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心树
圭亚那生长一种绿心树。木质呈黄绿色或橄榄色。不仅木色别致,而且质地非常坚硬,据说用钢锯锯解木材时,锯口会冒出火花;把它放到河里,便如石落水,一沉到底。因此,木材防腐、耐火、耐蛀性能特别强,用途很广。
树上树
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里,可以看到许多的树丫上长着附生兰,每当兰花怒放时,几十种颜色争芳斗艳,仿佛在林间人工建造子—座座“空中花园”。
长得最慢的树
斯里兰卡有种生长缓慢的树,叫赛飒树,一棵树要生长五百年才成材。该树一年仅长一片叶子,结一个果实。从树叶多少可知树龄。
“神木”
我国台湾省阿里山林区盛产红桧和扁柏,都是优质建筑用材。这里有一棵巨大的红桧,高53米,近地面的干围约有20米,要有12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住树身。它的年龄已有3000多年,被称为“神木”,是世界上奇珍之一。
长“****”的树
我国江苏省南京市大厂区长芦中学校园有2株干粗冠大、昂然而立的古银树,名叫长芦银杏。长芦银杏的奇特之处在于树杈间挂下许多钟乳石般的“疣”,大的竟有一两尺长,当地人说它长了“****”了,它的果实无芯,即种仁发芽后不生子叶,剥开果实来看,其仁为一椭圆形的整块,味道比普通白果更为甘美。长芦古银杏这种生理变异,实为生物史上所罕见。
半边树
我国湖南藏江侗族自治县冷水溪乡王家庄村杨学松家的屋边,有一株稀奇古怪的树,整个树体分为两半,一半是枫树,一半是梨树。树的枝叶也均等,成对发生。枫树和梨树都是落叶乔木,而这枫梨合生的树却四季常青。这株取名为“半边枫”的奇树是几年前杨学松在一荒坡上为别人挖墓穴时发现而移栽到自家屋边的。
跪拜树
在非洲******的桑尔本坦底林园里,长有两棵小树。它的枝很细、很矮,枝头上长有条状的小叶。
这种树终年常绿,每年2—3月间开花,花呈黄色,树干上长有不少“鸡皮疙瘩”,大小不一,分布在树干的整体上。如有东西触上它,这种树干就会受刺激,马上弯下“腰”来,仿佛像一个人跪倒在地上那个样子,因此,当地人誉它为“跪拜树”。
“跪拜树”长在林园的进口处,所以经常受到人们的抚摸。如果一经碰到它,只消2分钟,“跪拜树”就会向来客下拜。因此,特别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炸弹树
热带美洲的“虎拉树”,属大戟科,大者高达30米以上,主干直径达1米以上,树干上有锥形刺。此树结的果实形似小南瓜,果有沟纹多条,当其成熟时,会自动爆炸且响声很大,如放炸弹一样,故人称其为“炸弹树”。
奇草异花
醉草
埃塞俄比亚支利维纳山中有一种醉草,可谓人间一奇草。它茎高30多厘米,生着10多片绿叶。叶片小孔分泌烈香脑油。香味浓烈,沁人心脾。若嗅一会儿叶片,便会身热心跳,面红耳赤,如同喝醉一般;如在醉草旁坐一刻钟,会被熏得烂醉如泥。
植物可以促使性变
植物,也有雌雄之分。大麻雄株的纤维品质要比雌株的好,啤酒花中只有雌株上的花序才能作为酿造啤酒的原料。黄瓜、蓖麻雌雄同株,则希望它们多开雌花,好结瓜果。这说明,性别之间存在着产量与质量的差别。
人们发现,植物性婀除了受遗传物质——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控制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于是,人们便在栽培上做文章:为了调节性别,给大麻少施氮肥,以增雄株比例;在黄瓜生长早期适当多施氮肥,勤于灌溉,能提高雌花数量;给蓖麻增施钾肥,可增加雌花数目,对于啤酒花,可进行人工选择,培育出单性(雌)品系。巧妙的是,利用一些植物激素“指令”植物性变?如用青霉素处理大麻幼苗,能使雌株变成雄株;在黄瓜幼苗上喷用微量的乙烯利或亚甲蓝,可增加雌花60%左右。这是因为在不少植物上,两性原始体并存,特定的条件能抑制或促进某一性别的显露。
植物也有胎生的
众所周知,只有哺乳动物才是怀胎生育的,植物有没有胎生的呢?
有,生长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以及南美洲、非洲、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浅海滩上的红树,就是“胎生”的植物。这种树在树枝上常悬挂着一条条木棒状的东西,它不是果实,而是红树母树上生长的小红树。好像小动物在母体内发育一样,小红树也在母体上生长。到一定时候,像动物“分娩”一样,小红树也要脱离母体,借着本身重量,落入海边淤泥之中,几小时内就能生根,长成能够独立生活的小树。
“胎生”植物除红树外,还有红茄、角果木、秋茄树等。
独特的御寒措施
飞雪、狂风、严寒,这是三位凶神,当它们一起袭来时,对动物说来,还可能抵御和躲避,可是植物怎么办呢?只能待在原地挨冻。
所有生长的植物和动物一样,虽然没有羽毛,但也有一些类似衣服的东西。无数北极的花朵和灌木的茎上都覆盖着自己特有的“皮袄”。皮袄上镶满浓密的绒毛,形成独特的暖气装置。这松软的暖气装置是植物御寒的忠实可靠的卫兵。沙鸡草、毛茛、圆珠草等都有这样温暖的外套保护。
然而,同样在北极生长的马先蒿大概比其他花草要略胜一筹。起初,从地里顶出的东西有些像头发蓬松的顶针,一星期后顶针变为毛茸茸的蜡烛,再过些时候就长成真正是壮结实的马先蒿了。这时,风雪和严寒再也奈何它不得了。
虞美人(罂粟)花的服装可谓别开生面,衣服比较粗陋,犹如轻巧的粗布衣。在晴朗的天气里,花枝招展的美人儿威仪地挺立着。只有当初寒突然降临,或者寒流侵袭时,娇嫩的花冠才弯向根茎。一到中午,天气暖和,阳光闪烁时,这些花冠又重新昂起头来。它们喜欢分散定居在阴暗的石堆中,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的地面表面受热快而散热慢,比如,到夜里,最表面一层温度达10℃以上,比一人高的大气气温要高。
另外一些植物为了避免经常弯腰,在生长过程中,干脆不离开地面。所以冻土带有这样多的矮种,矮小粗壮的“短腿”,大多是甸匐、蔓生的。坚硬的茎,不比手指长,也不比铅笔粗,牢牢地覆盖在苔藓上或悄悄地扎在石头下面,它们只能生长在地面空气层中。在北极,每一度气温都是极其宝贵的。
从虎耳草和玻璃草中,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美丽娇小的花朵拥居在无数的大家族里,这就是花坛。周围幼根纠缠在一起,里边有一根又粗又长的主根,每一个家庭成员吃的都是同一锅饭,大家一起开花授粉,而更重要的是花坛能很好对付变化无常的天气,在稠密、矮小的根茎中间能长久储存空气,像一只救命箱,保存着花丛集体需要的宝贵温度。
为适应严酷的气候,北极圈以北的植物不但在外部作了准备,而且在“内部”也可说是有备无患。细胞液是花的绿色血液,里边有高浓度的盐分,其浓度比南部的同族更高。因此北极的花草能经受如此严寒,能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而健康地成长。在这方面,北极辣根享有特别的声誉,它在开花期间,竟能经受零下40℃的严寒考验。
反过来吃动物
在我国的云南、广东等南方各省,你可以见到一种绿色小灌木,它的每一片叶子尖上,都挂着一个长长的“小瓶子”,上面还有个小盖子。这小瓶子的形状很像南方人运猪用的笼子,所以人们给这种灌木取了个名字,叫“猪笼草”。奇妙的就是这个小瓶子。猪笼草的瓶子内壁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贪吃的小昆虫闻到甜味就会爬过去吃蜜。也许就在它吃得正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了小瓶子底上。小瓶子里贮有粘液。昆虫被粘液粘住了,就再也爬不出来。于是猪笼草得到了一顿美餐。
用瓶状的叶子捕食虫类的植物很多,在印度洋中的岛屿上就发现将近40种。那些奇怪的“瓶子”有。的象小酒杯,有的像罐子,还有的大得简直像竹筒,小鸟陷进去也别想飞出来。
夏天,在沼泽地带或是潮湿的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它的叶子是圆形的,只有一个小硬币那么大,上面长着许多绒毛,一片叶子就有二百多根。绒毛的尖端有一颗闪光的小露珠,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粘液。这种草叫毛毡珠,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粘液。这种草叫毛毡苔,也是一种“吃”虫的植物。如果一只小昆虫飞到它的叶子上,那些露珠立刻就把它粘住了,接着绒毛一齐迅速地逼向昆虫,把它牢牢地按住,并且分泌出许多粘液来,把小虫溺死。过一两天,昆虫就只剩下一些甲壳质的残骸了。最奇妙的是,毛毡苔竟能辨别落在它叶子上的是不是食物。如果你和它开个玩笑,放一粒砂子在它的叶子上,起初那些绒毛也有些卷曲,但是它很快就会发现这不是什么可口的食物,于是又把绒毛舒展开了。
与毛毡苔相似的食虫植物很多。在我国江苏、浙江一带,有一种喜欢生长在树荫下的小植物,叫茅膏菜,也是用叶子捕食昆虫的。在葡萄牙、西班牙和摩洛哥沿海地带,有一种植物叫捕虫花,它的叶子反面有一层密密的绒毛,也能捕捉昆虫。有一次,有人在一株捕虫花的叶子上竟找到235个昆虫的残骸。
还有一种和毛毡苔同属的植物,叫孔雀捕蝇草。它是十八世纪中叶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发现的,由于长得美丽,人们给它起了这样一个漂亮的名字。孔雀捕蝇草的叶子是长形的,很厚实,叶面上有几根尖尖的绒毛,边缘上还长着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昆虫飞来的时候,触动了叶子上的绒毛,叶子马上齐中线折叠起来,边缘上的轮牙一个间一个地咬合在一起,咬得牢牢的,然后分泌出粘液来把昆虫消化掉。昆虫被“吃”完了,叶子又重新打开,等待新的食物。
1851年,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山脉的沼泽地带,还发现了一种很大的食虫植物,名字叫达尔利克多尼亚。它从地下直接生出一束管简,有一米多高,管筒的口上还戴着一顶盔形的帽子,管里贮满了有毒的粘液。贪玩的小鸟和昆虫到里面去捉迷藏,一失足就送掉了性命。
还有些“吃”虫植物生长在水中。北京颐和园的池塘里有一种叫狸藻的小水草,它的茎上有许多卵形的小口袋,口袋的口子上有个向内开的小盖子,盖子上长着绒毛。水里的小虫游来触动了绒毛,小盖子就向内打开了,小虫一游进小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
这些植物一没有牙齿,二没有胃,怎么能“吃”掉昆虫呢?这里有个秘密:不管是猪笼草的瓶子,还是毛毡苔的绒毛,它们分泌出来的粘液都和动物的消化液差不多,含有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能够分解小动物体内的蛋白质。许多试验证明,这些“吃”虫植物的消化能力几乎赶上了动物的胃。德国植物学家刻涅曾经观察过猪笼草怎样吃蜈蚣。一条蜈蚣的前半身陷进小瓶子里去了,后半身还在外边,但是它没能逃出来,因为它的前半身浸在粘液内,很快就变成白色了。可见猪笼草的消化力有多强。如果你把一小块煮熟的蛋白放在毛毡苔的叶子上,几小时后,蛋白就变形了,过了几天,蛋白就完全被“吃”光了。“吃”虫植物还有个怪脾气,就是不喜欢“吃”油脂。如果你给毛毡苔一小块肥肉,肉里的蛋白质不久给“吃”光了,油还留在叶子上。“吃”虫植物对于淀粉,对于味道甜或酸的食物,也不感兴趣。
植物也有头脑
清代《秋坪新语》中记载:当夜深入静时,有个叫侯崇高的读书人在他的“异彩奇葩、灿烂如锦”的菊花书斋中,弹起了悠扬悦耳的古曲。没有多久,四周的菊花“闻琴起舞”,簌簌乱摆起来。这时,“风静帘垂”,纹风不进,为什么菊花会“动”起来呢?侯崇高停指出弦,菊花安静如常,复再弹,则又摇动,吓得他推琴而起,不敢再弹了。这种现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现在则被一些科学实验所证实了。
印度做了“植物对音乐反应”的试验:在7个村庄用广播对6种水稻播放一种“拉加”的乐曲。结果,水稻产量增长25~60%。对花生和烟叶做同样的试验,产量也增加50%左右。
苏联做了“植物对痛苦感受”的试验:把植物根部置入热水中,结果从仪器中立即传出植物绝望的呼叫声。
美国做了“植物与记忆力”的试验:把两株植物并排置于屋内,让一个人当着其中一株植物的面毁掉另一株植物,然后让这个人混进一个由6人组成的队伍中走过来——这些人全部戴着面罩。当毁坏植物的人走过时,那株活着的植物便在仪器记录纸上留下强烈的信号指示。
美国还做了一个试验:在长着西葫芦的两间屋子里分别播放摇滚乐和古典音乐,结果也发现西葫芦的反应不同。播放摇滚音乐的,葫芦藤蔓背向收音机;而播放古典音乐的,葫芦藤蔓则缠绕在收音机上。
由此可见,植物也有头脑。不但会表露感情,有喜怒哀乐的变化,而且还能忍受痛苦、挨饿,具有同情心。
为繁殖发热
有种叫斑叶阿若母的天甫星科植物,长着矛状或剑状的叶,在美国波特市极为普遍。它的块茎可碾成粉供食用,还可作衣领的增白剂,而吸引生物学家的,并不是它的漂亮衣着和食用价值,而是它在繁殖期的发热现象。