电话询问情况。招标那边的回应是:“其招标负责人对你和你公司是很满意的,但是你败在了资料上。老总说,公司资料实际上代表的是自己公司的形象,一个连本公司资料都保管不好的人,他所在团队的工作严谨度令人怀疑。”

任何执行的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在这些过程中,有许多看似可有可无的细节,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往往决定执行的进展状况,甚至改变执行结果。

作为一个合格的员工,一名具有很强执行力的执行者,对工作的任何小事及细节,绝对不能采取敷衍的态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不注重细节带来的危害及损失。

“没有细节的精彩,就没有壮观的整体。”每一个细节直接影响着整体事业的发展。只有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执行力才不存在问题。要避免因为执行不到位而引起的前功尽弃,就需要做到: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每一道工序或环节统统写出来,在执行的过程中,认真地对照检查,是不是每个环节都执行到位,不要因为某个环节较小就不重视。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上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宏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会毁掉一个宏伟的设计。

当今美国有不少大的戏剧院出自德罗之手。他在设计每个剧院时,都要精确测算每个座位与音响、舞台之间的距离以及因为距离差异而导致的听觉、视觉感受的不同,计算出哪些座位可以获得欣赏歌剧的最佳音响效果,哪些座位最适合欣赏交响乐,不同位置的座位需要做哪些调整方可达到欣赏芭蕾舞的最佳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剧院时要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地去亲自测试和敲打,根据每个座位的位置测定其合适的摆放方向、大小、倾斜度、螺丝钉的位置等。

其实,工作中取得成就的那些人,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只是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去落实每一项计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密斯·凡·德罗就是这样细致、周到地对待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执行不到位,往往是细节出了问题。执行要到位,就必须不放过任何细节。以良好的结果为导向,着力完善每一个细节,是我们迈向卓越的保证,也是赢得他人信任的一大途径。

※将小事做到位、做透彻

做事粗糙,满足于“差不多”,是管理不善的企业的痼疾,也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差不多”“大概是”等观念相对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实上,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人实在太少,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过于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同时也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